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

2015-12-16吴怀东

关键词:安徽大学新文化运动论文



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

吴怀东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大学学报主编)

[主持人语]一百年前,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帷幕。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但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们针对的问题、倡导的观念、提出的规划,却始终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今天的社会生活,也影响着今天每个中国人的言与行。当代中国人不仅生活在当下,更一直生活在近两百年历史所塑造的文化情境之中。“却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今天我们放眼世界,回望从那时开始的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和艰难遭遇,我们对那场运动既要感恩,更要反思:今天的种种问题,到底是我们的先辈们所倡导的“文化革命”力所不逮还是过犹不及?应该说,对新文化运动的回顾与反思,并不始于今日。但是,百年飘忽,时过境迁,当中国发展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这个特定历史时刻,现实的参照更能有助于我们客观、理性、冷静地评价百年前的那场运动,而重新考量、审视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无疑也更能灼照现实,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有鉴于此,值新文化运动发轫百年之际,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台湾大学哲学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大学文学院联合发起举办大型学术活动“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系列学术会议,邀集海内外学界同人共同研究和反思这场伟大的运动及其深远影响。五家学术单位,连续举办五场专题会议,分别从“文学与社会”“问题与主义”“科学与民主”“中国新思想:历史与方法”“人:观念与自由”五个角度,对这场思想文化运动及其近百年的影响进行深度、系统的回顾、总结、反思并前瞻。我们希望这系列会议,既是学术同人高层次、专业性的学术交流和思想交锋的活动,也是社会大众关注并思考的文化实践活动,要超越今日大众媒体肤浅的狂欢与喧哗。

2014年岁末在安徽大学举行的首场会议初战告捷,本专栏所刊载的四篇论文就是首场会议的部分精彩论文和思想成果。新文化运动从“文学革命”开始,涉及语言文字、文学思想、审美观念等问题,因此,我们承办的这场会议就围绕“文学与社会”这一话题而展开。文字学家黄德宽教授的论文《新文化运动与语文现代化的反思》,着眼宏观,立足新文化运动后百年汉语文政策的演进,清晰而准确地梳理、概括了新文化运动关于汉语改革认识的贡献,他认为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对我国语文现代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是促进了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二是推进了汉字改革运动的发展,三是确定了新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中国近代史专家汤奇学教授的论文《新文化运动中的国语运动述评》,则从史学角度展开,细绎史料,还原了当时关于语言问题讨论的过程。前述两文角度相异,各见功力,但是,识见互补。学贯中西的章启群教授的论文《现代文明的中国与中国思想的困境——从美学与新文化说起》,勾勒美学学科在中国百年发展的特殊历程,分析新旧学术转换的内在轨迹与变异的相关因素,揭示古代传统学术向现代学科转变的一般性问题及其对策。其意旨不仅为中国现代学术发展提供一个参照,而且试图为中国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作一些初步的探索。此文高屋建瓴,新人耳目,其字里行间激荡的家国情怀正和百年前先贤的心态前后呼应。学术新秀汪杨博士的论文《历史境遇与文化氛围——新文化运动前夜的安徽》则还原了新文化运动前夜安徽政治、经济及教育的异动,显示出安徽是当时全国思想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力量之源;论文还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员骁将陈独秀、胡适来自安徽的缘由作了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考察。这些论文深化了我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举办这场会议,是安徽大学文学院发扬先贤精神,介入当代学术界主流对话、积极参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回顾新文化运动,我们看到,一本杂志造就了一个时代,造就百年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貌,创造了大众传播史上的一个传奇。作为当代的学术人,我们有责任继续反思百年前那场声势浩大运动的正与反、得与失,助推今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办刊人,我们不仅艳羡《新青年》的精彩,更理应师承其精神,高度关注社会文化发展的脉动,并力所能及地引领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

DOI:10.13796/j.cnki.1001-5019.2015.03.001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新文化运动论文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秦晓玥作品
谢春作品
陈成亮作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