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资本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2015-12-15田硕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8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摘要: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前及在创业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心理资本以及如何开发这些心理资本来提高创业竞争力,保持创业中的持久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高校关注的重要主题。本研究在对心理资本与创业能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心理资本与创业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对创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策略,并找出其切实可行的路径,以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心理资本;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大学生;策略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29-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创业与创业教育已经被提高到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层面。然而,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创业成功率仅有2%~3%。大学生创业社会经验不足,对创业政策缺乏了解,人脉资源及后续资金缺乏,创业风险抵御能力弱,加之创业行业范围狭窄,自主创业尚未形成规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与文化背景、市场环境等因素相关,但从创业人才角度看,与创业者自身具备的心理资本有重要的关联。《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人才培养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纲要》同时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才的心理健康及心理优势备受关注,开发大学生在创业中的心理资本,不仅可以提高创业者的核心创业能力,预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可能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这是当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心理资本与创业能力的内涵界定

1.心理资本。西方学者Luthans F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资源或状态,主要由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等四个构念所组成的一个高阶积极构念。柯林江等将心理资本分为事务型与人际型。事务型心理资本,包括自信勇敢、乐观希望、奋发进取、坚韧顽强。人际型心理资本,包括谦虚沉稳、尊敬礼让、包容宽恕、感恩奉献。

2.创业能力。徐旖认为,创业能力是指从事创业活动所要求的一系列主观条件,如已具备的知识、创业的意向、创业警觉性、风险感知能力、领导能力及人际关系构建能力等。

二、心理资本与创业能力的关系

1.研究对象。笔者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创业能力自评表对4所本科院校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2.研究工具。笔者采用了两个量表来进行施测,分别为柯江林的《心理资本短版量表》和徐旖的《创业能力量表》,量表信效度良好。

3.结果分析。在领导能力维度上,对创业能力的贡献率来讲,创业意向所占权重为,人际交往能力所占权重为,领导能力所占权重为,创新能力所占权重为。通过比较可得,领导能力在各项因素中所占权重较大。因此,可以说,一个人的领导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其创业能力的高低。

在人际交往能力的维度上,心理资本8个因子中,有6个因子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关非常显著,它们分别是尊敬礼让(r=0.823)、包容宽恕(r=0.762)、自信勇敢(r=0.756)、谦虚诚稳(r=0.726)、乐观希望(r=0.698)、奋发进取(r=0.652)。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尊敬礼让、包容宽恕、自信勇敢等优良品质的人,更可能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代表创业能力的四个维度中,创新能力和创业意向也对创业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在创业之初,只有创业者个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向,才能在初期组建好团队。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得知,自信勇敢、乐观希望、奋发进取和坚韧顽强四个因素与创新能力、创业意向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向的培养,关注美德、优良品质的培养非常必要。

综上所述,创业能力与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对创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因此,在高校创业教育中,我们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特别应注重奋发进取、宽容宽恕、尊敬礼让、自信勇敢、乐观希望、奋发进取、坚韧顽强和谦虚沉稳的优秀品质的培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策略

心理资本开发的着眼点是以训练创业意志、增强创业精神、开发创业能力为手段,以落实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与思考、探索与实践为目标,通过体验式方法、逆商培养、CDIO模式进行,以期能够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1.心理资本开发以大学生为主体,以体验式方法进行。用现实案例分析、开放式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训练、拓展训练、创业大赛、团体心理训练、活动设计、创业实训、个人演讲、商业游戏、对抗辩论、头脑风暴、调查汇报、商务谈判等体验式教学方法训练大学生乐观坚韧、容忍不确定性等创业精神。①团体心理训练。如参加商战训练营,在训练营活动期间及活动结束后,应遵守保密原则,完成团体活动前、后及跟踪期内需要反馈测量问卷。通过团队组建和制定规范,减轻陌生感与距离感。活动过程中,成员们相互了解、帮助、支持、协作,最终形成团体凝聚力。商战训练营帮助成员达到悦纳自我及他人、激发生命的潜能、创造情境、提高自我效能水平的作用。活动期间,我们运用澄清技术,改变认知模式,使成员明确自我评价,学会在压力与挫折中建立和应用人际支持网络。通过对训练营中的实践回顾,我们引导团队理智分析认知信念,积极地展望未来,保持乐观精神。②素质拓展训练。我们通过“徒步行走”、“孤岛求生”、“攀岩”、“巧解绳套”等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挖掘自身的潜力,建立个体临危不惧的自信心,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控制力,培养成员面对机遇,勇敢抓住机会的能力。他们学习分析问题,学习面临困难时的决策技巧,提升自我执行能力。成员们认识自我在团体中的角色,同时把握对团体愿景达成的重要性,锻炼持之以恒的韧性,形成挑战自我与超越自我能力的认识。他们要感悟创新的重要性和完成任务与适度把握规则的关系;体会创业管理环节的全过程,体悟团队协作、执行能力对团队愿景达成的重要作用。③创业情景模拟演练。他们通过企业经营模拟比赛、ERP沙盘推演、机器人大赛等活动将团体心理训练、素质拓展的学习迁移到创业实践中,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学会彼此欣赏,体验信任的重要性。他们学会管理自身的时间,并发现学习的最佳方法,明晰愿景,促进行动能力的提升。创业情景演练结束后,他们能够回顾历程,分享收获,检视成长,以此促进大学生创业者整体心理资本水平以及创业能力的提升。endprint

