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P2P借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5-12-16何熙宁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1期
关键词:借款借贷利率

◎何熙宁

我国P2P借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何熙宁

P2P借贷指的是有借款需求的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匹配出借人,借款人获得借款资金,出借人赚取投资回报。P2P借款行业在中国发展历经8年发展,已从萌芽期逐步过渡到了行业整合期、泡沫低估期。与国外P2P利率低、征信体系成熟的社会环境不同,中国P2P在本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自有特色。P2P借贷行业在国内的野蛮发展也显现了巨大的风险,从而制定P2P行业的准入门槛和监管措施已迫在眉睫。而监管举措的颁布也必将给P2P借贷行业迎来一轮行业洗牌。未来,步入了正规运行期的P2P行业将对中国小微金融发展、征信体系的建设贡献不可忽视的力量。

P2P借贷,指的是通过P2P平台完成“个人到个人”的借贷。其典型的模式为:第三方公司平台提供有借款需求的信息,出借人进行点对点投资。出借人自行承担风险并获取利息收益,资金借入人按照约定到期偿还本金,P2P平台针对借贷双方收取中介服务费。

P2P借贷平台连接着借款人和出借人,在中国平台两端已发展出了特有的客户群体。

P2P借贷行业在中国的目标贷款用户,是国内最庞大的金融弱势群体——“中低收入工薪族、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当前的中国金融体系中,这些群体从传统金融机构中获得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会非常的困难,因此形成了P2P借贷行业稳定的需求市场。

P2P借贷行业的出借人是民间拥有闲散资金的小额投资人。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调研数据显示,受访大众富裕阶层中有 41.7%的人群参与了互联网金融投资。由于P2P网贷在出借方面设置的门槛非常低,参考余额宝引起的风靡可以看出,民间对于小额投资的巨大潜力非常巨大,小额投资资金促成了P2P借贷的资金供给市场。

P2P行业的“中国特色”

基于互联网的P2P模式传播到我国之后,经历几年左右的酝酿和积累,衍生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借款利率。国外P2P平台通过对利率和风险的恰当匹配,使得在不提供保本保息服务的情况下,P2P平台依旧可以为投资人创造良好的收益。而国内P2P因征信体系的缺失导致借款人违约率居高不下,又因P2P具有中国民间借贷的血统,故其利率普遍采用的是一浮到顶的固定利率,远远高于银行利率水平。

贷款资金用途。在美国,因P2P借款利率略低于银行同期水平,故借款人常利用P2P平台进行再融资。据资料显示,Lending Club,83.25%的借款用途都是低息借款以偿还信用卡债务。这是因为美国对个人的无抵押借款的利率高达15-25%,信用卡的年化利率高达18%,而在P2P平台上的借款利率则只有12%-15%。而在中国,P2P平台上的贷款人是传统金融不能覆盖的客户群体,故其主要的借款目的是进行个人消费或者商业项目资金周转。

本金保障。由于国内投资人的风险厌恶程度高,风险承受能力低,平台为了吸引出借人,国内很多平台不得不对出借人的资金实行本金或者本息担保。一些平台向出借人承诺,如果项目还款逾期,那么平台或者与平台合作的第三方担保机构对出借人投资的本息进行提前赔付。而国外P2P平台承担的仅是信息中介的职责,风险需投资者自担。

征信数据。欧美发达国家的P2P借贷平台可直接从商业征信机构获取借款申请人的信用数据。这些商业征信机构的体系完善、技术扎实,数据较为完整、真实、实用,P2P借贷平台在此基础上可有效地进行信用风险管理。

而在国内,由于缺乏完善的征信体系,P2P借贷平台为了对投资人和自身业务负责,不得不亲自承担征信职责,通过大量的尽职调查对借款人的信用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评估。征信工作耗时耗力,构成P2P借贷平台的主要运营成本,其比例一般仅次于销售成本。

