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京剧艺术对外传播的科学模式

2015-12-16

艺术评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英译剧目京剧

孙 萍

构建京剧艺术对外传播的科学模式

孙 萍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我国的国粹和重要文化符号,京剧既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京剧艺术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中的突出代表。时至今日,当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国家战略,如何在现代全球化语境下寻找和构建京剧艺术对外传播的科学模式,使之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成为摆在京剧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京剧艺术对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

在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中,京剧曾扮演了先驱角色。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于1919年、1924年的访日演出,到1930年、1935年先后访问美国和前苏联,再到程砚秋1932年的访欧活动,京剧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新中国成立后,京剧依然在六十多年的时间里继续承担着对外传播的重要任务,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长期以来,京剧的对外传播主要以演出形式进行,通过演出实践对京剧舞台艺术的全方位、各角度展示,使外国观众对于京剧产生直观认识,为异文化环境中的受众对京剧的初步认知与了解打下了良好基础。但随着对外传播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单纯依靠演出实践的传播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全面而详细介绍京剧艺术理论的著作和剧本,且被翻译成严谨适当的外文,并在海外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和普遍承认的文本匮乏,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加强对京剧相关文本的大量翻译和全面推介,实现演出与文本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两条腿走路”传播模式亟待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二、以“综合”方式整理京剧对外传播文本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这话已近于“老生常谈”。正因如此,随着戏曲舞台艺术的成熟,对于戏曲艺术的记录兼顾文学剧本、音乐乃至表演动作、舞台调度、舞台美术,走“综合路线”,有着相当悠久的传统。

以清代的昆曲演出剧目选本《审音鉴古录》为例,较之《缀白裘》的“录剧而遗谱”,《纳书楹曲谱》则“谱曲而废白”[1],以综合记录曲文、唱谱、穿关、科介、行头,标记叶韵、板拍,注明字音舛误为特色。如其录《荆钗记·上路》一折,“八声甘州”曲牌之下,录“春深离故家,叹衰年倦体”曲词,词下附小字“末引从左转至右下立,外随至中,副跟外行至左上,一流边式,各对右下介”[2]。又如《琵琶记·扫松》录张广才上场“白三髯、长方巾、帕打头 ,茧绸袭(按即褶)、裙打腰,拄杖,执帚”。[3]全书处处遵照这种体例,是为全面展示当时昆曲舞台演出面目的开山之作。

较晚形成的京剧,在用文本记录其艺术面貌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综合、全面的思路,也成为一种非常必要的选择。1937年至1940年,京剧研究家、剧作家潘侠风编纂《旧剧集成》凡16集,一改此前所出京剧剧本只录唱念词句的面貌,以便于习剧者、研究者学习为目的,在记录文学剧本的同时附上曲谱,并增添角色舞台动作和穿戴服饰介绍,极大地方便了专业、业余剧团和票社的排演与学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循着这种以剧目为中心、全面介绍京剧艺术的编写思路,《旧剧集成》被增补加工为《京剧集成》,到今天仍是欲周整完备了解京剧舞台艺术各个方面的重要资料。

直到近年来出版的许多京剧艺术文献,或以汇编各流派剧目为特色,将文学剧本、音乐简谱、舞台动作等融为一炉,如《中国京剧流派艺术集成丛书》(学苑出版社2006年至2010年版);或以艺术赏析为要务,在文学剧本前冠以导读,详解剧目来龙去脉、文化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如《中国京剧昆曲剧目导读》(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各具特色,但都是从以剧目为中心、综合介绍京剧艺术的传统与成熟体例脱胎而来。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她的各个方面,每个“零部件”都是久远的文化和艺术层累、叠加、融合、结晶而成,不管从哪个单独的角度深入精研,都足以编写成皇皇巨著。专论京剧剧本、表演、音乐、服饰、舞台美术的著作不可胜数,令人深感戏曲艺术之精华“尽在不言中”。若单论剧本、唱词等,则无异管中窥豹,远远不能展示这座艺术殿堂的美轮美奂。面对这样深邃的艺术,非面面俱到不足以状其貌,非阐幽发微不足以道其妙,在“专而精”与“博而全”之间寻找平衡,是京剧对外传播在汉语文本准备阶段必须要努力贴近的标准。

三、注重文本翻译,突破语言障碍

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语言往往是第一道障碍,也是最难逾越的障碍。不深入有效地解决语言问题,则不同文化圈内的受众欲了解剧目的基本故事情节尚不可得,更遑论各种艺术与文化的细节以及艺术表现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其实是历代京剧海外传播者们一直面临的重大课题。

对于中国戏曲剧本进行翻译的尝试其实早已开始,20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熊式一教授《王宝钏》全本中英翻译本。这位翻译大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将这一中国戏曲经典题材推向了世界,该译本问世七十多年来,已被翻译成上百种语言,历久弥新。这一成功案例,真实地反映了翻译对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重要性。

海外汉学家对于中国戏曲翻译传播的研究同样不可忽略。早在1937年,美国人阿灵敦和英国诗人艾克敦就出版了《中国戏剧之精华》(Famous Chinese Plays)(北平法文图书馆1937年版),将当时中国戏曲舞台上常见的33个剧目译成英文。