2.将逆商培养融入创业教育。逆商,全称“逆境商数”,它是指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的能力。逆商培养,主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自信心,面对逆境的正确思维反应方式和抗挫抗压能力。我们通过增设逆商培养课程及不同形式训练活动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他们自身综合素质和综合商数。①增设逆商培养课程。科学设置逆商培养课程,从大学生的性格、兴趣、需求着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在高校开设《逆商与创业》、《逆商提高法》等课程,让大学生创业者在逆商培养理论中掌握提高逆商的方法,掌握逆商对于创业的作用,正确认识面对逆境与挫折的心态。培养逆商课程的增设,理论上深化和丰富了大学生对于创业心理品质的认知,开启了创业意识,并且从时间训练层面对创业者的逆商进行了检验,让大学生创业者掌握了优化自身创业心理品质的方法。②勤工俭学提升逆商。高逆商品质只有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历练。高校可以通过有意安排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逆商商数。学校可以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减少相应的后勤服务人员,让学生参与其中获得相应的报酬,满足其生存需要,譬如清扫校园道路、冲扫厕所、装订整理图书、清洁餐桌餐具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逆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社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

3.CDIO教育模式,提高自我效能感。CDIO由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首字母组成,分别代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培养模式,将大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系统调控能力四个方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大学生创业者在这四个方面达到预定目标。①改革课程体系,实现创新和改革相互促进。在专业培养上,以探索性与实践性的项目设计为载体,设计一个由相互支持的专业课程和集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及成果、过程和系统构造能力为一体的课程计划方案,综合多种教学因素,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及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学校通过开设导论课程,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本专业领域顶级人才的任务和职责,以及如何应用学科知识来完成这些任务。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解决简单问题,为大学生创业者今后进行更高级的产品、知识和系统构建项目研究打下坚实基础。②建设创新基地,提供学生创业精神场所。创新基地,强调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培养,在辅助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辅助成果、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的学习,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便于学生操作。学生执行自己的学习和项目的同时,接触社会,目的是打造一个让学生可以进行团队协作的场所。创新基地良好的创新氛围将对学生树立良好的竞争心态起到助推作用。学校通过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的氛围,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创业的品质。③项目评估,深化创新项目执行效果。学校将能力考核纳入到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实践中,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考查学生的个人自身素养、专业知识、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质。方法主要包括学生的回顾总结和自评、实际观察记录、论文等。项目评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助于学生明晰愿景,促进其行动能力的提高。

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影响个体的态度及行为,在高校创业教育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在创业教育中,不仅要做好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更要注重大学生本人个人素质的提升。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大学生创业者心理资本的研究及开发,充分发挥心理资本的积极作用,提升心理资本水平,从而增强创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Larson M,Luthans F.Potential added valu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predicting work attitudes.Journal of Leadership&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6.

[2]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心理学报,2009,(09).

[3]徐旖.创业能力量表的编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高娜.创业心理资本模型的构建及开发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李臣学,李丹,刘和勇.关注成效:大学生创新的CDIO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2-2013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编号:XDJZY201213YB013;徐州工程学院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编号:YGJ1376;2013年江苏省社科研究(青年精品)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编号:13SQC-190

作者简介:田硕,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人格与社会心理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