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与挑战

2015-12-16罗传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1期
关键词:跨国企业

◎罗传芳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与挑战

◎罗传芳

跨国并购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方式之一,这条路上充满着机会与挑战,有荆棘与鲜花同行。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跨国并购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也不断提高。1984年中国企业第一次参加海外并购,从此以后,跨国并购渐渐地成为一种趋势。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加快,外贸进出口额也飞速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风生水起,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的统计显示,2015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创历史新高,交易金额同比上升36%达到202亿美元,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3%达77宗。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浪潮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其并购领域广泛,规模巨大,影响深远,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发展。但是,企业跨国在存在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分析

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最佳的内部环境

中国从1949年成立以来,已经过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60多年间,新中国不断成长。到2015年,我国GDP总值以位居世界第二,今年我国GDP可以预测,经济增速为6.5%到7%。通货膨胀约1.5,人民币上半年贬值下半年略微升值,全年人民币贬值约1.5%,全年中国GDP为11万亿美元。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截至2014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充足使跨国并购成为了可能。

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跨国并购

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2003年中共16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促进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中国政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非歧视性条款中,强调我国企业向缔约国投资,可享受与该国居民企业相同、甚至更优惠的税收待遇等。同时根据企业不同方式跨国投资的特点,对于通过跨国兼并、收购等形式实现的对外投资,在税收政策上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以适应国际企业并购浪潮不断兴起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在跨国并购中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境外投资国别环境库,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为国内企业提供各国和地区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市场状况和企业资信等投资信息。发挥我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的前沿信息优势和国内有关行业组织联系企业的职能,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及时收集、传递和发布境外市场、境外项目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国际并购外部环境宽松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数字革命,新经济的推动下,出现了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这次跨国并购浪潮的形成有其必然性。第一:世界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看,由于收入与技术的差别,某些消费品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上已大量推销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进入到成熟阶段,市场也接近饱和,发达国家的公司生产力水平高,资金充足,技术先进,这些公司为了将资本转移到更高新的产业,如第三产业,便会考虑从低端产业退出,于是考虑出售相应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给其他企业,特别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企业。第二:近几年来,外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有些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着即将倒闭的危险,外国政府为了解决本国的就业问题,一改往日排斥他国跨国并购的态度,采取支持其他国家企业来本国兼并或收购经营不善的本国企业。

中国企业已具备跨国并购的内在条件

中国企业自身已发展壮大,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国际投资。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的存量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也使企业形成规模化,集团化,壮大企业竞争力为我国“走出去”战略做好准备。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不断壮大,在规模、盈利、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飞跃。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苏宁控股集团位列500强前三名。中国企业的这些成就使他们敢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敢于通过跨国并购在短期内提高技术实力,扩大生产规模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挑战的分析

东道国政府政治上的敌意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最大外部障碍

在并购过程中,容易受到发达国家政治上政治势力的干预,以及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歧视政策。国外社会舆论常常以“中国威胁论”来干预中国的跨国并购。资本雄厚的国有企业因其“中国政府”的标签而深为欧美所忌惮,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时,美国政府借口制度和国家安全等因素,对这一商业行为进行全面的干涉,最终导致中海油收购的失败。2011年2月以来,美国国会开始对华为和中兴进行调查,以确定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今年10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简称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兴和华为的调查报告,根据该报告内容,“无法确信华为和中兴不受中国影响,这种影响带来了对美国和美国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从这些可以说明外国政府的政治敌意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最大外部障碍。

跨国并购的审批手续繁琐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内部制度障碍

按照发改委《境外投资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商务部《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和外管局《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境外投资需经发改委对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商务部对境外开设企业的核准,外管局对外汇资金来源以及使用外汇核准等三重审核。同时,还需按不同企业类型和中方投资额大小、类别,报中央、地方相关部门审批。对民企海外并购的具体操作流程也存在多头审批的种种限制:如商务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限定了只有上市所在地具有完善的证券交易制度的境外上市公司(不包括柜台交易),以及特殊目的公司并购境内企业两种情形,方可与境内企业进行跨境换股交易,限制了民企跨国并购标的选择范围。跨国并购的审批手续的繁琐无形中增加了海外并购的风险,容易错失并购的良机。

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管理接轨上的障碍

两个国家民族、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商业习俗和惯例的差异为中国企业接管东道国企业造成了管理上的障碍。70%的跨国并购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企业管理团队风格的差异难以消除。TCL收购从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事件中,由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结果T&A合资公司出现了巨大的管理问题。阿尔卡特强调人性化管理,员工在一种宽松而备受尊敬的环境中工作,而TCL的管理方式近乎军事化,简单而粗糙,让原阿尔卡特员工无法适应。结果原阿尔卡特的管理、技术和销售层人才纷纷离职,以致公司处于混乱和失控状态。如此严重差异和冲突没有通过良好的文化整合造成了跨国并购的失败。

并购企业的并购价格难以确定

企业并购中最复杂的就是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评估。由于双方对企业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各有判断,加之不同国家在会计准则方面的差异以及对国际市场行情的不同判断,使双方很难就企业的并购价格达成一个另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从而使谈判费用较高。并购价格的确定也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设置了障碍。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猜你喜欢

跨国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丹麦女王的跨国爱情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