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银保”破解财政支农难题—来自广东惠城的创新和思考
2015-12-14韩洁,姚媛
“政银保”破解财政支农难题—来自广东惠城的创新和思考
发展现代农业,资金如何融通?风险如何抵御?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始终是有限的,应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激励和政策导向作用,充分运用财政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用财政的“四两”拨社会的“千斤”,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积极创新融资担保服务,推出“政银保”业务,受到农业企业及种养户的欢迎。
“政银保”是一种以政府财政投入的基金做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符合贷款条件的担保对象提供贷款,保险公司对上述贷款提供保证保险的新型融资产品。其具体做法是:
财政做杠杆,撬动金融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1∶14的比例放大资金扶持额度。2014年,首期“政银保”贷款扶持资金额度为人民币500万元,由邮政储蓄银行按照1∶14比例范围内安排贷款规模,即首期贷款规模最高不超过7000万人民币。在总结2014年“政银保”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用于合作农业贷款,撬动银行贷款规模1.4亿元。
各方共参与,聚力融资担保。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熟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银行和保险公司熟悉项目调查评估和风险控制等优势,做到互联互通和优势融合。由政府部门向合作银行推荐“四大经营主体”范围内的贷款户;合作银行向符合贷款条件的经营主体发放贷款;合作保险公司为上述贷款本金提供保证保险服务。
政府来担保,防控金融风险。政府部门、合作银行、合作保险公司三方按签订的协议约定承担贷款逾期赔付责任。即一旦经营主体无法偿还贷款,相关风险将由银行、保险公司与政府根据协议共同分担。其中,保险公司以保费的1.5倍承担风险,政府以保证金承担有限责任。
贷款有补贴,降低融资成本。政府部门对保证保险贴付保费、按比例贴付贷款利息,帮助降低了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2014年,惠城区投入860万元,实施“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其中500万元用于保证金,140万元用于保费补贴,22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
“政银保”业务,采取“政府担保+贷款保险+银行信贷”的运作模式,成功突破了凝固在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处的融资坚冰,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增强了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减轻了财政压力。
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固有风险大、经营主体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原因,“政银保”业务在风险控制方面仍缺乏经验。如何继续完善财政支农方式、撬动金融资源、有效防控风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对此,惠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马建安建议:
变财政直接投入为间接投入、一次性投入为持久投入。从财政直接投入改为间接投入切入,通过贴息、奖励、补助、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
扩大涉农项目贷款财政贴息面,降低贴息门槛。对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项目主要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予以扶持,降低投资者的资金成本,营造“只要投入农业,就可享受贴息”的氛围,增加贴息资金在财政支农资金中的比重。
充分利用奖补手段,支持农业项目建设。对符合规划的农业建设项目,不分建设主体,一视同仁,根据不同的项目建设内容实行不同的奖励补助标准,对审定的投资额给予投资者一次性奖励补助。如,可以对基础设施中渠道按80%补助,生产便道、田间机耕道按70%补助,山坪塘、蓄水池按40%补助,蔬菜大棚按50%进行补助等;对产业发展中引进良种、农用物资、产品流通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对不同的基础设施项目、不同的产业环节,制定不同的奖补标准,对带有公共公益性质、偏远且不能吸引投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含量高、品牌效应大的项目,提高补助标准,通过对奖补比例的掌控,实现政策的调控。(韩洁 姚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