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养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5-12-15何亚飞蔡池兰
何亚飞,刘 平,蔡池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 201209)
卓越工程师培养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何亚飞,刘 平,蔡池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 201209)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依据、建设措施(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体系、校外实习基地的课程建设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质量的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与实践了“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对其他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均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机械工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教育部在2011年1月推出了“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要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等起示范和引导作用.
在教育部的倡导下,许多大学开展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试点,专家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1-9],指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方案应分为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能否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高等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校企双方的通力合作,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如CDIO理念式、订单式、模块式、产学研一体式以及顶岗实习式等模式.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创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校企合作是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途径,在企业中的实战项目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高效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所有实施“卓越计划”的学校均需研究探索的课题.本文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 “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依据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3大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切实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在5个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该计划的顺利实施: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1年,“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三是改革和完善工程专业教师职务聘任和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据此“机械工程(卓越计划)”本科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造就创新能力强、具有在现代化企业实践经验的知识型、高技能、复合型现场卓越工程师后备技术人才.“机械工程”本科专业的“卓越计划”按4学年制,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校内学习大约3年,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完成工程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同时结合课程实验、专项实验、课程设计、项目教学以及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企业累计学习时间大于1年,紧紧围绕汽车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艺问题和夹具设计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实际职业工作经验,同时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2 “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措施
2.1 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
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应与专业的培养方向密切相关,所选的企业应具有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并愿意与学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据此,“机械工程”专业选择上海汇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和加工轿车发动机零部件,拥有国际先进的数控加工生产技术与装备,还具备各种先进的测试设备和完备的检测试验条件,其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2 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体系建设
机械工程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体系框架中,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是基地建设的主管职能部门,负责本实习基地的规划,发挥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作用,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下的实习教学指导工作小组是实习基地建设的主体,根据本学院专业发展规模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实习基地规划,组织实习指导老师制订校外实习培养方案、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实习任务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师生优势、企业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习.
2.3 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课程建设
在逐步完成“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软硬件条件建设的基础上,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课程建设要逐步有序地进行.机械工程专业的“先进制造技术”实习基地设计了以下实习课程.
图1 “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体系框架
表1 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企业实践安排表
1)“先进制造技术”基础认知课程.机械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学生在第3~5学期将在“先进制造技术”实习基地进行企业认识实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企业认识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接触机械制造生产实际而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范畴,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
2)企业生产模式素养养成课程.学生在第4~6学期将在“先进制造技术”实习基地进行企业生产实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企业生产实习的目的是对公司的生产模式进行调查和学习,从而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拓宽企业知识视野,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3)基于企业项目的机械实践工艺、技能技术训练、设计等课程.学生在第5~7学期将在基地中进行各类项目实践,学生完成基于企业项目的课程实践项目,获得相应的学分,基于企业项目的课程实践项目设计与开发包括基于企业项目的互换性及测量技术实践、基于企业项目的机制工艺规程设计实践环节及基于企业项目的综合实践等.
4)基于实际项目的毕业设计.学生在四年级(第7~8学期),就来自基地企业的各类项目,结合基地企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实践),获得对应的毕业设计学分.
机械工程专业在“先进制造技术”实习基地实习的内容见表1.
2.4 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质量的监控体系建设
“先进制造技术”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和实习教学指导工作小组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校外实习教学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制定出教学工作质量评估文件及评估指标.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应既体现过程管理,又达到目标管理的要求,保证校外实习工作有序、高质量的开展,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参与对学生校外实习的考核、管理与监督.校外实习质量的监控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工作的监控流程图
3 结 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中国走有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关键之处是“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在校内累计学习时间大约3年,在企业累计学习时间大于1年.如何保证“卓越工程师”班在企业1年学习期间的质量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难点之处.
本文认为要破解此难题应该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设计基于企业项目的实践内容,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在企业1年学习期间的教学充实而丰满,以达到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目的.“机械工程”专业的“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管理体系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习质量的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对其他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32(2):47-55.
[2] 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12):139-141.
[3] 常继峰,潘睿.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可持续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1):142-144.
[4] 宋爱军,王秀敏,殷海兵,等.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核心共建实训基地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32(12):203-205.
[5] 谭璐.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及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14-17.
[6] 黄俊彦,王晓敏,邢浩,等.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J].包装学报, 2013(4):85-88.
[7] 罗晓燕,刘宏伟,任福正,等.校企合作培养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29(5):5-7,14.
[8] 王辉,浦剑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实战项目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3(26):9,25.
[9] 黄俊彦,王晓敏,邢浩,等.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5(4):89-93,98.
Produc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and Developing Off-Campus Internship Base: Thoughts and Practice
HE Yafei, LIU Ping, CAI Chilan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201209, China)
The mod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implementatio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 Program. The program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s is studied from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he necessity of off-campus internship base development and approaches for base development covering the base selection, base management, course desig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internship quality. The study is of great benefit for the program’s development in other departments.
outstanding engineer; university-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off-campus internship ba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G642.44
B
1672-0318(2015)01-0056-05
10.13899/j.cnki.szptxb.2015·01, 012
2014-08-16
*项目来源: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先进制造技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部分成果
何亚飞(1960-),男,浙江,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