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酸植物乳杆菌的紫外诱变选育及性质的研究

2015-12-16尹义敏田丰伟翟齐啸王刚张秋香张灏陈卫

中国乳品工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长率致死率悬液

尹义敏,田丰伟,翟齐啸,王刚,张秋香,张灏,陈卫,2

(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0 引言

乳酸菌是能够利用糖类发酵产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总称,包括乳杆菌、乳球菌和双歧杆菌等至少23个属[1]。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行业中,被公认为是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2]。乳酸菌能维持肠道平衡[3]、降低血清胆固醇[4-6]、增强免疫能力[7]等。

乳酸菌发酵不断积累的乳酸,以及胃酸环境严重影响其生理活性。因此,耐酸性被认为是益生乳酸菌筛选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8]。近年来,适应性进化和定向进化被广泛应用于极端微生物的筛选,并且成功选育一些耐极端环境的微生物,但周期相对较长[9-12]。所以,传统的诱变育种筛选菌株仍是不错的选择。

本实验对Lactobacillus planturam CCFM8661进行紫外诱变,通过低pH MRS培养基筛选出两株耐酸能力提高且性能较稳定的诱变菌株。

1 实验

1.1 菌株与培养基

实验所用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CFM8661),为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实验室自行分离。在MRS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37℃(24 h)。筛选培养基为pH值为3.5和3.0的MRS培养基(用浓度为1 mol/L的HCl调节)。

1.2 方法

1.2.1 实验流程

菌种活化→初始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菌悬液的制备→紫外诱变处理→耐酸突变株的初筛→耐酸突变株的复筛→突变株耐酸能力的分析→遗传稳定性的测定

1.2.2 生长曲线的测定

将活化的菌株以2%的接种量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每隔2 h取样测定

OD600值,以空白MRS培养基为对照。以时间为横坐标,OD600值为纵坐标,绘制初始菌株的生长曲线。

1.3 菌悬液的制备

将活化初始菌株以2%接种量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中后期。取出10 mL菌液,在6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弃掉上清液,收集菌体。然后用浓度为0.1 mol/L pH值为7.0磷酸缓冲液(PBS)洗涤3次,主要是将残留的培养基洗净。将细胞重新悬浮在PBS缓冲液中,将细胞浓度调节到108mL-l,制成菌悬液。最后加入玻璃株振荡分散10 min,用无菌脱脂棉过滤,使形成单细胞,分散程度达90%~95%。

1.4 紫外诱变处理

取制备好的菌悬液5 mL于直径9 cm的无菌平皿中,在其中加入转子。紫外灯打开预热30 min,以稳定光波。将盛有菌悬液的平皿放置磁力搅拌器上,放到离功率为15W的紫外灯30 cm处,开启磁力搅拌器,打开平皿盖,暴露紫外光下照射一定时间,边搅拌边照射,力求使细胞均匀吸收紫外线光波。使用秒表计时,分别照射15,30,45,60,75,90 s。以上照射过程是在有红光的暗室内进行,以免光修复。

1.5 菌株致死率的测定

分别取经过UV照射处理的菌液与未照射处理的(作为空白对照)菌悬液1 mL进行梯度稀释。取0.1 mL稀释液在MRS固体培养基上涂匀,将平板用黑布包好,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待平板上长出菌落进行计数计算致死率[13]。实验三次平行,取平均值。

致死率为

致死率=(A-B)/A×100%,

式中:A为未经照射处理菌体长出的菌落数;B为紫外照射处理菌体长出的菌落数。

1.6 耐酸突变株的筛选

挑选形状规则的诱变后单菌落移至MRS液体培养基上,并置于37℃,培养24 h。再以2%接种量分别接种于含200 μL pH3.5 MRS培养基的96孔板中,继续培养24 h后,使用酶标仪测得OD600,计算相对生长率。将初筛得到相对生长率明显高于出发菌株的菌体挑选出来,以2%接种量转接到含200 μL pH3.0 MRS培养基的96孔板中,37℃下培养24 h,用酶标仪测得OD600,计算相对生长率[14],即相对生长率=(d-b-c)/(a-b-c)× 100%,

