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孩在陇南
2015-12-16郑高
文 / 郑高
德国女孩在陇南
文 / 郑高
安吉丽娜·郝思佳(Angelina Horsinka)系德国海德堡大学学生,学习亚洲文化。2014年她跟我联系,希望能到兰州来实习,而我当时在陇南支教,她就说愿意跟我来甘肃陇南的礼县盐官镇支教。我说乡下的条件很苦,她说她不怕。
于是2014年9月2日至9月28日,安吉丽娜在礼县二中成为了一名支教。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天时间,礼县二中师生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吉丽娜在离开前一晚对我说:“我希望再来这个地方,虽然我现在还没有离开呢,但已经开始想这里了。”
校长成为安吉丽娜同学的实习指导老师,为了让她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校长还委托本校老师培养她中国传统毛笔书法。安吉丽娜对此兴趣浓厚,而且进步也很快,她抄录的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毛笔书法还参加了学校庆国庆书法展览。受部分老师之委托,安吉丽娜还为他们写了《登鹳雀楼》以做留念,她的毛笔书法老师赵志雄还专门托人为她从天水刻了一枚篆字书法印章,并在她完成支教回国前,带她参观了礼县的很多名胜及礼县书法展。
“我没有时间”
礼县二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太热情好客了,安吉丽娜多次受到老师们的邀请去家中做客。我对她说:“如果在你们德国,会不会也这样对待中国人?”
她回答说:“德国人不喜欢叫别人到自己家里去,不喜欢请人吃饭。总是说‘我没有时间’。”
我又问:“那么德国人在工作之余干什么?”
她说:“喝啤酒。”
我说:“他们喝啤酒消磨时间,却不愿意为自己或者朋友做一顿饭吗?”
她说:“他们总是说,‘我很忙’。不喜欢别人打搅自己。”
德国人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总是很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事情,一般不会认同中国人的“计划不如变化”。他们认为自己的时间属于自己,别人休想改变他们的计划或者占用他们的时间。而我们中国人,大部分都喜欢朋友到自己家里来做客,喜欢花时间为朋友做饭。要是朋友致歉,我们会说:“我们不忙,不麻烦,毕竟你能来几次呢?”
德国人和中国人的观念截然不同。我们长于奉献,为子女、为老人,为家人、为朋友,为工作、为生活……我们的牺牲精神一直被称赞,要是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利己之人,那他肯定是孤独无友的。然而,我们又会被各种人情所羁绊,不得自由,为此常常怨愤不平,觉得他人缺少感恩情怀,认为自己付出的太多,别人的回报太少。有人就会感慨:“人心不古,世态炎凉。”两相比较,德国人的利己也有他的益处。
“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我们的助人精神一直被提倡,助人为乐成了美好品德。但是德国人却觉得你帮助他,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是你愿意这样做,他并不一定要感动,更没有“礼尚往来”的意识,安吉丽娜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我给她讲“礼尚往来”的含义,希望她在接受好客的中国人的情谊时有所表示,也不至于让我——她的“中国妈妈”尴尬。但是她始终觉得,中国人对她的好,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是你自己要对她好”。
安吉丽娜给学生们上课
她一直在我家里免费寄宿,从来不觉得不好意思。常常是她端坐着,等我做好饭,她只是动筷子。后来我实在忙,就叫她帮我打打下手。有时候我们吃完饭,我叫她帮忙洗碗,于是她只是洗碗,手旁的碟子,碰都不碰。我叫她把碟子也洗了,她就洗碟子,锅却不刷。这时候,我教她什么叫“举一反三”,什么叫“看眼色”。她好像还是不大习惯“看眼色”行事。真正是“一拨一转,不拨不转”。
安吉丽娜觉得她的就是她的,没有分享的意识。我们出去旅游,准备吃的喝的,她却什么也不准备。路上吃的瓜果饮食,都是我们买来她吃喝,也没有客气过。她把我们对她的客气当作自然而然的事情,心安理得地接受,至大不过说声“谢谢”。作为我们中国人,要是同行,带的食品饮料或者买的东西,那都是大家共享的。有一次,我们上山玩,我叮嘱道:“今天的晚饭可能要在县城吃,到时候,你就主动付款,因为大家给你付款的次数多了,我都不好意思呢。中国人吃饭付款像打仗一样,喜欢给别人付款,你得抢到别人前头。”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而到了吃饭时候,安吉丽娜对我说:“这么多饭菜,我只带了15元。”我还能说她什么呢,最后,还是同行的老师付了款。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道:“在德国,朋友一起出去玩,食宿费怎么付款?”
