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发性外毛根鞘瘤1例

2015-12-13王松挺舒国斌赵红磊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毛根面颊鞘瘤

王松挺 舒国斌 赵红磊

单发性外毛根鞘瘤1例

王松挺 舒国斌 赵红磊

临床资料 患者,男,26岁。因左面颊部红色结节半年,于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左面颊部出现一粟粒大丘疹,无任何不适,一直未诊治。丘疹逐渐增大至花生米大,无出血、渗液,无瘙痒和疼痛等自觉症状。既往体健,否认患处有外伤史及虫咬史,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面颊部一半球形淡红色结节,直径约1.0 cm,境界清楚,表面角化,稍发亮,质地略硬,无压痛(图1)。其他部位未见类似皮损,口腔黏膜、四肢末端未见明显皮损。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多个小叶状增生的瘤团,增生的细胞为向外毛根鞘分化的鳞状细胞,胞质淡染、苍白、无异型。肿瘤小叶外层可见基底样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底部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图2、3)。诊断:面部单发性外毛根鞘瘤。局麻下予手术切除肿块。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图1 左面颊部一半球形淡红色结节,直径约1.0 cm,境界清楚,表面角化,稍发亮,质地略硬 图2 真皮内多个小叶状增生瘤团(HE,×40) 图3 增生的细胞为向外毛根鞘分化的鳞状细胞,胞质淡染、苍白、无异型。肿瘤小叶外层可见基底样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底部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HE,×200)

讨论 外毛根鞘瘤属于少见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上分为单发性外毛根鞘瘤、多发性外毛根鞘瘤及增生性外毛根鞘瘤3型。1本例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理属于单发性外毛根鞘瘤。单发性外毛根鞘瘤又称毛囊良性透明细胞瘤,于1962年由Headington和French首先描述。本病是否为向外毛根鞘分化的寻常疣尚有争议,但到目前为止,分子杂交方法尚未发现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组。2单发性外毛根鞘瘤以毛囊外毛根鞘瘤增生为主,早期皮损显示该肿瘤常常起源于毛囊外毛根鞘,3常发生于成年男性,好发于面部,损害通常为孤立性的丘疹,缓慢增大,表面角化,稍发亮。临床上无特征性表现,容易误诊,本例患者临床上易误诊为寻常疣、化脓性肉芽肿、基底细胞癌、皮脂腺肿瘤等。但组织病理有较为特征的表现:多小叶结构,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但需要与鳞癌和外毛根鞘癌相鉴别:前者细胞团界限不清,瘤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呈侵袭性生长,呈逐渐角化;后者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可侵入周围组织,引起转移。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

1 Schweiger E,Spann CT,Weinberg JM,et al.A case of desmoplastic trichilemmoma of the lip treated with Mohs surgery.Dermatol Surg,2004,30(7):1062-1064.

2王光超.皮肤病及性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55.

3朱学骏,孙建方.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822-823.

(收稿:2013-07-30)

宁波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皮肤科,浙江宁波,315806

猜你喜欢

毛根面颊鞘瘤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Manners in Four Different Countries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丛状神经鞘瘤
腰椎管内哑铃型巨大神经鞘瘤1例及文献复习
冥婚
冥婚
幸福鱼面颊
自由职业者
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