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级综合医院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的调查分析

2015-12-12容根南黄冬枚张黎珍

上海护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正确率输液科室

容根南,黄冬枚,张黎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上海 200431)

二级综合医院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的调查分析

容根南,黄冬枚,张黎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上海 200431)

目的 了解二级综合医院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情况,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于2014年3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的216名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及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情况;问卷共20条目,每题5分,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共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92.6%。结果 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的认知总均分为(55.75±9.37)分,合格率3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护士职务、留置针相关知识培训情况、使用频率、所在科室是影响其认知的主要因素,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53、0.183、0.183及-0.158。结论 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针对新标准中修订的部分、留置针应用频次较少的科室;并充分发挥护士长、带教老师的管理督导作用,以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

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调查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据报道[1-2],9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外周静脉留置针因具有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便于及时给药、减轻护理工作量等优点,成为传统一次性钢针的替代产品,已被广泛应用[3-4],其护理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关注。护士是该项技术最主要的实施者,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首先要求护士掌握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及维护相关知识,规范落实各项标准。为此,本研究对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各科护士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调查,探讨护士人口学资料、培训情况及留置针使用情况等对其认知的影响,以为护理管理者提高护士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水平及临床运用效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3月采取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某二级综合医院21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在岗护士;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自愿参与本项目者。排除标准:暂无护士执业证书的试用护士、临床进修护士;因外出学习、休假而不能完成问卷者;不愿意参加本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在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护士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科室、职称、职务等。②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情况。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5]设计,了解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置管操作要点、维护与启用流程、留置针的优点与不足4个方面的认知,共20题,其中6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10道判断题,按答案对、错计分,回答正确计为5分,错误计0分,多选题有一项漏选均不计分,总分在0~100分,≥60分为合格,得分越高,说明其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掌握得越好。问卷由5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评定,内容效度CVI=0.833,预调查Cronbach’sα系数为0.809,该问卷信效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1.2.2 调查方法 于2014年3月于院内进行统一调查,并现场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匿名保密原则、填表注意事项,使被试者解除思想顾虑,指导其根据自己目前所了解的情况完成问卷调查,现场发放及收回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6份,收回216份问卷,剔除16份不合格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2.6%。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被调查护士一般资料及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情况得分 被调查的200名护士中,男12名,女188名。除性别外,不同年龄、工作年限、科室、职称、职务、留置针使用频率与培训情况的护士,其外周静脉留置认知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情况(n=200)

2.2 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具体认知情况 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总体平均得分为(55.75± 9.37)分(30~85分),合格率35%。正确率排名前5位和后5位的条目见表2(按正确率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率低的项目错选情况:“封管溶液”仅选择肝素化生理盐水占80.5%;“留置时间”选择3~5 d的占94.5%;“固定敷料”仅选择无菌纱布占6.5%;“给药前确定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在静脉内的方法”选择注射器回抽有血液的占80%。

表2 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得分排序前5位与末5位条目及正确率情况(n=200)

2.3 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总得分为因变量,以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所在科室、职称、职务、留置针使用频率、留置针培训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有待提高 本次调查显示,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总得分为(55.75±9.37)分,合格率35%。可见,护士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相对欠缺。由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认知正确率前5位的内容可见,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常见并发症、漏液的处理、置管时的消毒方法、皮肤消毒范围知识掌握较好。由正确率排名末5位的条目可见,护士掌握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陈旧、未及时更新,对知识的理解受临床上不良习惯做法的影响。如在留置时间方面,2013年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5]已将其由以往的3~5 d修订为72~96 h,而本次调查中仍有94.5%的护士选择了3~5 d;在封管溶液与固定敷料选择方面,大部分护士首选的是临床常用的材料,对于0.9%的生理盐水可用于封管、无菌纱布可用于固定留置针的知识较弱化;在给药前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的方法选择上受临床不良习惯的影响,80%护士首选注射器回抽有血液。在临床实践中,随着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各种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严谨,因此,医院相关部门应定期对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培训,尤其对新标准中更改的部分需及时培训,并加强思想教育与制度监督,使护士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规范。

