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学视角下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
2015-12-13凌帅
凌帅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00)
基于生态学视角下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
凌帅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0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短短的一句话却是千万人民一生的期许。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价值体系下,住房对于人民极其重要。现阶段,我国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因此,从生态学视角探讨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如何围绕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建立,构建一个形态完整的居住环境和公共空间,从而使我国的中低收入群体从“居者有其屋”转变为“居者安其屋”,最终达到“居者优其屋”。
住房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生态学;形态完整
中国的住房保障关乎国计民生,为了全面实现“住有所居”的愿景,必须围绕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建立。(姜雪梅,2013)现阶段,关注保障性住房“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房屋的设计上,对于能够真正提升保障性住房居住品质的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并不够。(陈玉,2014)进入新世纪,在快速城镇化与房价高的双重作用之下,各地政府大量兴建保障房社区,动辄数千户保障房集聚,塑造了极具规模的均质化城市社会空间景观。(李欣怡、李志刚,2015)然而,在保障性住房社区上,一般都是采用城市普通的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没有考虑到居住在保障性住房里面的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使得社区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路昀、刘玉亭,2014)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与融合对于外来人员的影响至关重要,保障性住房社区的良好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外来人员融合,(赵强、段进军,2013)这种融合能够带来城市形态系统内部要素的结构稳定、功能正常、组织有机、系统开放的一种相对景气状态,体现着一种共生共处、相互关联、整体有机的形态组织原则。(王富臣,2004)
从已有的文献研究总结中可以看出,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微观层面上,主要的研究视角是住房保障的模式利弊,保障房建设、分配和管理实施、房屋设计等方面。本文的研究视角体现在宏观层次,从住房保障的整体性社会价值出发,探讨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能够在量的基础上,加快“质”的转型,以生态学为视角,论证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未来的价值取向,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的现状
1.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总体框架体系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住房保障框架体系主要包括面向低收入居民的公共租赁住房、面向中低收入居民的经济适用房,棚户区、独立工矿区,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当前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保障性住房制度,逐步完善以点铺盖面的全民保障性住房框架体系,使低、中、高收入阶层均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全民“住有所居”,创建“体面、舒适”的居住环境。自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将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进一步完善了住房保障制度,统一了保障群体,有利于保障对象利益的均衡。
2.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近些年,通过大规模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到2014年9月底,通过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实物方式及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方式,全国累计解决了近4000多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其中,有约1900万户是城镇低收入家庭。因此,可以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现有城镇低收入家庭已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与廉租住房的并轨运行,能够更好地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3.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还没有解决。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最为关切和核心的问题。作为具有规模性的特殊群体,如果无法解决农民工群体的利益,将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住房保障更为突出。由国家统计局2013年对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可知(见表一),2013年全国外出农民工在单位宿舍、生产经营场所、工地工棚和与人合租的比重为64.8%,这一数据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最高,达到了72.8%,这充分说明了农民工群体在越发达的地方越弱势,由于受发达地区整体的经济消费水平影响,尽管同比来说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工资也有所增加,但依旧无法承受当地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发达地区农民工的自购房只有0.7%。反之,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住在工地工棚的比例却是最高的,达到了14.9%。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13年城镇保障性住房新开工面积占住宅开发面积比重0.5%,在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中,发达地区完成量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结果却是大量的保障性空置率创新高,农民工有15%左右的是住在最为危险的工地工棚里,所以有序地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让更多的农民工能够享受到安居工程带来的福利,这是目前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应解决的核心问题。
表1 2013年外出农民工住宿情况统计
4.绿色建筑成为保障性住房的新亮点。
