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和电子业的创新、学习和出口
2015-12-15
汽车文摘 2015年2期
中国汽车和电子业的创新、学习和出口
对中国汽车和电子业的创新改革、学习和出口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借鉴有关发展中国家改革创新与学习的最新文献,主要用两种参数进行评价:①用来获取有关各种引入技术效率的相关活动的技术指数;②研发占销售额的比例,代表了创造一个新产品的技术性努力。用这两个参数作为评价的参考条件,但是两种参考方法各有侧重点。较高的技术指数在汽车和电子领域中都增加了出口的可能性,而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却对出口可能性的影响并不明显。由于近些年中国的汽车工业与国外的汽车工业合作紧密,因此国外产品的所有权和技术性人力(如管理人员和首席执行官)同样对出口可能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汽车和电子产品的成功出口开始于对外改革开放的1978年,两个领域的成功崛起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密切相关,同时与研发相关技术活动的系统性投资和人才资本有关。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汽车和电子产品的消费能力逐年增强,研发活动将成为维系汽车和电子工业竞争力和技术改造的重要方式。因此,中国汽车与电子企业的未来发展一定是自主的研发,而并非仅仅通过合资和技术引入。
刊名: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英)
刊期:2012年第13期
作者:Ganeshan Wignaraja
编译: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