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2015-12-13肖怀云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物流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应用型转型

肖怀云 (盐城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224051)

XIAO Huai-yun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China)

2014 年2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提出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引起了我国许多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的热议。实际上,在20 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后,应用型本科的提法就应运而生。在我国已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主要通过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升格”、普通本科院校的试点及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型等方式形成[1]。经过10 余年的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仍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应用型教育为基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21 世纪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的关键,其推进步伐进一步加快。2014 年5 月,教育部要求1999 年后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 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继管理体制改革和扩招之后的又一次深刻性变革[2],契合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的转型发展将会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任务。然而,普通本科院校应该如何转型?转型进程中的突破口在哪里?研究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时期的新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引起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本科院校教师的热切关注。胡晓清分析了不同类型人才的社会功能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出了学术型、应用型两类人才质量标准的区别,研究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评估要素[3]。孙长远,齐珍梳理了应用型本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了资源配置不足、社会信誉不高、专业特色不明显和师资力量的匮乏等困惑,建议应准确定位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以及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1]。可见,应用型本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国外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其转型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

美国教育家毕比说“教育的质量是教师质量的反映”。构建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第一需要,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围绕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姚吉祥对安徽省普通高校中13 所本科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师展开调查,分析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从转变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等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4]。李晓菁以广东药学院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与优化进行探索[5]。姚吉祥、汪本强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外院校在提升培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成功做法,寻求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启发[6]。樊保臣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目标要求,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策略[7]。占小忆分析当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改革建议,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8]。综合这些文献发现,学者们一致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能否实至名归的关键,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学术层面的分析不能满足当前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实际,因此,分析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现状和提升措施,更符合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轨迹。

2 转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的原因

2.1 应用型本科教育有需求,但缺乏社会认可

应用型本科是迎合社会经济转发展需求而提出的,其转型改革的需求也是顺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经济转变,经济的转型推动产业的升级,而产业的升级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加之应用型本科的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应用型本科实践教育经验,导致教师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积极性不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效益没有凸显出来,因此社会对应用型本科的认可度不高,从而降低了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吸引力。

2.2 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了定位和目标,缺乏专有的培养模式

从概念提出到如今的转型改革,面临转型的普通本科院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目标是培养满足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基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不在规模大小,而在于打造出专业特色。然而目前的普通本科院校大多仍然沿袭或局部修改了原有的培养模式,没有结合“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创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就导致一些所谓“应用型”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仍然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2.3 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有丰富的师资资源,但缺乏分类管理

原有的普通本科管理模式,其固有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还未纠正过来,转型改革又出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权衡问题。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高水平的实践能力。而对师资队伍和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晋升职称的评价机制仍以追求学术成果的数量、量化评价科研成果为主要导向[9],虽然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师资体现了公平性,但缺乏科学合理的岗位分类管理标准,不利于教师专项技能的发挥与发展。这是导致大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动力不足的本质原因,并不适用于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要求。

2.4 高校教师来源单一,实践教学经验欠缺

目前普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除了原有的实验、教学实习(课程实习)、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等,应用型本科还应有学科竞赛、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科技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多样性及其内容的复杂性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普通本科高校里的大部分教师都来源于学术型或研究型的高校,科研素养和理论水平都较高,但从学校到学校,大多数缺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于一线的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实践教学中只能囿于原有的讲授模式。加上现有对教师能力的评估多从课堂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评估,对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效果,却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所花费的精力和动力明显不足,这将会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影响其顺利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3 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从社会的认同、教育管理的重视、学校的激励和教师的态度、信念、知识技能等多方面入手,并经过教学实践反复检验、不断修正和提高的过程。

3.1 营造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社会氛围

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因此,首先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应用型本科的新闻报道,使学生、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形成正确的认识,凸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社会声誉。政府部门可根据自身的宏观指导、协调、监督等职能,引导社会层面增强对应用型本科的认同度,营造适合该类院校转型发展的社会环境。

3.2 改革教师职称评价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教师息息相关的职称评审体系入手,突出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或建立专门的实践指导教师晋升体系,发挥其导向作用。因为有了制度层面的保障,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才能被内化为与科研同等的强烈意识,有部分教师必然会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真正转型。

3.3 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

对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本质是通过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现有的校企合作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平台,产教融合需要探索更多互惠互利机制,要真正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等发挥作用,根据教学需要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带薪到实习基地挂职锻炼、顶岗实习、调研,鼓励教师取得相关专业资质,参与企业的生产组织、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技能培训工作,参与企业项目的课题;邀请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产品或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专家、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讲课,加强产教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此基础上,适当将课堂搬到企业,增加学生对于实践的直观认识,缩短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真正实现产教的互助共赢。

3.4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方向表现形式。首先,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具有一定开放性,有些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确定,这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有针对地提升相应的实践讲解和指导能力;有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需要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对教师的实践教学组织、设计能力是一个挑战。其次,实践教学过程应体现互动性,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指导,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与解答;尽量进行启发性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外实习要不定期地进行现场检查。最后,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要科学,可以通过现场演练、实习调研报告、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更多地倾向于考核实习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完成实践指导手册,记录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并不断总结、反思,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5 构建实践教学激励机制

要引导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一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转向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需要借鉴科研奖励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奖励办法进行直接的激励。在健全实践教学的评估制度体系和实践教学经验的交流机制基础上,探索相对应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如对设计性和创新性开发实践项目、创新性实验课程体系给予奖励;对体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水平的由学生获取的实践教学成果,如优秀毕业论文、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各级学科竞赛获奖成果等,给予教师奖励;设置校内实践教学改革课题立项支持,提供校外调研或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保证;将教师一定时间社会实践的经历和绩效作为晋升条件之一,并纳入到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并适当提高所占比重。通过建立鼓励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激励机制,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与其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履行实践教学的职责。

4 结束语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角色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本文以当前的应用型本科转型改革为背景,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的多方面原因,提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从社会、学校和教师来逐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以期为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参考,致力于解决经济发展中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1] 孙长远,齐珍. 应用型本科发展的困厄与出路[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5):68-72.

[2] 佚名. 600 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职业教育[N]. 南方都市报,2014-05-20(GS09).

[3] 胡晓清.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价值取向、质量标准与评价要素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34):3-5.

[4] 姚吉祥.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及对策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9-142.

[5] 李晓菁.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与优化研究——以广东药学院为例[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6):83-85.

[6] 姚吉祥,汪本强. 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5):59-62.

[7] 樊保臣.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及对策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6):105-108.

[8] 占小忆.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4(7):5063-5064,5074.

[9] 张泳.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回溯、反思与展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75-78.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应用型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