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个性化阅读“一元”与“多元”解读的尺度
2015-12-15姚为民
姚为民
摘要:新课标强调阅读活动中应注重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但在课堂实践中,由于对“一元”和“多元”的把握有所偏差,常常使本应灵光四射的个性化阅读流于“幌子”或“虚无”。本文在分析多元解读在素质教育当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指出课堂上我们也应注意把握多元解读的尺度。从理论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一元”和“多元”之间的尺度把握,努力使个性化阅读在课堂实践中真正闪现出思想的交锋和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一元;多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18-0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本的解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新课标》倡导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解读课文,甚至允许跨学科、跨时代地解读,即“多元解读”。这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有帮助的。
一、对多元解读的反思
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即为多元解读,在当前形势下多元解读是语文教学策略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多元解读的教育功能是别的科目教学不能替代的。
1.构建课堂民主气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们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大家也尝试着不断地在实践中努力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形势下实施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老师和学生也都习惯了“老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现在绝大部分学校在意的是升学率,所以老师也习惯了大量地讲授知识让学生去消化,这就显得有点“拔苗助长”了;不管是平常的作业还是考试,答案一般都是唯一的,还有就是短时间内记忆很多知识,这些都使老师们习惯于主宰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时间短、升学压力大,这导致学生形成了单一的学习方式。以上种种都体现了各种弊端,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多元解读,让学生尝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体验被肯定的快乐,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他们更加自信。
2.发展弹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弹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意识的辐射能力与整合能力,人类自身具备的个性状态,还有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反映对象的特殊刺激,使人类思维具有本质的辐射性与整合性。这些对于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发展的基础,多元解读既是弹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规律性体现,又刺激主体自身弹性思维的持续发展,使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现,不断突破,不断创造。
3.彰显学生个性,完善主体生命。教育的本质回归意味着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要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元解读要做到课堂气氛高涨并且民主,学生要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更加有自己的主见,个性得以施展,人格也更加健全。
4.保持持续发展,注入活性因素。中国民族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处于复兴或者巅峰状态,那么此时必定是国泰民安、民主自由的一种社会现象。相反,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衰退时,那么从政治上来讲其一定是帝王专制、思想文化停滞不前的一种消极状态。一个民族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民族创造意识的活性因素,对于人类来说,教育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多元解读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人类多元化可持续发展也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把多元解读使用得太过,使得语文教学出现了很多误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中一味而盲目地追求异化,抛开了语文教学是围绕文本的教学这一中心,不去引导学生理智地与文本交流,接受文本熏染,而是离开对文本正确的研读去追求所谓的个性阅读、独特体验。二是课堂教学中对文本进行无边际的任意扩张。在多元解读这一大前提下,语文教学质量没有原来高了,使得学生的思想逐渐“放空”了。语文这个学科本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担负的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的“责任”渐渐地在缩水,忽略了学生主体的真正精神参与和心灵体验。三是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由于对多元解读的误解,对学生的见解与观点总是以所谓“见仁见智”来加以肯定,不敢也不善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课堂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没有了“主心骨”,于是文本解读难免流于肤浅的表面,难以深入。因此,文本意义的“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要辩证统一地看待。
二、个性化阅读的理论基础
新课标关于“个性化阅读”的倡导是建立在接受美学和建构主义两大理论的基石上的。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文本是具有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的召唤结构,开放性、模糊性是其特征,对文学作品意蕴的把握,就应允许有多种视角。视角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作品的新意蕴。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而创造的过程最终是由读者来完成的。建构主义则认为“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外在学习情境,通过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从这两块基石出发,具体到我们的教学环境,文本解读的“多元性”呼之欲出:语文教学之阅读课堂上,所谓“读者”,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一个“读者群”,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读者群”。对于这个“读者群”来说,有共性,更有个性。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当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角度去体验作品时就会瞬间或偶然迸发出“灵光乍现”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产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出现富有个性的理解。而课文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多重的“空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一般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之前一般都会从社会历史视角出发,如果从文化视角、心理视角、形式视角(如叙事视角)等入手,也许会发现作品不同的韵味。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不同思想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多元解读”的方法显得很新颖,也很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
但如果凭此就以“多元”来消解“一元”,那么阅读的学习就会是一直在努力的去做,但始终却看不到努力的成果。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根据各个读者的要求进行“多元解读”,同时也不能脱离原作者的本意,即作者当时创作时的“一元解读”。解读文本这个过程相当地复杂,需要考虑很多的外在原因,它不仅仅是读者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形成一种新的理念的过程,也是不断还原作品本真的一种行为。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正是因为当时创作者的单一思维,才有现在“多元解读”教学方法的迫切性;而阅读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阅读过程中“多元解读”的必然性。现在语文的阅读文本一般都是多年前的经典作品,所以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文本的内容会与我们当前社会问题产生冲突,因为这些完成的文本反映的是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一种特定的心态,正因为有这些作品我们才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创作环境和人生追求。这些形成的观点我们作者改变不了,也不要刻意地去改变,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发表自己的观点。
