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2015-12-15李菲郝志娜
李菲 郝志娜
[摘要]文章以Martin Eden(《马丁·伊登》《马丁·伊甸》)的翻译个案为例,考察译者的审美理想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同时涉及翻译审美中的语言学问题,通過实例分析说明译者应注重培养自身的审美素养,充分考虑局部与整体,语言与审美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原文的审美再现。
[关键词]审美主体;审美理想;审美再现
中图分类号;H059
从总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西译论从一开始即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系可以追溯到老子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儒家的“尽善尽美”,严复的“信、达、雅”,后来发展到林语堂的“达意传神”,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一直到现代翻译美学的研究者如奚永吉、毛荣贵、刘宓庆等著名学者的翻译美学专著的出版,中国翻译美学不断汲取中、西方各个学科的养分,拓展研究范围,显示出勃勃生机。实际上,无论从专业研究角度还是从人类的自然感性,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知识活动,美无处不在,美是人类不约而同的追求。美,是一个抽象的、朦胧的甚至是主观的概念,似乎没有判断的标准,但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美学融入了包括心理学,逻辑学、符号学等在内的学科,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美本身就离不开语言学,因此,对文本美的分析是有章可循的。同时,心理学的引入扩大了翻译美学的研究范围,翻译活动直接与译者的审美心理,审美理想等因素紧密相关。这些因素怎样影响译者,译者如何再现原作的美,效果如何,本文将通过译文对比探讨审美再现问题,从而揭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是一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书中描述了水手马丁·伊登的个人奋斗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其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大量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心理活动描写以及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预示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文章拟以原作的这三个主要艺术特色为出发点讨论其中文译本的审美再现问题。《马丁·伊登》的中译本据笔者所知,一共有18本。文章将以20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吴劳先生的译本和1998年译林出版社的孙法理的译本为例。
一、译者作为翻译审美主体
一个负责任的译者在着手翻译之时,必然要对作者、作品、创作背景等做详细的考察了解,这一点在译本序中可以体现出来。对原作、原作者及创作背景等的了解必然影响到译者的思维,情感。译者作为翻译审美主体,从一开始就由其基本属性决定将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受制于审美客体,具体来说就是受制于原语形式美可译性限度,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中诗英译上,如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字数对等,音律和谐,语义相对,译成英语后这种形式美将丧失殆尽;受制于双语的文化差异;受制于时空差。二是受制于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即译者的“情”(aestheticfeeling)“知”(knowledge)“才”(capability)“志”(tenacity)。本文结合实例侧重于讨论翻译审美主体的受约因素之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与作者、作品交流,要明确原文的审美价值,从而在心中对译品的语言、风格有一个定位,这个定位与作者的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审美修养及审美经验等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译者与作品的交流实质上是译者与作者的交流,更进一步说,就是译者在阅读原文的过程中审美情感受到激发,有时与原作产生共鸣,有时障逆,再加上审美经验的存在,于是就出现了同一个原作,不同的译者会产生不同的译本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说,译者的审美经验决定了其审美理想的倾向,形成某种惯性。就像我们常说的诸如朱生豪是翻译莎士比亚的代表,张谷若是翻译哈代作品的专家,在这些大翻译家的翻译作品里都体现了各自的特色,其实,这些特色里渗透的就是译者的审美理想,从而形成特定的风格。
翻译美学中所说的审美理想是翻译家对如何体现原作美的一种理性和感性认识的统一,也可以说是翻译家对待翻译艺术实践的主张。因此,翻译审美理想与翻译审美再现是密切相联的。译者的审美理想于无形中引导着他的翻译实践,从选词、句段到译文的整体风格都渗透着译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素养,影响着译作的再现效果。以下内容将结合翻译实例分析之。
二、实例分析
(一)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
[原文]“I tell you that precious brother of yours was drunk.”…
“Hes got it in him,I tell you,from his father,”Mr.Higginbotham went on accusingly.“Anhellcroak in the gutter the same way.You know that.”
