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铸剑为魂奔大同
2015-12-15梅叶
梅叶
中国人崇剑、爱剑、舞剑,一直把剑看作是刚强、威武、勇猛的象征,是军队、正义、力量的化身。在中国革命史上,从广东省走出的一位英俊青年,毅然用“剑”给自己命名,以“剑”鞭策自己,把剑熔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引导自己走上军旅之路,终成彪炳史册的共和国开国元帅,他就是叶剑英。
剑气纵横盘北斗,箫声凄咽拂南天
叶剑英于1897年4月28日诞生在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客家人家,其父按照家谱,给他取名叶宜伟。叶家在当地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族,叶剑英的祖父名福智,以屠宰为业,租借房屋勉强成家,生育5子。叶剑英的父亲叶钻祥是一个普通的小商人,母亲陈秀云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姑娘。如此普通的家族,为什么能孕育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叶家人一直传承着先祖们坚忍不拔的客家精神。叶剑英的4个伯父,为了谋求发展,毅然远离家乡,去千里之外的南洋打拼。父亲叶钻祥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小商人,但始终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曾刻苦练习武艺,考中过武秀才。家族中的这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贯穿于叶剑英的一生。
叶剑英出生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由于广东是帝国主义最早入侵的地区,两次鸦片战争都开始于广东,因此广东人民受帝国主义压迫之深,人民痛苦之巨,都超过了其他地区。年幼的叶剑英对此有切肤之痛。据史书记载,鸦片战争以来,梅县一带“土瘠民贫”“苛法密布,民不聊生”,叶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叶钻祥在兄弟们中排行最小,就留在家乡承继祖业,做酿酒、磨豆腐一类的小本营生。每逢圩日就到松口镇去摆摊叫卖。他还帮助穷苦人杀猪、捕鱼,有时往返于南洋和雁洋堡之间,热情地为华侨和侨眷捎物送钱,传递信息。几位兄长从南洋把辛苦积攒下来的钱寄回来,才建成一栋房子。后来天灾人祸不断,加上繁重的苛捐杂税,叶钻祥的小本生意很难维持,家中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叶钻祥先后生下8个孩子,由于家境贫寒,只养活了4个。在这4个孩子中,叶剑英是老大,两个妹妹很小就被送给别人家做童养媳。叶剑英与弟弟叶宜导在颠沛流离、饥寒困苦的环境里长大。耳闻目睹残酷现实的叶剑英,非常自然地仇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同情革命。
7 岁那年,叶剑英到雁洋堡钟做泉、古玉泉私塾读书,8岁转到初级小学怀新学堂,开始接触进步知识分子传播的革命思想。1908年,11岁的叶剑英到10多里外的丙村三堡学堂住校读书,进一步接受到新思想的熏陶。三堡学堂是由金盘堡、锦州堡、雁洋堡联合创办的一所公立高等小学,其创办者谢鲁倩原是印尼华侨富商之子,中国同盟会会员,他创办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借此宣传革命。学校聘请的大多数教职员工,都不同程度地同情、支持革命。体育老师林修明也是同盟会会员,毕业于日本的体育学校,他把体育课当作宣传革命的讲坛,经常向学生们讲太平天国、义和团、孙中山的革命故事,勉励孩子们练好身体,报效祖国。他严格要求学生,无论春夏秋冬,都必须面向太阳列队,说:“你们长大后,应当准备投笔从戎,而一个真正的军人是不怕太阳曝晒的,怕晒就没有资格当军人!”谢鲁倩和林修明后来都参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林修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成为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革命思想的熏陶和进步老师的教导,使得叶剑英产生了初步的革命思想和斗争精神。他听从林修明老师关于要革命就要剪掉头上象征清王朝的辫子的教导,勇敢地剪掉自己头上的辫子,表明与旧势力决裂的决心。此举轰动了整个学堂和村镇。顽固派们咒骂他“无法无天”,要求校方严加惩处。而在校长谢鲁倩和其他进步教师的支持下,更多的学生剪掉了头上的辫子,顽固派们无可奈何。