式中:a为测定的菌株在pH=6.3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吸光值;b为测得的空白培养基的吸光值;c为计算得接种时的吸光值(10%接种量×菌株活化后的吸光值);d为测定的菌株在pH=3.5培养基中生长的吸光值。

1.7 遗传稳定性分析

将上述实验得到的突变株在MRS液体培养基中连续传代10次,将每一代都接种到pH值为3.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 h。取每次传代菌株的菌液测定其OD600,计算相对生长率。每代重复三次,观察其遗传稳定性。

1.8 突变株的耐酸性能分析

为了比较突变株与原始菌株在pH值为3.5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将正突变株与出发菌株分别接种到pH值为3.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37℃下培养24 h。然后梯度稀释,测定活菌数。

将突变株与原始菌株接种到pH值为3.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胁迫不同时间,梯度稀释涂在MRS平板上测定活菌数和存活率来比较分析存活能力。

2 结果与分析

2.1 L.plantarum CCFM8661的生长曲线

为了保证诱变处理时细胞具有一定的浓度从而可以增加细胞变异数,选择对数生长中后期的细胞进行诱变处理。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L.plantarum CCFM8661的对数期在4~14 h,之后菌液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选用12 h的菌体制备菌悬液进行紫外诱变处理。

图1 L.plantarum CCFM8661的生长曲线

2.2 紫外诱变剂量的确定

用于微生物诱变的紫外线剂量的表示方法,可分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绝对剂量需要用一种剂量仪来测定,由于操作困难,不常被采用。常采用紫外线的致死率来表示相对剂量。

根据文献报道[12],一般认为诱变后菌体的致死率在90%~95%效果较好,更容易筛选出变异幅度较大的突变菌株。因此本文以此为依据确定最佳诱变剂量。

以照射时间为横坐标,致死率(%)为纵坐标绘制L.plantarum CCFM8661的致死率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L.plantarum CCFM8661的致死率曲线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致死率逐渐上升。当照射15 s时,致死率为65.27%。当照射30 s时,致死率达到90.30%,之后致死率趋于平缓。按照菌体致死率大约在90%~95%之间的诱变剂量来观察其正突变率。因此,本研究采取照射时间为30 s,致死率为90.30%。

2.3 耐酸突变株的筛选

对L.plantarum CCFM8661紫外诱变30 s,从诱变后的突变菌株中挑取107个菌落进行筛选,分别编号为V-1到V-107,在pH3.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初筛得到13株相对生长率明显高于原始菌株,然后在pH3.0的MRS液体培养基进行复筛。13株菌的相对生长率具体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数据为三组平行的平均值。

表1 菌株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中的相对生长率

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初步筛选,有13株突变菌株在pH值为3.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相对生长率明显高于原始菌株;经过pH值为3.0的培养基进行复筛,其相对生长率提高幅度不大,仅有两株突变株相对生长率大于6%。其中,V-30在pH值为3.5的相对生长率由39.83%提高到49.67%,V-48相对生长率由39.83%提高到51.18%;V-30在pH值为3.0的相对生长率由3.30%提高到7.30%,V-48相对生长率由3.30%提高到6.96%。所以由此可判断V-30与V-48较原始菌株更能耐受pH值为3.5与pH值为3.0的酸环境。即V-30与V-48作为下面实验研究的目标突变株。

2.4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的分析

L.plantarumCCFM8661的突变菌株V-30和V-48遗传稳定性的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得出,在pH值为3.0的条件下突变株V-30和V-48每传一代的相对生长率都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原位回复突变的情况,由此可以说明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较好。

