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山”猿声续长江两岸之绝唱
2015-12-15李世华刘汉兰
□ 李世华 刘汉兰
让“两山”猿声续长江两岸之绝唱
□ 李世华 刘汉兰
黑冠长臂猿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随着长江中下游长臂猿的绝迹,唐代诗仙李白留下的绝句成为永不可复追的千古记忆。
所幸,云南省景东县境内的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两山”)声声猿啼托起了“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的美名。
打造生态“金名片”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6年,于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各种珍稀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景东县辖区的保护面积为11812公顷。保护区内属山地气候,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带谱,山顶部的森林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大的中山湿性阔叶林。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 之意而得名。保护区建立于1986年,于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横断山脉南部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以西黑冠长臂猿、黑颈长尾雉为主的野生动物,属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两山”生物多样性丰富,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保存着52.5万亩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保存着约占全球50%黑冠长臂猿,保存着国内最大的灰叶猴种群……,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天然物种基因库”、“天然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人类望向自然的眼睛”、“野生动植物生长的天堂”、“黑冠长臂猿生活的乐园”……
2008年,根据长臂猿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结论,景东县积极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申报了“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并获得了批准。2012年,景东县委三次全会提出,“要充分借助黑冠长臂猿保护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进一步做好宣传、保护和研讨活动,借船出海、借梯登高、顺势而为,争取更多关注、筹措更多资金、投入更多精力,加强哀牢山、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快“两山”绿色经济带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森林景东建设的决定》,有效促进“两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及全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13年,景东县开展“拯救中国猿,让天籁之音不成绝唱”保护长臂猿系列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活动……
吹响护猿“集结号”
长臂猿是我国仅有的现生类人猿,与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被称为“四大”类人猿,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全球共4属16种,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中国共3属6种,分别是西部黑冠长臂猿、东部黑冠长臂猿、海南长臂猿、白颊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景东无量山的长臂猿属于西部黑冠长臂猿的景东亚种,是目前发现群体最大、一夫一妻及一夫二妻并存的一种典型的、具有领域性和以家庭式群体生活为主的树栖小型类人猿。长臂猿食物主要是花、果、嫩芽,特别喜欢吃浆果和核果。长臂猿鸣叫非常具有特点,雌雄默契配合“二重唱”,宛若天籁之音。长臂猿生活在1800—2700米的高海拔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属于国际濒危、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云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根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景东县境内的哀牢山、无量山分布有黑冠长臂猿89群500余只(其中无量山景东辖区长臂猿80群),而全球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约为1000只左右。景东无量山是长臂猿种群数量分布较多、较集中的地区,是长臂猿的重要保护地,同保护大熊猫和金丝猴一样,长臂猿的保护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灵长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对该物种的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黑冠长臂猿
猿声,象征圣洁和健康的生态系统,标志大自然原创依然存在。凡有长臂猿生活的地方,那里的生态安全就最有保障。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区周边人口密度增加,社区群众到黑冠长臂猿栖息地采集非木材林产品和放牧等干扰活动,不同程度造成栖息地退化,影响长臂猿生存;在长臂猿的保护工作中,科研监测力度和宣教力度不够;一些公众甚至是国家工作人员对黑冠长臂猿的认知度普遍不高,更有甚者不知道长臂猿为何物,是猿是猴分不清;长臂猿保护资金无稳定的资金渠道,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长臂猿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