2012年,上海开工的保障性住房中,10%以上将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杭州首个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在2012年底结项,2014年已经交付使用;安徽省从2015年起,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7年末,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全部实施全装修。绿色建筑住宅区内,室外景观灯系统采用太阳能清洁能源,大楼内按照节能反馈电梯,小区内还会构建循环利用系统,将雨水收集再利用于景观水景和灌溉。
综上所述:我国的住房保障事业蓬勃发展,各地大规模地实施安居工程,从理论上来说,在“量”上基本满足了住宅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住房保障机制,导致矛盾凸显: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安置率不高,住房社区成为空城;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工无家可归,只能住在简易的、危险的工地工棚或者生活环境特别差的合租房里,无法享受政府的福利。再者,各地政府只是单纯地解决住宅问题,大量的保障性住房被安排在城市的边缘,大批的中低收入群体成片的居住,造成了潜在的居住隔离和社会排斥现象,无法真正地满足各类保障对象安居的需求。
二 生态学视角下的价值取向
1.保障性住房人居形态完整化。
目前我国的城镇保障性住房社区大多选择在偏远的郊区或者环境特别差的地段,远离真正的城市生活,加之配套设施的不完善,而保障性住房大多是中低收入群体居住,他们被迫居住在远离环境更好的就业场所,增加了其工作成本,降低了就业机会,这不仅不利于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改善,还可能造成居住隔离。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城镇住房保障家庭中,子女多为未成年人,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娱乐设施配套齐全,否则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发展。当前,在保障性住房超额完成指标的情况下,应该注重住房“质”的飞跃,毕竟人们的居住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下来,而生活就需要便捷的交通、商业场所和公共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居”。因此,注重保障性住房居住形态的完整性,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对于都市生活的向往,对于物质、精神、心态上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2.保障性住房分布空间的可居性。
由于住宅具有民生产品属性和空间属性,居住空间的安排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深远。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因素,在城市中,影响土地租金的除了交通的便利,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心附近的土地基本租金很贵,基本用于商业用地或者高级住宅区。作为保障性住房虽然无法建设在城市中心地带,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都在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在多中心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合理布局城市的居住空间,合理选择建设地段,安排好保障性住房、商品住宅小区的协调发展布局,避免大面积的居住隔离和贫民区的形成,促进社会融合。注意修建住宅区周边的医疗机构、学校、商场等综合设施,注重绿化、景观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使中低收入群体人群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保障性住房的可居性。
3.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最核心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城市建设道路。我国的城镇住房保障建设应该说是新型城镇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制定出可操作性的住房保障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宏观政策的变更而适时调整。在建立多元化住宅保障体系的同时,做出可实施的有效的长期规划,促进住房保障的良性循环和住房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体化。
城市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环境系统形成一个统一体。随着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的建立,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需要考虑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构建城市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性。提升入驻保障性住房群体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提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素质以及社会环境。这样实现住房、居住、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5.保障性住房价值多元化。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当代,解决农民工和外来流动人口住房问题是关键。如果保障性住房建设更合理化、体系化,就不仅仅限于解决了这两类人群,而是潜在地解决了很多农村的问题。比如,在住房小区配套学校,这种学校应当有特殊政策照顾,那么农村的留守儿童就可以进入城市生活,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城市生活,也就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了。再者,配套医疗机构,农村孤独老人也可以来城区看病,解决农村严重的老龄化带来的相关性问题。当然,这些构想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否则只是空想。
三 中低收入群体对于住房保障的诉求分析
1.农民工渴望享受真正的城市生活。
当下的农民工群体规模庞大,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离开农村,进驻城市。基本上都不会再回原籍的,他们渴望在城市里安家,更渴望能够真正地享受城市生活。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虽然可以使得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里居住下来,但是,由于保障性住房周边的配套措施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住宅圈,最终导致农民工依旧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中。
2.外来人口期待“归属感”。
城市中的外来人口,除了部分农村人口,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高学历的人才,这些人为了更好的发展来到一个充满期待的城市,他们特别需要一个“归属感”,能够享受到当地的社会福利。对于住房而言,如果仅仅是一个简易的楼房,没有完善的住宅体系,没有生态环保的居住环境,无异于将他们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
3.中低收入群体追求幸福体验。