曾经有教师在讲授《变色龙》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文中的奥楚篾洛夫?”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其中有个学生提出较为欣赏奥楚篾洛夫这种适应社会环境的生存本领。授课教师停顿数秒后依然肯定了学生这种新奇而大胆的观点。可是我们真的能够欣赏此人吗?真的能够因为学生言之有独特理由就肯定吗?不!奥楚篾洛夫这种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本领,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赞同学生,也就成了是非不明的人,完全背离了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初衷,更为糟糕的是从此模糊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误导了学生,进而可能会危害人民与社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产生其实应该正是读者与作者间无法彻底消除的“隔膜”和“距离”所产生的一种解读过程中的无可奈何的现象。在作者自己的心目中,“哈姆雷特”其实只有一个。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对于课堂上的讨论老师应该持有一个理性的心态,一方面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大胆地去思考,一方面还要引导他们真正地去理解文本的本意,不能脱离原本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解读文本的意义在于对原作者观点的认可,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其对于作品的情感。在这个前提下,不断地对文本进行揣摩,在参考别人不同的观点的同时,去感悟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形式的“多元解读”才能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虚荣心,如果解读出文本的“多元”会觉得很骄傲,可是一味地追求“多元”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无益的,因为“多元”是在“一元”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不能理解文本最主要的意思,那么即使是提出了“多元化”的想法也会不切实际,因为都没有“根基”,如何去构建更深层次的知识呢。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本的前提下去立体地思考,由多姿多彩的极具个性化色彩的“多元解读”逐渐向具有意义上的共同指向性的“一元解读”无限逼近,最终到达两者的和谐辩证统一。
三、课堂实践中的尺度把握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一元和多元的尺度,使学生的智慧火花真正被激发,思想能实现真正的交锋呢?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的一些方式方法,一元和多元的碰撞才会真正起到锻炼思维能力、形成语文素养的作用,而不会流于“幌子”或滑向“虚无”。
1.课前备深——把握一元和多元的前提。学生对于文本阅读有着独特的见解,但是作为老师也不能不管不顾任由其发展。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大方向还得由老师来“掌舵”,以免学生走错了方向。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绝对不行的,毕竟中学生的“阅读”是在“学习阅读”,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阅历还十分浅薄的他们,阅读文本(尤其是经典作品)时,内心渴望的不仅仅是自由开放的氛围,还有能给他们宝贵意见,能和他们进行探讨的教师。所以,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老师们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反而课前需要准备的资料已经相关联的内容变得更多了,要把握文本的基本结构和感情基调,分析文本的细节,把相关的知识点全部印进自己的大脑;与此同时,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大概预测一下他们的解读方式;考虑如何指导学生立足文本,探究文本,在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对话,该引导时适时引导,该深化时及时深化,该训练时有效训练。
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应首先比他的学生更早更深更广地研究文本及相关资料。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课文本身,同时要对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进行研究,为课堂上将要讲解的文本的相关内容做铺垫。另一方面,就像要想真正理解一件艺术品,就必须去审视、研究它的创作过程,看一看艺术家是怎样把它创造出来的一样,教师本身要课前深备,应该仔细地去探究这部作品的创设意境以及作家当时的想法,还要去观看作品公开之后各个方面对于作品的评价。有了这个大前提的铺垫,教师就可以底气十足地进行多元解读,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讨论。
2.课堂对话——搭建一元和多元碰撞的平台。现在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和之前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目前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简单地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去研究文本的深意,让学生自己有目的地分析和研究文本,不断地锻炼其思维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后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推崇的是一种民主情境下的教学,它主张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需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在阅读中读出自己的个性,出现闪光的“多元”,课堂上也不可能再是传统的“灌输”和“传道”,“对话”式的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才有利于学生摆脱依赖思维心理,在与文本和教师的对话过程当中带着疑问通过不同的途径、不一样的视角去做各种探索,去尝试不同的结果,不能随大流,要在否定的说法中证实自己。所以说,以民主和平等精神为内核的“对话”是实现一元与多元碰撞的平台。
开展对话的关键是会提问题,提出连续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提出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好的问题能把话题引向深入,把学生引向新的“发展区”,因此,问题设计第一要有潜在含量,能引起“追问”;要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能抓住文本的要害而不是皮毛。
在对话的开展中教师应始终抓住文本本身结构的“一元”,也应及时抓住具有闪光点的“多元”进行挖深。文本本身的“一元”即任何见解必须以文本本身为依归,任何发言必须在文本中找到根据,如果学生没有“理由”的阐述,发言一律无效,不能想出什么就说什么。在对话之前老师应该先把相关的要求告诉大家,这样的对话才是认真思索、由心而发的东西,得到的感想才是自己知识的凝结。其实课堂教学存在着一种创新潜力,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会有一些“突发奇想”,而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想法,但处于常规教学的限制,学生并不敢把这个想法表达出来。如果老师感觉到学生有新的想法的时候,应该想办法去引导学生把所想的表达出来,之后学生的思维层面会得以上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自己动脑带来的乐趣,对于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课后延伸——深化一元和多元的方式。课堂不是万能的,学生的思维一旦打开,他们的好奇心将会根据相关的线索去引领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也只是能够讲解出来的东西,其中的深意通过这种方式是学不到的,甚至只是心底模模糊糊所感觉到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时老师们的任务就艰巨了,要创造意境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这个意境去认识那些潜在的不能从文本中学习到的“不可言传”的东西,通过老师的引导把学生潜在的智慧激发出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多元的意见不应该也不可能在四十分钟内归于一元或不了了之。笔者认为把问题以适当的方式向课后延伸是深化一元和多元的必由之路。
根据不一样的文本去和学生进行讨论,具体的延伸方法还是各种各样的,比如:出一个题目让学生进行辩论大赛;也可以根据要讲授的内容改编成情景剧,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也可以对影视剧情进行改编并且自己做评价;等等。语文教师的观念相对以前应该做一下改变:几十分钟的课堂讲授并不能体现文本的多元性,即使是有可有的延伸也不能完全诠释。学生的阅历和经验会越来越多,在他们的世界,文本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解读和不同寻常的领悟。而我们应该把握好一元,在这个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引导,循序渐进地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并感受领悟多元化文本。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去体会文本带给自己的乐趣和成就,从而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光学:把握多元解读的尺度东营一中教学网[EB/OL].
http://www.dyqyz.net/articleshow.php?id=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