保护黑冠长臂猿刻不容缓,打造“长臂猿文化”迫在眉睫,景东县吹响了护猿“集结号”,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重拳打造生态名片,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全国、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1995年以来,争取投入项目资金5640万元,先后实施了哀牢山和无量山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FCCDP项目、GEF项目、FFI项目、北京山水合作项目、绿色发展基金会项目等,建成管护点、哨卡、瞭望台等基础设施;完成保护区界桩、宣传牌、警示牌、电子沙盘等建设;完善管理站、管护点、监测站的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购置了摄像机、红外线相机、投影仪等科普宣教设备;在保护区周边农家推广沼气、节柴灶、太阳能,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建成徐家坝宣教馆、环湖栈道、观景亭、旅游解说系统;在无量山保护区建立大寨子长臂猿监测站,改善交通、通讯设施,安装网络监控探头,建盖住宿接待楼,改善了科考、旅游条件;在徐家坝森林旅游区、大寨子监测站、黄草坝监测站等道路两旁引种樱花、杜鹃、山矾等20多种绿化观赏树种。目前,无量山、哀牢山保护区的综合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逐渐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科考科普、生态文明教育的理想之地。2014年6月,“两山”申报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通过初审。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成效显著。通过加强栖息地保护、恢复和研究,促进了主要保护对象管护及栖息地的恢复和优化,有效地维护了生态系统平衡。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群数量不断恢复、增加,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5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500余只,种群数量占全球的50%以上,成功“习惯化”野外长臂猿3群,灰叶猴1群,开创了不投食习惯化长臂猿的先河,景东县也因此被授予“中国长臂猿之乡”称号。与此同时,在黑冠长臂猿行为学、生态学等领域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长臂猿的监测研究水平
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发表相关长臂猿论文40多篇,并收集出版《无量山黑冠长臂猿》论文集。景东成为全球西黑冠长臂猿重要研究基地,也是野外观赏长臂猿的最佳之地。
——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加大周边社区的扶持,实行生态移民搬迁,实施社区发展项目,“两山”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年收入不断提高,减轻了社区群众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促进了生态恢复和保护;通过设计制作长臂猿宣传专题片《听长臂猿打鸣的地方》,制作长臂猿手机彩铃、长臂猿LOGOU,长臂猿T恤衫、环保布袋、毛绒玩具等系列宣传品,“长臂猿之乡”氛围更加浓烈;利用新闻媒体及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于2012年、2013年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开展“拯救中国猿,让天籁之音不成绝唱”保护长臂猿主题宣传活动,公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普遍提高,长臂猿成为了景东明星动物。2013年、2014年,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聚焦对长臂猿进行专题报道、直播连线报道,向世人隆重推出了天籁之音,播出了“探秘无量山”等黑冠长臂猿保护节目。2013年,景东县委、县政府把每年4月份第三周确定为“长臂猿宣传周”,每年4月22日确定为“长臂猿保护日”,每年将开展以保护长臂猿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活动。2013年4月,全县开展长臂猿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共筹集到长臂猿保护资金130余万元。2013年5月17日,“拯救中国猿,让天籁之音不成绝唱”长臂猿宣传彩旗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展现,“长臂猿之乡”更加美名扬。
——保护力量不断夯实壮大。通过成立长臂猿巡护队、成立长臂猿保护协会、聘用长臂猿监测人员等方式,不遗余力地加强长臂猿的宣传保护和监测研究,长臂猿宣传效应随之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长臂猿认知度、关注度不断提高。2012年10月,在原成立的景东县黑冠长臂猿保护协会基础上(2010年成立),成立普洱市黑冠长臂猿保护协会,在协会成立仪式举行长臂猿保护资金募捐活动。2014年1月,成立了哀牢山、无量山长臂猿巡护队,并聘请了10余名长臂猿监测人员开展长臂猿跟踪监测。协会成立,进一步壮大长臂猿保护力量,为多方筹集长臂猿保护资金提供了平台,为持续深入开展长臂猿的宣传、保护和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长臂猿保护行列中来。
激情做足“猿文章”
2002年,景东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共建无量山大寨子长臂猿监测研究站。之后,通过长达10余年的艰苦卓绝的监测研究,至2011年监测站附近的三群一夫二妻制长臂猿群体全部被习惯化,即都可以近距离跟踪观察,长臂猿相关视频影像资料纷纷进入公众的视野,相关长臂猿照片先后获得云南省生态摄影大赛两届金奖。10年里,监测站培养了多个博士、硕士,相关研究在SCI、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国内外长臂猿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长臂猿研究专家、学者,纷纷前来进行科考活动。这里成为了长臂猿研究者乃至动物学研究者和保护者向往的地方。2012年,国际长臂猿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灵长类专家组年会在景东县成功举办,与会的专家及学者40余人深入景东县大寨子黑冠长臂猿野外实地考察,目睹了黑冠长臂猿矫健身影,聆听了长臂猿优美的“交响乐”,感受了长臂猿生存的愉悦气息。
2012年,在相关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景东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哀牢山徐家坝,无量山上场河、黄草坝等地开展长臂猿规范化巡护监测工作,监测到长臂猿家族中“首领替代”、 “新生婴猿”等生态行为学现象,层层揭开了长臂猿生态行为学神秘面纱。目前,该种长臂猿规范化巡护监测方法被推广到其他保护区使用。
2012年至2014年,在绿色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率先在无量山大寨子开展 “无量山大寨子长臂猿栖息地恢复及食源植物配置试验示范项目”。这种通过人工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食源配置等方式,恢复森林植被,扩大长臂猿栖息地范围,实属国内首例,为今后开展长臂猿食性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3年,通过多方协调努力,在无量山大寨子安装完成13个长臂猿视频监控探头,对无量山大寨子地区长臂猿活动画面实时进行监控。2014年,长臂猿视频监控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并传输到昆明动物研究所,引起了国际国内长臂猿专家的高度关注,长臂猿的保护研究进入新的篇章。由此,2014年景东县积极申报建立“西黑冠长臂猿研究中心”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力打造和维护好长臂猿这张绿色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