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改善经济收入,增加教育和就业机会,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资源,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虽然这类群体由于历史原因生活并不宽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渴望追求幸福,享受快乐。如果政府能够建立一个生态宜居的住宅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生活的动力,改变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同时,他们也会积极地推进社会的发展,达到双赢的结果。
四 我国保障性住房未来发展探讨
1.构建可持续的保障性住房。
全面认识到我国当下住房保障的意义与作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保障公民居住权的前提下,提高公民的居住水平,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统筹谋划,实现住房保障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同,实现住房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住房。
2.构建充满“活力”的保障性住房。
美国哈米德·胥瓦尼认为,“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所有的城市设计准则的目标或理性都在于提升城市的‘可居性’”。这里“可居性”是指城市空间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包括重新构筑以步行者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和旨在恢复城市生活质量的文化再生。“活力”则强调生活形态的多样性和活动功能的复合性,追求空间的混合功用。
3.构建“健康社区化”的保障性住房。
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大多数都是按照商业小区模式建设的,片区化管理。这就无形中建立了社区。为了更好地保护成片居住的低收入群体利益,更加公平地对待,构建一个健康的社区理所应当。一个健康的住宅社区,首先,在住宅、生活、交通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而且各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统一的,这样才可以说是健康的社区。在1919年,芒福德就在《国家》杂志撰文,提出了综合治理城市住房、工业、交通和用地等问题。芒福德认为,住房、交通环境等问题不能被单独地看待,这样是损伤公民的利益的。这些问题只有联系在一起思考才能有效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在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同时需要考虑建立城市工业布局、商业规划、交通运输和生活配套设施等问题的时候,并且要把周边的事物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上面说的社区化治理。
4.构建人居科学的保障性住房模式。
23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预言:“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人类社会的发展将选择城市化道路。在当下的中国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住房并不仅仅是一个盖房子的问题,现在住房保障总量已经不小,应该注意避免不合时宜的超建问题,住房保障的发展应逐步注入社会内涵,应向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的安居过程过渡,提升住宅的可承受性,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追求品质住宅,激励绿色建筑的住宅。清华大学院士吴良镛先生(2010)曾经说:从人居科学的角度看,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迫切需要从“金钱经济”转向“民生经济”。要将人民群众的空间需要作为一切空间规划、建设、生产和分配的出发点和归宿,兼顾资本效率与社会公平,统筹土地与人口城镇化,逐步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我国今后的住房保障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考虑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可以容纳的条件,不要只是考虑当下的完成额,应该为了下一个层次或者未来的发展留有一点空间。
[1]姜雪梅.中国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设计[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2):45—47.
[2]陈玉,柏媛珺.从居住空间到生活空间:南宁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实践[J].广西城镇建设,2014(12):111—116.
[3]李欣怡,李志刚.中国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社区的“邻里互动”研究——以广州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2):108-114.
[4]路昀,刘玉亭.基于居民需求的广州市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初探[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5): 19-25.
[5]赵强,段进军.农民工市民化视域下的居住空间分异到融合[J].商业时代,2013(36):32-34.
[6]王富臣.形态完整:作为城市设计的一种策略[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3):69-71.
[7]陈绍愿,林建平.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竞争策略研究[J].人文地理,2006(2):72-77.
[8]陈郁.城市生态学理论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9]吴良镛.吴良镛论人居环境科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8-90.
[10]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123-132.
[11]芒福德.城市文化[M].林峻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54-470.
Discussion on Urban Housing Securi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Ling Shuai
(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Bengbu,Anhui 233000,China)
Under the traditional value system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housing is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for common people.Consid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ousing has made breakthrough achievements,the paper explored how the current urban affordable housing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ublic space and made the low-income groups to have their own houses.
housing security;low-income groups;ecology;complete form
F293.3
A
1672-6758(2015)10-0059-4
(责任编辑:郑英玲)
凌帅,在读硕士,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Class No.:F293.3Document Ma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