2.5 突变株的耐酸能力比较分析

为了分析突变菌株的耐酸性质,将原始菌株与突变株在pH值为3.5条件培养测定活菌数,在pH值为3.0条件下分别培养2,4和6 h测定存活率,结果如图4所示。图4中,V-30与V-48的活菌数明显高于原始菌株,分别是原始菌株的2.06和2.46倍。不同字母代表的组别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图3 遗传稳定性测定结果

图4 突变菌株在pH3.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

由图4可以看出,在pH值为3.5的MRS中培养24 h后,V-30与V-48的活菌数明显高于原始菌株,分别是原始菌株的2.06和2.46倍。

图5 突变株在pH=3.0 MRS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图5为突变菌株V-30、V-48和原始菌株L.plan⁃tarumCCFM8661对盐酸胁迫的耐受性。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盐酸胁迫时间的延长,原始菌株与突变菌株的存活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当胁迫6 h后,原始菌株存活率为44%,而突变株V-30存活率为74.58%,V-48存活率为76.74%,分别提高了30.58%和32.74%。

3 讨论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发挥其益生作用必须达到一定的活菌数。然而,外部的酸胁迫环境与人体内胃酸溶液都严重地影响了它的生理特性。因此,提高乳酸菌的酸耐受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紫外诱变作为一种传统的诱变育种方法,条件简单、易于操作,在筛选耐极端环境的乳酸菌也有成功的报道。

本研究选择L.plantarum CCFM8661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的方法来提高耐酸能力。结果表明,经过紫外诱变得到的两株突变株V-30与V-48在pH值为3.5和3.0的相对生长率均有所提高,且在pH值为3.0条件下存活能力也明显增强。表明紫外诱变对植物乳杆菌提高耐酸性是有效果的,为进一步研究耐酸机制奠定了基础。

[1]任大勇,李昌,秦艳青,等.乳酸菌益生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11,45(2):47-50.

[2]WASSENAAR T M,KLEIN G.Safety Aspects and Implications of Regulation of Probiotic Bacteria in Food and Food Supplements[J].J Food Prol,2008,71(8):1734-1741.

[3]尹胜利,杜鉴,徐晨.乳酸菌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生物工程,2012,37(9):25-29.

[4]AVAREZRC OLMOS M,OBERHELMAN R.Probiotic agent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a modernPerspective on a traditional therapy[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01,32:1567-1576.

[5]张美铃,周志华,赵立平.粪便中大肠杆菌多态性分子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2):5-9.

[6]王立平,徐杰,云月英,等.蒙古国传统发酵酸马奶中乳杆菌潜在益生特性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5,33(4):4-10.

[7]MATTILA-SANDHOLM T,MYLLARINEN P.CRITTENDEN R,et al.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for futureProbiotic foods[J].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2002,12(2/3):173-182.

[8]PARVEZ S,MALIK K A,KANG S A,et al.Probiotics and their fermented food products are beneficialFor health[J].J Appl Microbiol,2006,100:1171-1185.

[9]WANG Y,LI Y,PEI X,et al.Genome-shuffling improved acid tolerance and l-lactic acid volumetric productivity in Lactobacillus rhamnosus[J].J Biotechnol,2007,129(3):510-515.

[10]SHI D J,WANG C L,WANG K M.Genome shuffling to improve thermotolerance,ethanol tolerance and ethanol productivity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J Ind Microbiol Biot,2009,36(1):139-147.

[11]PORTNOY V A,BEZDAN D,ZENGLER K.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harnessing the power of biology for metabolic engineering[J].Curr Opin Biotech,2011,22(4):590-594.

[12]ZHANG J,WU C,DU G,et al.Enhanced acid tolerance in Lactobacillus casei by adaptive evolution and compared stress response during acid stress[J].Biotechnol Bioproc Eng,2012,17(2):283-289.

[13]吕红线,林建群,林建强.L-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J].中国酿造,2008,185(8):8-10.

[14]诸葛健.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生长率致死率悬液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海南省马占相思生长率模型研建
海南省桉树生长率模型研建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基于海南省连清资料建立松树和橡胶树材积生长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