丙村是梅江边一个较大的镇子,也是一个比较热闹的码头。当时,潮州知府时常派一些士兵坐官船到松口、丙村、梅县县城运送货物,押解案犯,办理公务。他们头戴红缨帽,身穿青马褂,胸前绣着一个“勇”字,被人们称为“潮勇”。他们仗着官府庇护,为非作歹,勒索老百姓财物,闹得鸡犬不宁。一天下午,几个“潮勇”又到镇上肉铺抢肉了。对此忍无可忍的叶剑英等十几个学生,在校长谢鲁倩的率领下,手持棍棒,向镇上奔去,围住他们,逼迫他们把抢来的东西归还物主,叶剑英还上前动手与清兵争夺,镇上的许多居民也纷纷围上来给学生们助威。清兵们被迫交出了所抢的牛肉等财物。谢鲁倩和学生们将他们扭送到官府。此后,“潮勇”们再也不敢骚扰丙村了。叶剑英勇斗“潮勇”的故事也就此传播开了。
当时学校有一位名叫李煮梦的老师,诗文极好,才华出众,是柳亚子创立“南社”的诗友。李煮梦很欣赏叶剑英的诗文,经常指点叶剑英的习作,给叶剑英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一次,叶剑英看到李煮梦写的一句诗“剑气纵横盘北斗,箫声凄咽拂南天”,顿时心头一震,这不正是自己的志向所在吗?他牢牢地记住了这一诗句,直到晚年都能背诵。他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剑,直到永远!
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
在冷兵器时代,剑作为一种主要兵器,被誉为“百兵之君”,至尊至贵。辛弃疾曾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诗句,表达建功军营的壮志豪情。而在叶剑英看来,“剑”就是他的抱负,就是他的人生!
1912年1月,叶剑英以“最优等”的成绩从三堡学堂毕业后,考入梅县务本中学。这年冬,务本中学和其他3所中学合并,改为东山中学,自然,叶剑英成了东山中学的一名学生,并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丰富,他对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借给东山中学制定《学生会章程》之机,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昔人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之学生,即将来之公民。学校所以养成有用人才,为将来利国福民。故学生在校,即当锻炼其身心,增进其学识,以实利为归。非从前之学究之熟读书本,博取无谓之功名而已。”
叶剑英认为,读书绝不是博取无谓之功名,是为了利国福民,为国家兴亡尽匹夫之责。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却总是让这个少年不得开颜。
1915年,袁世凯为实现复辟帝制阴谋,竟然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将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全面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这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高唱“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滥调,正式接受所谓的“推戴”。13日接受百官朝贺,封黎元洪等128人爵位,成立“帝制大典筹备处”,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基。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孙中山发起护国战争。袁世凯最后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在众叛亲离中死去。之后,中国社会产生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军阀,为一己之利连年混战,中华大地民不聊生。为巩固革命成果,孙中山一次又一次发动武装斗争,却一次又一次失败。多少人为此痛心疾首,不知道中国的命运会走向哪里。
此时的叶剑英和许多人一样,也十分苦闷。但不同于一般人的是,他没有放弃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逆境中创造胜境,并不悲观消沉,决不向黑暗屈服,决不向现实低头,永不放弃理想,永不停止奋斗。现实越是残酷,他越是奋斗不止。这年秋天,叶剑英和同窗好友到东山中学后面的油岩野游。在谈到国事维艰时,他义愤填膺,慷慨陈词,随即吟诗一首:
放眼高歌气吐虹,
也曾拔剑角群雄。
我来无限兴亡感,
慰祝苍生乐大同。
他决心为实现“大同”之梦想,要“拔剑角群雄”!