“可表演性”是戏曲翻译中颇具争议,但富有实践成果的一个概念。英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Susan Bassnett是这一概念最初的提倡者。香港理工大学魏城璧和李忠庆教授所著《中国戏曲翻译初探》(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对戏曲的“可表演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中国戏曲翻译中“‘可表演性’正反两面的观点是可以并存的”,但是“可表演性”是语际翻译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赵氏孤儿》作为第一个译介到欧洲的中国剧本,是以保留基本情节和冲突,在改编的基础上以观众母语进行二次创作的模式传播的;梅兰芳戏曲艺术的传播为京剧翻译提供了范式,其为访美所做《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中对脸谱、砌末等的翻译,大部分至今还被公认为京剧术语翻译的“最佳答案”;美国夏威夷大学魏莉莎教授所创的“英语京剧”给京剧翻译传播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也体现了“可接受性”和“可表演性”原则;“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在于以年轻人为受众对象,在全世界的青年人群体中产生了轰动效应。

此外,国内学术界对于戏曲翻译的讨论在进入21世纪后也渐趋热烈。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著述了此领域的几篇宏文,包括《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评述(1998-2008)》(原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原载《戏曲研究》,第79、80辑)等;山人《中国古代戏曲的海外传播》(原载《阅读与写作》2006年第3期)、李玉莲《元明清小说戏剧的翻译传播》(原载《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等论文介绍了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现状;巫元琼等《论传统戏曲的翻译标准》(原载《四川戏剧》,2009年第4期)、庞学通与曹永俐《基于翻译“目的论”的中国古典戏曲英译》(原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等从理论层面对戏曲翻译提出了不同的侧重点和翻译原则;王燕与王金波《论〈赵氏孤儿〉题材剧里的人物命名》(原载《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年第10期)、刘庆元《〈西厢记〉英译本赏析》(原载《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则着眼于对翻译中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

由此可见,对于文化精华的交流欲望,实在是相互的,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在京剧海外交流的探索过程中,无论是我国的京剧艺术工作者和研究者,还是国外的爱好者与研究者,都遇到了不同语言——特别是镶嵌在特定艺术格式之中的语言——之间进行平顺对话的难题。几十年来,带有英译内容的京剧文献,有些囿于编写翻译条件所限,或过于简约以致遗珠之憾,或失之舛讹令人误入岔路。仅在近年出版的某些京剧对外传播文本中,就存在剧名翻译过于简单或中英文差异大的问题,如《碧波仙子》译为“A Fairy”(一个仙女)、《失空斩》译为“An Absentee Staff”(一个缺席的员工)等;剧名翻译不当的问题,如《梅龙镇》译为“The Emperor and the Showgirl”(皇帝和歌舞女郎)等;涉及到中国文化传统专有名词的翻译不当问题,例如“嫂娘”(出自《赤桑镇》一剧)一词,很难直译,只能在音译为“Sao Niang”的同时,解释其为“……which suggested that she was both aunt and mother to him.”(以表示她对他来说既是阿姨又是母亲),但嫂子与阿姨首先在辈分上就不同,翻译文本因此出现了硬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健全的翻译影响了京剧对外传播的忠实性,当然会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使传统艺术文本的翻译进一步完善,亟待我们继续深入探索。

四、“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工程”的创拓

2013年获批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工程”,是由笔者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是一项构建京剧综合对外传播模式的试验。

早在2011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同志就曾对《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工程》给予过充分的重视和肯定。该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百部中国京剧经典剧目英译系列丛书”,计划收录一百个左右舞台艺术经历了多年推敲检验、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具有代表性的京剧剧目,即所谓“经典剧目”。共计划出版十辑,每辑收录十个剧目,有关每个剧目的内容独立成册,从对单个剧目投入的篇幅看,“英译丛书”较之从前出版的同类文献是有一定特色的。这样大的篇幅,细分起来包括剧目赏析导读、文学剧本、曲谱(含五线谱和简谱)、穿戴谱等,佐以大量剧照与图样,充分将文字说明视觉化。目前该丛书第一辑已经面世,收录的剧目包括《秋江》《霸王别姬》《盗御马》《拾玉镯》《打渔杀家》《空城计》《女起解》《断桥》《大登殿》等,并已在海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与此同时,“英译丛书”将在未来实现图书与舞台演出示范录像的结合,用静态的、充分说明各种细节的文字,与动态的、全面立体的舞台艺术呈现两相参照,务使传播效果更充分细致,这也是在整体与细节之间寻找平衡的一种尝试。另一方面,“英译丛书”实行对中文内容的全面英译,是依靠近百年来京剧对外传播的经验积累与外文研究界多年摸索出的对外交流规律,延请京剧界和翻译界专家学者,实现京剧艺术专业队伍与外语翻译队伍的紧密、有效结合,专为京剧有效“走出去”,进行较为充分的海外传播而设的。

总之,我们期待通过艺术与翻译这两支队伍的相互结合、京剧艺术与高校优势资源间的相互结合,寻找和构建京剧艺术对外传播的科学模式,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让海外的受众通过接触、学习戏曲知识,更多更快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经典艺术作品,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综合把握中国人的情感走向、价值理念,从而对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更感兴趣,增加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

注释:

[1]琴隐翁.审音鉴古录·序.

[2]审音鉴古录(卷3).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

[3]审音鉴古录(卷1).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

孙 萍: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杨明刚

猜你喜欢

英译剧目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