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林佳公司女老板的绿色梦
2015-12-15□何锐文/图
□ 何 锐 文/图
保山林佳公司女老板的绿色梦
□ 何 锐 文/图
林佳公司的香樟袋苗
杨海清,一个在昆明商界小有名气的女老板,从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农村来到昆明打拼20多年,从打工妹做起,摆过地摊,卖过服装,做过装修,投资过房地产……挣到了数千万的资产。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她却果断地离开这些行业,一头扎进了绿色产业。她说,比来比去还是干林业最有发展前途。
2011年,杨海清看准了云南省实施以创建园林城市为重点,不断提高城市绿地覆盖水平,建设“七彩云南”和“森林云南”的商机,成立了“云南林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保山林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向林木种苗生产和园林绿化产业进军。
杨海清的家乡就在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王头寨村,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1089户,4096人。那里有成片的荒山和大量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发展林业的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更缺乏领头人的带动,所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无论集体林地还是私有林地都是荒芜依旧,村民守着大片山地过着穷日子。杨海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个绿化家乡、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绿色梦在她心里升起。
保山林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苗木基地就建在蒲缥镇王头寨村。公司自成立以来短短的几年间,已投入资金800万元,租用土地700亩,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200亩,带动农户发展近400亩,共建立特色园林树种开发示范基地1300亩。公司还建有面积5亩的快速育苗大棚和占地30亩的小二型水库(燕窝水库)。目前,公司已栽培开发云南乡土树种珙桐、云南冬樱花、云南樱花、云南拟单性木兰等12个园林绿化树种,引进并培植驯化了一些适宜我省种植的国内外优良树种。公司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苗木基地发展到5000~6000亩,树种发展到120~170个,实现年出产树苗200~300万株,产值3.~4亿元。
蒲缥镇王头寨村村民过去以种植甘蔗、甜柿、烤烟、包谷、水稻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人均纯收入2889元,年人均生产粮食350公斤。保山林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在此建设苗木基地后,预计三至五年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达到6000~7000元,可安置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村民不须外出打工就可在家门口就业,减少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杨海清的经营理念:
一是充分利用蒲缥镇的地理区位优越和王头寨村的自然条件优势,辐射带动,以点带面,突出特色;以乡土绿化苗木培育为核心,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公司为龙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着眼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普及,加快优良品种的快速繁育,着力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野生乡土绿化观赏苗木生产示范园区。
二是以苗木基地为依托,提高苗木生产的水平,促进花卉苗木品种及品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实现花卉苗木向集约型、带动型、科技型转变,把乡土绿化苗木品种选育及示范开发作为又一新兴产业的基础性工作来培植。
为此,公司设立了技术研发部和组织实施部两个机构,在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建立起联合研发生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