[吴译]“说真的,你这位宝贝兄弟喝醉啦。”……
“说真的,这是打他爸爸那儿遗传来的,”希金波森先生又数落起来。“他也会那么死在街头的。这你也明白。”
[孙译]“我告诉你,你那宝贝兄弟是喝醉了。”
“我告诉你,那是从他爸爸那儿遗传来的。”希金波森先生继续指摘,“有一天也照样会醉倒在阳沟里哼哼的,这你知道。”
这两个译文的明显差别有三。第一,“tell”译为“说真的”,语气较弱,译为“告诉你”,使希金波森盛气凌人的架势跃然纸上,能够体现人物性格。根据上文所述,希金波森白天在店里对顾客点头哈腰,只有晚上回到家才可以把气撒出来,他本身就是个虚伪、油滑的人。根据下文可知,他以商人自居,很傲慢,对没有经济地位的老婆颐指气使,此处,他的语气也表现出对妻子的无视和鄙夷。第二,将“accusing”译为“数落”和“指摘”,侧重点不同,“数落”说明希金波森爱唠叨,“指摘”则更强调“挑剔”的意味。此两种译法无可争议,关键在于译者的审美理想和读者的欣赏习惯。第三,最后一句的译法,吴译语势强,孙译节奏稍慢,因为人生气时话语一般较强,句子短而有力。先看“croak”的汉语意思,1.发出(像青蛙的)低沉沙哑声;2.用低沉而沙哑的声音说话;3.死,咽气。“gutter”意思是“檐沟”,“天沟”;路旁排水沟,阴沟。根据字典中的解释,孙译欠妥,且根据原文知道,马丁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希金波森此时因为愤怒,诅咒马丁像他爸爸一样死去是自然顺承的话,孙译的“醉倒”意思不十分明确,语气也较弱,此句吴译更好。
(二)心理描写
[原文]Here was intellectual life,he thought,and here was beauty.warnq and wonderful as he had never dreamed it could be.He forgot himself and stared at her with hungry eyes.Here was something to livefor,towinto,to fight for-ay,and diefor.
[吴译]这就是精神生活,他想,这就是美,既温暖又奇妙,他绝对想不到会是这么样的。他忘掉了自己,用饥渴的眼睛紧瞅着她。这个女人值得你为她而活,去赢得她,为她奋斗——对,还值得为她死呢。
[孙译]这就叫智力的生活,他想,其中有美,他连做梦也不曾想到过的、温暖人心的、了不起的美。他听得忘了情,只用饥渴的眼睛望着她。这儿有为之而生活、奋斗、争取的东西——是的,为之牺牲生命的东西。
从整体上看,吴译的句法结构与原文一致,这样译的好处是可以让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人在回译时想见原文的句式结构,对于翻译练习有一定的好处;孙译稍有变动,但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语言也更具文学性。结合译者的思维考虑,吴译“这个女人值得你为她而活……”是用第三人称代替主人公说话的叙述手法,体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孙先生对于此句的译法心理活动体现得不明显,是以第三人称评价的语气描述的,句子不是以“呢”结尾,显示出书面语的特点。
(三)自然景物描写
[原文]Cabeabeautifulfallday,wanTlandlanguid,palpitant with the hush of the changing season.a California Indian summer day,with hazy sun and wandering wisps 0f breeze that did not stir the slumber of the air.
[吴译]一个美丽的秋日来临了,那是个加利福尼亚小阳春的日子,暖和、困人,使人被季节变换时的静寂弄得心神不定,太阳朦朦胧胧的,一丝丝微风飘忽着,并不惊动这昏昏欲睡的氛围。
[孙译]一个美丽的秋日来临了。暖洋洋也懒洋洋,季节快要变化所带来的平静令人提心吊胆。那是个加利福尼亚州的小阳春日子。太阳的光模糊朦胧,细细的风轻轻吹拂,却吹不醒沉睡的空气。
此句的翻译,关键在于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许多小说的地点环境不仅仅是情节发展的陪衬,还有着重要的叙述功能价值。作者的这段景物描写是马丁和露丝相约之地的景物,它预示着这对恋人的关系更近一步,失去以往见面的理智,有如人昏昏欲睡时失去控制力,但爱情总让人感觉甜蜜。此句的翻译体现了吴译的口语化特色,经常用“弄得”一词,有时拘泥于原文的结构,如第一句中的被动译法,而孙译则比较灵活译为汉语常见的主动式。吴译的“不惊动”将微风拟人化了,与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孙译的译法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马丁与露丝的恋爱受到露丝的家庭的阻碍,所以微风提醒他们,但却“吹不醒”他们的意志。此句的译法各有千秋,只是吴译“弄得”一词让笔者不禁想提一下两位先生的整体译风。
通读一遍吴先生和孙先生的译本,不难发现,吴译的特点以口語化为特点,如经常出现“老是”、“弄得”、“来得……”(如“来得强”)等词。译文的口语化如果是出于表现人物形象的需要,当然可取,但如果不加区分,将文中第三人称客观评价的语言也译得口语化则是不可取的,就会使译文缺乏艺术性,而“理想的文学翻译首先是在艺术上,而不是在语言上和原作一致。”孙译的特点是译笔整体上文学性较强,用词易于为现代人接受。
三、结论
翻译审美主体即译者的审美理想贯穿翻译审美再现活动的始终,影响着译文从局部到整体,从选词,构句到谋篇的各个环节,并最终影响审美再现的效果。因此,不断提高自身审美素养和语言能力是译者最实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