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序渐进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2015-12-15高由东丁锐

职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常州市高技能技工

高由东+丁锐

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江苏省常州市制订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三年为一个周期,以培养更多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来助推常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如今,“三年行动计划”已近尾声,执行力度如何,又取得了哪些成果?本期《职业》杂志邀请了江苏省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居小荣,为我们讲述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那些事”。

《职业》:您好,居处长,请问“三年行动计划”的总目标是什么?具体是通过哪些主要措施来实现这一总目标呢?

居小荣:近几年,常州市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市重点工作,并围绕常州市“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实施高技能人才“2311”工程,总目标是在三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6万人,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8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达到60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达30%以上。

“2311”工程,即实施两大工程,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引育工程;推进三大项目建设,包括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企业首席技师队伍建设;完善一个体系,即高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一个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的建设期为三年,原则上到2015年年底该验收了,但有些项目开始时间比计划实施时间略晚,所以验收检查时间也会相应推迟,如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开始时间比计划晚了一年,因此实际验收时间是2016年。

《职业》:“两大工程”在培养对象、培养方式、与产业的结合及奖励措施等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

居小荣:“两大工程”的培养对象根据常州市的经济特点各有侧重,如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以常州市实体经济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围绕“人才对接、设备对接、技术对接和环境对接”等校企合作重点环节,大力推进职业(技工)院校和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而高技能人才引育工程则主要是围绕常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加大培养资金投入,大力开展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在培养方式方面,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充分利用常州市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资源平台来合作育人,主要措施包括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青年高技能人才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企业在职业(技工)院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深度参与职业(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实施及教学评价等工作;鼓励职业(技工)院校与企业通过订单、委培、冠名等多元合作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技工)院校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支持职业(技工)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且人数不低于教师总数的20%。

如果说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主要是培养所需高技能人才,那么高技能人才引育工程就是借“他山之石”。通过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活动,开展全市紧缺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调研,从外地甚至国外积极引进常州市行业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以及健全“人才+项目”的引才模式等方式,让常州市拥有的高技能人才更加多元化。

为了鼓励相关企业、院校积极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财政方面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补贴方式多元。如对承担校企合作培养项目的院校,培养的学生符合培养目标、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并在常州市就业的,会给予相应补贴;对校企合作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成绩突出的院校和企业给予奖励;按照“谁出资培养,谁享受补贴”的原则,对培养紧缺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给予补贴等。仅2014年,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就有697万元。

《职业》:请问“三大项目”又是如何落实的?

居小荣:“三大项目”不同于“两大工程”,其落实情况可以用数据来说明。

首先,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主要依托具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行业骨干企业、重点职业(技工)院校,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提升培训、人才评价、技能竞赛、课程研发、成果交流等工作。三年内,常州新增市级以上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40个,总数达到5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公共和专项实训基地10个,基本形成覆盖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

其次,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通过支持骨干企业和特色行业选拔生产、服务一线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技能大师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和建立有关制度,形成工作机制,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为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28个,以结对形式培养500名高技能人才,带动5000名技能人才素质提升,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特色行业的技能传承与推广网络。

再次,企业首席技师队伍建设项目。发挥行业、企业和科研生产型单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建立完善企业首席技师制度。鼓励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企业选拔树立一批技能领军人才,根据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在关键岗位设立“首席技师”职位,三年内新增企业首席技师74名。

三年时间,“三大项目”在数量上都达到了目标,之后的考核我们将转变思路,从创建数量考核转为绩效考核,从追求数量的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的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沉下去,挖掘内涵,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职业》:要评判项目实施成效,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你们又是如何完善评价体系的呢?

居小荣: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我们的主要特色是多元化。

对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主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业绩和贡献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如每年评估和认定10家企业为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单位作为示范,给予3万元奖励;对在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掌握高超技能、业绩突出的职工,可进一步突破工作年限和职业资格等级的要求,允许他们破格或越级参加技能鉴定等。

在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的同时,还要继续深化职业(技工)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发挥职业技能标准在院校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材和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如在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过程化考核办法,实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认证考核;在高职院校和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实施课程认证项目,推动院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比例等。

同时,还加强了高技能人才社会化鉴定所(站)的管理,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发现和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中的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立足本职、钻研技术、勇于创新的热情,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职业》:技工院校也是常州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单位,那么对技工院校的考核主要有哪些“常州方法”?

居小荣:常州市有8所技工院校,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近几年探索出了“常州市技工院校十项目标管理考核量化指标”。这十项指标包括招生就业、社会培训、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技能竞赛、学生管理、校园安全、中心组教研活动、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总分为100分,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考核标准、备查材料、分值、评价等级等,还有相应加分及加分条件。

以校企合作为例,总分值为15分,考核标准为:各专业与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5分,积极争取企业的各类支持5分,顶岗实习管理有序5分。其中,对各专业与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这一考核标准的备查材料又包括紧密型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活动台本、所开专业目录清单,评定分A、B、C、D、E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5、4、3、2、0,根据等级定分,“占所开专业的30%以上”为A级,分值为满分5分,“占所开专业的20%~29%”,分值为4分,依此类推。

每一项考核指标和考核条件都列得非常详细,在检查时,只需按照每个考核项来进行打分即可。“十项考核”的打分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当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等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以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且符合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条件。

《职业》:“十二五”即将过去,在“十三五”期间,常州市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有哪些新的规划?

居小荣:“十三五”规划的文件还在制定和讨论中,当然,除了要对“十二五”期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完善,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几个新的想法:一是对技师、高级技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二是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继续探索;三是计划组织举办全市“技工技能节”。

2015年年初,常州交通技师学院与常州公交集团公司联合开展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校企联合面向社会招生,试点“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汽车维修与公交驾驶新型学徒制试点班。当时有100多人报名,但只录取了32人,要求非常严格。这一试点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比较深入的一次,试点班首次招收的学员已经开始A3驾照培训。常州交通技师学院会根据公交公司的招工需求,安排和调整下一期招生的数量和教学计划。

猜你喜欢

常州市高技能技工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从技工到英雄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常州市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