P2P借贷行业的问题与风险

P2P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巨大的风险也同样凸显出来。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年底,第一家P2P网站跑路至今,近百余家网站跑路,对投资者造成近20亿资金被套牢,个别平台吸收的资金在亿元以上。这些恶性跑路事件为行业的发展蒙上阴影,为行业的野蛮发展投下一抹暗色。除了低门槛无监管导致的乱象重生之外,行业本身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及风险:

小额信贷风险。P2P信贷业务主要是针对小微客户的小额贷款服务,较大比例贷款业务是无抵押无担保和纯信用性的。小贷业务收益较高,同时面临的风险也较高。即使在国外运营成熟、监管有力的条件下,逾期率和坏账率仍达到3%以上。国内信用环境相对较差,虽然P2P借贷平台会帮助客户采用分散投资来进行风险控制,但是依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小额信贷的风险度,而线下尽职调查的成本又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

监管缺位风险。P2P平台的监管缺位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间账户监管缺位。目前P2P平台的中间资金账户普遍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资金的支配权仍在P2P平台手中。担保监管缺位。对于小贷担保模式而言,风险仍然在机构内部,没有实现分散和转移,尤其是担保实质和杠杆率不匹配可能引发杠杆风险。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暂行管理办法》中,担保公司的杠杆不得超过10倍,但是P2P平台的担保杠杆甚至超过百倍。是否属于非法集资。P2P网贷平台是否有非法集资风险,主要看资金转移是否先于投资行为发生,也就是是否存在中间资金池,但是此部分也尚未被明确监管。

财务披露风险。目前,P2P平台大都不披露自身的财务状况。事实上,即使P2P平台公布财务报告,其财务状况也未必清晰。因此就P2P模式而言,平台本身并不是债权债务方,坏账率并不会反映在其财务报告的任何指标中。

征信现状风险。国内P2P借贷面临的征信问题,具体表现在: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央行的征信系统当前不对P2P借贷平台开放;商业征信业务刚刚起步;民间征信开展困难;大数据征信虽然前景光明,但在全球范围内还属于试行阶段。因此,国内的P2P借贷平台无法得到第三方的高质量信用报告。

P2P借贷行业的发展趋势

P2P小额贷款将小额度的贷款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个人和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促进利率市场化。一旦监管明确,P2P借贷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行业洗牌。通过市场自由竞争的淘汰、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政策方向的引导,将促使行业洗牌,导致大批P2P企业退出市场,P2P网贷行业将逐渐走向规范发展的道路,但由于早期积累的诸多弊端和行业泡沫尚广泛存在,市场自净和规范过程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利率下降。行业发展初期,各P2P平台急于积累用户,会对投资人让利,从而使利率处于较高水平,随着行业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投资者也越发理性,利率将呈现下降趋势。

行业门槛提高。P2P行业门槛将会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对P2P平台的风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上,资金门槛只是必要的入场券,如没有较强的风控能力和一定的技术体系,不利于平台的长远发展。

跨界合作。跨界合作有助于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增加平台附加值,并可以通过和实力机构合作的方式,强化自身的风控能力。合作对象如银行、电商以及线下的商业主体等。借贷服务由面向个人向面向小微企业延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逐渐向供应链金融拓展。

P2P已经历了2007年的萌芽期、2013年的期望膨胀期、行业整合期,目前2015年正在过渡到泡沫低谷期,随着监管层的关注和监管细则的落下,行业会变得越来越规范化,预计将在2017年最后步入正轨运作期。对于P2P公司来说,一方面应规范运作适应监管,另一方面应创造性得解决以较低成本快速获取高质量的项目来源的问题,从而降低运作成本,将利息收益提高让渡给出借人,双管齐下,才能实现发展的跨越。

而这个在中国刚刚受到关注的行业,一旦步入正轨,必将成为在中国发展普惠金融、小微金融、建设中国信用体系的道路上,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借款借贷利率
借款捆绑婚姻关系致诉讼
不一样的借款保证人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为何会有负利率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