APP下载

基于就业胜任力的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改进研究

2015-12-16王新爱

新课程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胜任大学生专业

◆王新爱 陆 璐

基于就业胜任力的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改进研究

◆王新爱 陆 璐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归咎于高校扩招带来的总量压力,但更重要的是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因此,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要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本文基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调查,构建了该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提出了促进就业胜任力提高的培养模式改进策略,以期对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当代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就业胜任力;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方面归咎于高校的不断扩招所带来的总量压力,另一方面也源于结构性矛盾,即某些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如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就业率较低的15个专业中有1/3属于管理类专业。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社会不需要管理类专业人才,而是人才培养质量不“达标”,需要对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和改进,以期提高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

一、就业胜任力的内涵

从就业胜任力的角度提出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是本文的切入点,因此,厘清就业胜任力的相关概念是构建胜任力模型进而改进培养模式的前提和基础。

现代意义上胜任力的研究被认为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克利兰 (David C.McClland),1973年,他在文章《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提出胜任力是个人所具有的对工作绩效有显著贡献的一系列特征,这标志着胜任素质体系的基本确立。此后,国内外学者对胜任力进行了大量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Lyle M.Spencer在 《工作胜任力》中提出:胜任力就是个体所具备的某种或某些潜在特质,这些特质与高绩效员工的工作表现具有高度的因果关系。随后在其著作 《胜任素质评估方法》中他再次对胜任力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胜任力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具体知识化、认知或行为技能——也就是可以被准确测量或计算的某些个体特性,这些特性能够明确地区别出优秀绩效执行者和一般绩效执行者。

国内学者时勘认为胜任力是指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等。

焦静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或实践,确保其能正确择业、顺利就业,及保持工作晋升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品质等,包括六大方面的能力:个人特质、岗位适应能力、基础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关系建立能力、持续进步能力。

综合来看,对胜任力的解释基本形成了两种观念,即特征观和行为观。特征观注重个体的某种潜在特质的分析,认为这些特征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为了做好工作必须具备的某种能力。行为观则是通过人的外显性行为对胜任力进行评测,即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应该表现出的工作行为。

鉴于此,本文从高教研究的角度出发采用特征性观点,认为胜任力就是个体能够达到某个职位绩效要求的一种状态或综合品质。通过甄别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胜任相关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来发掘现有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中的不足以及为高校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指导。

另外,大学生的初次就业情况是形成就业率的重要内容,因此,站在高校培养的角度,本文的就业胜任力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胜任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明确了高校应强化对就业胜任力的重视和培养,争取向社会输出更多的合格“产品”;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与个体的职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这对明确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非常重要。

二、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1.就业胜任力模型的内涵

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特征模型 (Competency Model)是“一组相关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它们影响一个人工作的主要部分、与工作绩效相关、能够用可靠标准测量和能够通过培训和开发而改善”,可见,胜任力模型就是某一职位对个体能力特征要素要求的规范化文字说明。构建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模型,可以为改善高校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提供指导作用。

2.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刘新民等人从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两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其中素质维度包括个人态度、职业适应性、个性特质;能力维度包括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时间执行能力、印象管理能力等几方面构成。

易斌指出,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包括四个维度,共23项胜任力因子,分别是求职能力: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公司知识、社会实践;工作能力;实践操作、表达沟通……综合素养;责任心、诚信……适应能力:人际适应、知识技能学习、岗位适应、心理适应。

针对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学者陈芳利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构建了管理类本科生的初次就业能力指标,包括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职业价值观、文字处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新型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七大指标。

以上学者提出的就业胜任力模型用不同的维度概括了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因子,虽有不同,但在一些核心因子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共识,如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但是,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也存在着明显的专业差异,学者焦静等人在其论文 《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中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准确描述出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需要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角度进行研究。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证分析方法重新构建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

3.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本课题首先通过资料整理和专家访谈等手段分析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组成因子,编制就业胜任力调查问卷,选择调查样本 (近两年参加工作的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先通过小范围试调对问卷进行修正,然后进行较大范围的调研收集资料,共发放调研问卷200份,收回178份,问卷回收率为89%,剔除无效问卷9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69份,问卷有效率为95%。

利用因子分析法划分出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指标维度,包括个人特质、工作态度及能力、关系处理能力3个方面,共27项胜任力因子,由此构建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模型,如图1(P51)。

利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得出27项胜任力因子的内部一致性都较高,克伦巴赫a系数基本上达到0.6以上,可以认为本次调查研究是有效和可靠的。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模型为该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提供了改进依据。

三、基于就业胜任力的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改进策略

在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然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需要大量的管理类人才,这种供求的矛盾恰恰反映出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具有就业胜任力,因此,改革专业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结合就业胜任力模型,我们认为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模式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合理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特色教学

专业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培养活动的指导依据。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各高校也应该积极探索,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学科特色以及区位优势,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2.优化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个性化培养

提升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优化当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是关键。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即课程的设计要“实用”,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如是否考研、未来不同的就业方向等开设出不同的课程模块,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具体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可以考虑吸收用人单位的意见以及学校的办学优势,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差异化能力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

另外,在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验、实习、实践类课程模块的分量还不足,一方面体现在资源短缺上,一方面体现在监督考核不够上,很多实习实践往往流于形式,而这部分课程恰恰是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一环。因此,应加大对实验、实习、实践类课程的支持力度,在制度软环境以及物质资源硬条件上给予保障,如增加实验室建设、拓宽实习渠道,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兼职等各类型实践性活动,积累工作经验以及社会生存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

3.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理论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应用性技能的训练不足,课堂气氛呆板,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难以达成。因此,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必须创新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式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师生互动,加强案例教学以及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胜任力。

4.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打造复合型人才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管理类专业把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那么管理类专业的老师就首先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即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因此,应提倡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要求专任教师逐步具有“双师”素质。“双师”是指教师除教学资格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就业力。高校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多多参与实践,以实践促教学、促科研的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关乎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基于就业胜任力的角度改进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是破解当前该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把金钥匙。以学生未来的就业质量助推当前的教育改革,这也是中国高校目前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利益诉求,也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图1 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

[1]Spencer L M,Spencer S M.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J].New York:John Wiley&Sons Inc.1993,32,(3):17.

[2]时勘.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J].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4):586.

[3]焦静,冯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科学决策,2010, (10):59-67.

[4]郑美群,孙淑梅.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0-124.

[5]刘新民,王垒,吴士健.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10-113.

[6]易斌,林洵婷.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就业力研究[J].江苏商论,2012,(10):158-160.

[7]陈芳.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与培养模式研究[J].财政研究,2012,(12):35-39.

(编辑:郝 婵)

本文系三亚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提高管理类大学生初次就业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Syxyjy130203)的成果。

王新爱,女,企业管理专业硕士,三亚学院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绿色管理、低碳经济;陆璐,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三亚学院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

G642

A

1671-0568(2015)35-0049-03

猜你喜欢

胜任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