转眼之间,就到毕业之时了。同学几载,大家依依不舍,决定编辑一本毕业生《同学录》。身为学生会会长的叶剑英受同学们之托作序。他“剑气”喷发,奋笔疾书,在序言中直抒胸臆:“声华之友,以利相交,见利则争先,利尽交疏。道义之友,团结不懈,成则为周武三千,败则为田横五百,可常可变,可生可死。”有“剑胆”者,或者“周武三千”!或者“田横五百”!为大义,可生可死!
毕业之际,省教育局通知梅县各中学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东山中学校长为了讨好上司,并不想把东山中学的展览办得很好,要求本校的展览降低规格、缩小规模,叶剑英和一些老师、同学坚决反对,并顶住校长的压力,大办展览。 校长十分恼火,严厉训斥叶剑英,并以扣发毕业文凭相威胁,要求他承认错误。在人们看来,苦读数载,无非是为了取得一张文凭,而叶剑英却视文凭如草芥。他卷起铺盖,头也不回地离开学校。其实,校长本意并不是想取消叶剑英的文凭,只是欲借此压服叶剑英。叶剑英真的离开了学校,校长反倒有些后悔,便托人给叶剑英捎去一封信,劝他回校领取文凭,但信中仍不乏责备之意,希望他“认错”。叶剑英认为自己没有错,也就不存在认错的问题,回信给校长,大义凛然地说:“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凭!”
更怜良夜嫌更促,把剑长歌气压轩
从一个普通的商家之子成长为民族的绝世“利剑”,叶剑英经历了艰难的“锻打”和“淬火”。仅仅凭借勇敢,是成就不了一番伟业的。人们用剑胆琴心,称颂那些文武兼备的军事家,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没有“琴心”,哪来“剑胆”!好在叶剑英自幼酷爱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功底。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去“贴堂”展览。70多年后,他重返故乡时,曾赋诗一首,回忆当年苦读的岁月:
八十三年一瞬驰,
木窗灯盏忆儿痴。
人生百岁半九十,
万丈霞光值暮时。
进入东山中学后,叶剑英的学识进一步丰富了。除了学好功课,他还借阅了大量课外书籍,既有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书籍和一些进步报刊,也有文史作品,如《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文心雕龙》《古文辞类纂》《聊斋志异》等,以及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诗歌。这些知识,犹如营养丰富的乳汁,滋养着年轻的叶剑英,使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他写的作文和诗词,经常得到老师、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叶剑英不仅努力学习文化,还酷爱体育。在东山中学,叶剑英特别钟情军事体育。学生们经常带上枪械到野外练习瞄准、刺杀,有时还进行交战演习。学生们编成两个小队,仿照部队,拟制“作战计划”,进行“攻防”战斗,有时还点起松油火把到山上“打夜战”。每次演习,叶剑英都要模拟“排长”和“连长”的角色,而且每次他都把演习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表现出了良好的军事天赋。
离开东山中学后,叶剑英几经辗转,来到马来亚谋生,在一所小学当上了国文教员。一天,他在报纸上读到了孙中山关于治理国家的一篇演讲,完全赞同孙中山的观点,决心学习孙中山,为国家和民族寻求出路。他对自己的亲朋说:“我们也要做个爱国华侨,尽自己所能援助孙中山先生革命,打倒军阀,统一中华,使国家富强起来。”正在他寻找救国之路时,恰逢云南都督唐继尧派人到南洋宣慰华侨,招收华侨子弟入云南讲武堂就学。叶剑英早就认为,只有用“剑”才能救中国,从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必须依靠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1917年夏季,叶剑英通过考试进入了云南讲武堂学习,迈出了人生的关键一步。在旧中国,武装斗争无疑是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叶剑英进入军校学习军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走上了时代的中心舞台。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叶剑英入学时,其教职人员大多数是同盟会会员。在这里,叶剑英进一步受到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思想更加成熟。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当今天下混乱,乃英雄吐气之时。有胆识、有军事技能者为前驱,有文才、有谋略者为后盾。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宜伟”改为“剑英”,决心学得文才武略,将来在疆场上一吐英雄豪气。叶剑英把救国的民族梦与自己的人生梦全部寄托在“剑”中,“剑”成为他远大抱负与自身人格的化身。
