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收入 距、劳动力质 与中国经济增长

2015-12-16王勇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1期
关键词:差距劳动力城乡

◎王勇

城乡收入 距、劳动力质 与中国经济增长

◎王勇

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这几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多维度的关系,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厘清这三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进而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矛盾日渐爆发出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稳定程度。为了找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很有必要对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和多维度关系进行探索,进而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

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占有的资源不平等,并且这种资源的可流动性较差,因而使得城乡居民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根据自己占有的不同资源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最终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也就说,在最初,在面对温饱问题时,城乡居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最终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初步形成,而这种差距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刺激并且扩大,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格局。例如,在面对温饱问题时,农村居民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劳动力来从事生产,因而选择了多生孩子来补充劳动力,在孩子生下来之后,只负责喂养而很少让其接收正规教育,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务农只需要经验,而不需要上学。在同样的境况下,城市居民则通过少生孩子,让孩子接收更高的教育来提高劳动力质量,即让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样,城市劳动力素质提升,解决温饱的能力和速度也就大幅提升。如此循环,就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产生和拉大。

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割裂城乡之间的联系,使得城乡居民难以获得技术、信息、劳动力得资源之间的共享,因而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质量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影响教育投入而影响劳动力质量。收入差距较大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影响着人们对教育投入的心理,进而造成了劳动力质量的分化。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居民对教育的投入普遍较少,因为其收入较低,相对于教育而言,其首先保障的应该是温饱问题,因而对于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同时,在农村社会中,读书无用论也占有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因而,对于教育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重视,对于教育的投入没有城市居民高,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质量。而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其收入相对较高,这种收入大部分靠自己的脑力劳动来获得,其自身已经享受到了教育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高层次的教育给生活带来的巨大转变,因而,在对教育投入方面,就更加注重。这种教育投入,不仅仅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同时还包括对自己的教育投入,包括充电和学习等,这能够大幅提升城市劳动力的质量,使得城市劳动力的素质能够得到大幅的提升。

因而,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使得城乡劳动力质量产生分化,使得城市劳动力质量明显高于农村劳动力质量。而农村人口在我国城乡人口中又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此,我们可以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对劳动力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

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减低人们的消费动机,从而会严重降低经济增长动力中消费动力的贡献。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富裕和贫穷人口占多数,而中间阶层占少数,这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动机。首先,从富裕人口来讲,他们的消费能力足够,但是由于他们人数在整体人口比例中占少数,因而其对于社会经济产品的需求量整体较少,不能够充分地拉动消费。其次,从贫穷人口来讲,他们整体收入较低,因而没有相应的能力来进行消费,这使得社会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都没有人消费,因而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呈缓慢之势。而穷人还存在着越没钱越不消费的心理,因为社会保障体制的整体不完善,穷人需要存钱来应对各种风险,因而就失去了以钱生钱的机会,造成整个社会消费动力的严重不足。

但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只有负面作用,在政府的参与之下,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正面作用。通过税收的征缴,政府掌握了对资源进行二次分配的能力,这样,通过将税收收入投入到社会生产领域,就获得了通过投资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劳动力质量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我国素有“世界工厂”之称,在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出口拉动,也就说,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依靠智力资源而产生的经济增长占有的比例不大,主要是依靠为外国企业进行代工以及生产低科技含量产品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智力资源贡献较小,人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进行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当中。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劳动力质量对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而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日渐消失,也即是说,我们不能够再通过发展人口密集型产业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工厂也逐渐从我国撤离,转移到人力资源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在这个时候,劳动力质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就会日渐凸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会越来越大,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推动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多维度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了解中国经济发展,采取策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够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市政维护管理处)

猜你喜欢

差距劳动力城乡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