3.2 影响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的因素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的因素为职务、留置针培训情况、留置针使用频率、科室。

3.2.1 职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长、带教老师的认知得分高于无职务的护士,与杨丽娟等[6]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①护士长工作年限较长,其临床经验丰富,且作为护理管理者,参加各类护理管理培训的机会较多,对行业新标准最先得知与掌握,然后再层层下达。②带教老师负责科室的教学工作,担负着科内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因而对知识掌握较好。

3.2.2 留置针培训情况 本研究表明,接受过全面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培训者,其认知得分高于没有或接受较少培训者,提示加强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培训可提高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本次调查中,仅有15%的护士表示接受过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的全面培训,可见目前医院的在职教育及培训中关于外周经静脉留置针方面的知识较少。专业知识必须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能被护理人员接受和应用[7]。张敏等研究认为,缺乏系统专业化的培训是影响护士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开展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相关知识的在职培训。

3.2.3 留置针使用频率 本研究显示,留置针使用频率越高,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越好,与赵树娟等[9]研究报道的护士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知识与年置管例数呈正相关的结果相似。分析原因,使用频率越高的护士其临床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维护经验越丰富,因而对外周静脉留置相关知识掌握越好。

3.2.4 科室 本研究显示,所工作科室也是影响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认知的重要因素。急危重症科室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得分最高,而门诊护士得分最低。分析原因可能因急危重症科室重危患者较多,为保证及时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需要,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穿刺工具主要以外周静脉留置针为主,而门诊因输液时间短,穿刺工具主要是头皮钢针为主,护士较少接触外周静脉留置针,缺乏临床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维护经验,因而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了解较少。提示护理管理者应结合临床实际,开展静脉输液治疗知识专项培训。

4 小结

结果显示,所调查护士对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部门应及时关注相关指南、规范的更新,并定期对护士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针对新标准中的修订部分、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频次较少的科室需加强培训。此外,护士长、带教老师需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及督导作用,及时为临床护士提供业务技术指导,以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

[1]庄一新.细节管理对输液治疗护理品质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6):58-60.

[2]Hankins J,Lonsway RAW,Hedrick C,et al.Infusion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M].2nd ed.Philadelphia WB:Saunders Company,2001:1-3.

[3]蒋丽,吴小玲,叶艳萍,等.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38-39.

[4]Tripathi S,Kaushik V,Singh V.Peripheral IVs:factors affecting complications and patenc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Infus Nurs,2008,31(3):182-18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433-201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S].2013.

[6]杨丽娟,沈喜.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77-79.

[7]方斐,冯新玮,黄静.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疮的认知及防范意识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4A):887-889.

[8]张敏,何华,张亚婷,等.陕西地区部分医院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的调查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3,27(6A):1575-1577.

[9]赵树娟,覃惠英,郑晶.广东省三级医院PICC置管护士相关知识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12A):12-16.

Investigation on cognition of nurses on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in secondary general hospitals

(Baoshan Branch of Hua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1,China)

RONG Gen-nan,HUANG Dong-mei,ZHANG Li-zhen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gnition of nurses on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in secondary general hospitals.Methods In March 2014,a total of 216 nurses from Baoshan Branch of Hua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elf designed questionnaire.20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taken back,with an effective recovery ratio of 92.6%.Results The overall average score of cognition of nurses on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was 55.75±9.37,and the qualification rate was 35%.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job title,related training of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usage frequency and working department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The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were 0.253,0.183,0.183 and-0.158,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hospital should reinforce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knowledg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in nurses,especially the revised parts of the new standard version and the department using less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and give full play of supervision of head nurse and nursing teacher,so as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ipheral vein indwelling needles.

Nurse;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Cognition;Investigation

R47

A

1009 8399(2015)05 0018 04

2015 04 07

容根南(1964 ),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管理。

猜你喜欢

正确率输液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爱紧张的猫大夫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