在军校,叶剑英十分注重理论学习,政治上越来越成熟。当时校长唐继尧表面上拥护孙中山,但骨子里却反对孙中山。他自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利用讲武学校培植亲信,并竭力排斥那些拥护孙中山的师生,严禁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绝对禁止阅读政治书籍,谈论政治问题,实质是严防学生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他大搞奴化教育,鼓吹王阳明的知行学说。一天,唐继尧又照例到学校训话,大讲起“知行合一”学说。他拿着讲稿喋喋不休地念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训话完毕后,他还让学生提问。叶剑英早就对唐继尧假革命的行为不满,勇敢地站起来,问道:“请问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与孙中山先生的‘知难行易是否一致,有何异同之点?”唐继尧对王阳明的学说并没有多深的研究,自然回答不出叶剑英的问题,支支吾吾,敷衍了几句便狼狈地离开了。
在军校,叶剑英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军事知识上。他被分配到炮科,除学习专门的技术科目外,还进修共同科目军事教程,主要包括战术、筑城、兵器、枪剑术、地形、交通、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实弹射击、军制、卫生、马学、马术、战时国际法等。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他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军事技术本领。经过刻苦学习,叶剑英的军事才华突飞猛进。
叶剑英还非常注重锤炼胆识。学校有一个20岁的日本教官,自恃刀术精良,常常趾高气扬地向中国教官挑衅。好几个不服气的中国教官和他比武,都被他打败,这让他气焰更加嚣张。一时间,竟然无人敢和他比武。叶剑英决心狠狠教训这个蛮横的日本人,替中国人出一口恶气。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到操场上练习对刺,用了不长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劈刀的水平。随后,他找到那个日本教官,提出挑战。日本教官满口应承,双方约定了比武的时间和场所。比武那天,学校的许多教官和学生都来围观。比武一开始,日本教官就如猛虎下山,气势汹汹地向叶剑英猛刺过来,大有一刀就击垮叶剑英之势。叶剑英沉着冷静,从容应对。他不慌不忙,左闪右挡,避其刀锋,挫其锐气。几十个回合之后,日本教官气喘吁吁,力不从心。叶剑英抓住机会,转守为攻,用熟练的刀法,对准他的要害部位猛劈,将他的刀死死压在下面。这个不可一世的日本“武士”,被打得连连讨饶,说:“不要太重!不要太重!”事后,这个日本教官将他随身佩带的战刀送给了叶剑英,表示钦佩。
叶剑英常常和他的好友们纵论天下大事。当时,许多人看不清前途,悲观失望,也有的人随波逐流,听从命运的安排。而叶剑英力排众议,表示毕业后要追随孙中山干革命,为实现大同理想奋斗终生。他在《夜宴》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月满危楼花满园,花前月下宴王孙。频移杯影泻忘醉,几次琼香对笑论。兴爽春衣沾露湿,情高秋思落诗魂。更怜良夜嫌更促,把剑长歌气压轩。”
这期间,叶剑英写过10多首诗,这些诗生动描绘了青年叶剑英在军校的学习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肩负国家兴亡重任的革命青年献身革命的远大志向与坚定的理想信念。1921年,云南省官印局将叶剑英的诗集结出版,书名是《剑余诗集》。
1919年12月22日,叶剑英以优秀的成绩从云南讲武学校毕业,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走向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10多年的艰苦历练,终于成就了“剑英”。清醒的政治头脑,执著的理想追求,优良的军事技能,勇敢的斗争精神,顽强的革命意志,凝聚成一柄革命“利剑”。叶剑英将用这柄“利剑”搏击风雨,劈开黑暗,迎接光明!
(责任编辑: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