她说:“AA制。各付各的钱。”
我又问:“那么,要是别人主动替你付了钱,你怎么办?
她说:“要是别人替我付款,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看来德国人就是这样。中国人自己愿意替人付钱,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别想着德国人会领你的情。
一次我们从徽县回来,我晕车又感冒,困乏不堪,昏沉沉睡到第二天。安吉丽娜始终也没有过来问候一声。等到我能起身,给她做饭的时候,提起了这件事,没想到安吉丽娜说:“在德国,你生病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言外之意,与她是无关的。
我又问:“要是病倒了,无法自理,怎么办?”
“那是你家里人的事情。”
不知道是我多情了,还是德国人过于无情呢?那句“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觉得这正是中德文化的巨大差异,其实往往这样交往才简单。
我无意评判这些是是非非,只是觉得,我们中国人对人太热情,太周到,与德国人的自我意识很不同。他们很放心地把孩子送到中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而我们常常怕孩子在陌生地方走失,怕孩子在外受欺负,因为我们有着不安全感。我们出国,没有人会抢着替你付钱,没有人为你提供免费食宿……而我们对待外国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友好地款待。我们有时候听周围的人说,外国孩子18岁就多么自立,其实是我们为外国孩子提供了安全保障和一切免费援助。谁会为我们的孩子这样做呢?我们的孩子到德国去,德国人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而热情款待你。所以,我在深入接触了这位德国女孩后,我们该反思中国文化的优良及中国人待人接物的心理意识,比较德国乃至西方文化的理性及他们的自我优越感,不能盲目地埋怨我们的孩子娇养不自立。
安吉丽娜曾对我说,她和家人都不愿意对朋友们说她在中国留学,不然朋友们会很吃惊的。我觉得这个需要教导她一番,我说:“中国的朋友、老师、同学对你好不好?”她说好。我说:“中国人善良、厚道;中国文华深厚博大优秀,你来中国学习,并没有辱没你。你应该把在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感受,真实地告诉你的德国朋友们,而不是回避谈论中国。中国人热爱各国的朋友,也希望各国的朋友热爱中国人。”
安吉丽娜在给礼县二中的学生们上课
“我不用知道”
安吉丽娜的学习远没有我们的孩子们刻苦,所以,我觉得她学习亚洲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连皮毛都没有学到。文化的差异太大,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远不是一个20岁女孩子可以学完的。虽已是大二的安吉丽娜,其实连高二学生的作文都看不懂,文言文古诗词也是一句也不能理解。要是不懂古代文学,我以为要理解中国文化,基本是天方夜谭。
这些姑且不说,就连她本国的文化,她也一知半解。回到兰州,我们去了兰州市画院,画院的老师们很热情地与她交流,说到德国的许多画家,她竟全都不知道。我说:“你回去可以了解一下这些画家,以后如果别人提起,你起码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她竟回应我说:“我不用知道。”
好一个“不用知道”!但我觉得很好。作为老师,我们常常灌输给学生要记住这个名人,记住那个名人,他们的生卒年代、名、字、号,他们的艺术风格,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背诵,考试时默写上去。常常为了考试,突击记忆,然而过不到半年,忘得一干二净。
那些名人,各行各业的,你记得也好,不知道也罢,他们都存在过,都产生过影响。我们需要时可以上网搜索,了解一下,何必花巨大的时间精力去背诵呢?
与安吉丽娜相处的这段时间,中德学习习惯的交流的确给了我很大的反思。
安吉丽娜在礼县二中近一个月的支教生活过得非常充实且有意义。她工作认真,不但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游学经历介绍给了二中的学生,以鼓励学生跳出过于依赖父母生活的圈子,培养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把德国的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也介绍给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另一方面,她也尽力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习俗和乡村文化。
礼县二中老师感慨道,我们学校自建校五十多年以来,这是第一位外教,我们希望这次外教的支教能为礼县二中走向国际化办学理念开个先河。我也希望,礼县二中的老师们在接触了这位德国外教后,也像我一样,能有很多感悟。(作者单位: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