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宝宝小药箱
2015-12-13编辑毛永红糖果
编辑/毛永红 文/糖果
清理宝宝小药箱
编辑/毛永红 文/糖果
宝宝感冒发烧很常见,这时,家中的小药箱就派上用场了,只是,宝宝的小药箱需要定期清理,不仅要清除一些过期的药物,还要清除一些会对宝宝产生严重负作用的药物,以免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宝宝常见病,小药箱里应放置一些退烧药、感冒药、去火药、肠胃药、外伤急救药物以及常用的医疗护理用品,并分类放置。
退热类药品
退热药
发热是宝宝常见的症状,宝宝发烧不到38.5℃时,可选择物理降温,若超过38.5℃就需要使用退热药了。
美林和泰诺林是解热镇痛剂,分为混悬液滴剂和混悬液两种剂型,因药物浓度不同,服用剂量也不同,宝宝服药时要依据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
退热栓
对于口服退热药呕吐或者特别难喂药的宝宝,可使用肛门退烧栓进行退热。
退热贴
宝宝发烧不超过38.5℃时,可借由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
温度计
为了更精准地了解宝宝体温,小宝宝用的直肠温度计也不可缺少哟!
肠胃类药品
缓解便秘药物
肠胃问题也是宝宝常见问题,妈咪爱颗粒冲剂、金双歧片等微生态活菌制剂可缓解宝宝便秘问题。微生态活菌制剂在冲服时,冲药的水温不能高于40℃,以免杀灭活菌而影响疗效。
提升食欲药物
宝宝食欲不佳时,醒脾养儿颗粒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的作用,可备一些。
治疗腹泻的药物
无论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宝宝拉肚子,都会出现继发乳糖不耐受问题,当宝宝有乳糖不耐受表现时,妈妈可准备一些乳糖酶,并遵医嘱服用。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选用不含牛奶蛋白的剂型。此外,宝宝腹泻,需要口服补液盐来迅速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宝宝能用的口服补液盐可以在医院开到。但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应到医院就医。
感冒类药品
感冒药
珠珀猴枣散、氨酚黄那敏颗粒等感冒药可缓解宝宝感冒不适症状。宝宝刚出现鼻塞流涕、吐奶、食欲不佳、睡眠不安、偶尔咳嗽时,可以遵医嘱服用这类药物。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来说,也可遵医嘱备一些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
喷鼻剂和通鼻精油
宝宝感冒时会鼻塞,喷鼻剂和通鼻精油虽非治疗感冒的药物,但却可起到湿润鼻腔,稀释鼻涕使之容易流出来,缓解宝宝不适的作用。可防止宝宝因鼻塞被憋醒,从而改善宝宝睡眠质量,也可准备一些。
去火类药物
宝宝因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咳嗽痰黄、扁桃体炎不适等表现时,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七星茶,或用菊花、罗汉果、雪梨煮成水喝。所以,小药箱中七星茶、罗汉果也不能缺少哟!
止咳类药物
祛痰药
呼吸道疾病也是宝宝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祛痰药沐舒坦的成分为盐酸氨溴索。适合1岁以上宝宝服用,但1岁以下宝宝需遵医嘱。宝宝咳嗽时,祛痰比止咳更为重要,沐舒坦能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易于咳出,应是小药箱的常备药品。
止咳药
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止咳露对宝宝短期内的咳嗽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但如果咳嗽时间较长,则需要就医治疗。
外用药和常用医疗用品
宝宝小,很容易造成擦撞伤,所以小药箱里一定要准备一些外用药,以及相应的医疗护理用品,比如碘伏、纱布、创可贴、消炎软膏、镊子、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绷带、外用酒精棉花球、医用胶布、棉签、冰袋等。
宝宝小药箱需要丢弃的药物
宝宝身体不适需要吃些药加快康复进程,可有些药品却不适合放在小药箱中。
1. 过期的药物。比如变质、变色,过了保质期的药物。
2. 紫药水:近年来有研究认为,紫药水中的龙胆紫有潜在的致癌可能,不建议给宝宝使用。
3. 碘酒:碘酒对宝宝皮肤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不合适宝宝使用。
4. 红药水:红药水抑菌作用较低,同时含有重金属汞的有机化合物,与碘相遇后,会产生剧毒物质碘化汞,所以也不应放在小药箱里。
5. 尼美舒利:尼美舒利副作用较大,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婴幼儿出现晕厥、虚脱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不适于12岁以下宝宝服用,不适合放在宝宝小药箱里。
宝宝小药箱的管理
1. 宝宝药物要注意分类管理,外用药和内用药要分开,特殊用药与常规用药也要分开。以避免急用时拿错、误服,发生危险。
2. 不宜用以前装药品的空瓶子存放另一种药物,以免引起混淆而错服。
3. 不要放成人药品。有些家长偶尔会将成人药减半给宝宝服用,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有些成人药会对宝宝产生强烈的副作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宝宝药箱不要放成人药。
4. 定期检查药品质量。药箱备存的药物应定期检查是否变质、霉变。如有颜色改变或出现霉点等异常情况应弃之不用。
宝宝小药箱存放注意事项
宝宝的小药箱应放在干燥、避光和温度较低的地方保存,需要密闭存放的药物要装入瓶中密闭,不能用纸袋或纸盒保存,以免久放后氧化或潮解。宝宝吃的中成药更要注意存放,因为大部分中成药都怕受潮。此外还要注意小药箱要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以免造成误服。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
宝宝小药箱中的药物只能用在宝宝病情较轻时,一旦病情变化或加重,或服药两三天后仍不见好转,家长要带宝宝就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