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5-12-12黄新荣
■黄新荣
风物长宜放眼量
■黄新荣
工作中的黄新荣
我叫黄新荣,干远教七年了,现在是越干越喜爱。然而以前的我可不是这心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牢骚满腹。哪来那么多牢骚呢?且听我从头细说。
·梦想坠落·
2007年经过公选初到组织部,我心里美滋滋的,毕竟在大家的眼里,组织部可是个“实权部门”,在这里发展,前途自然一片光明。所以,当部领导让我去新成立的远程办时,二话不说,便乐呵呵地去了;而第一次见面的老主任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也给我鼓了劲:“考虑到你年轻,还懂电脑,组织上才把你派来。虽说咱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一样要把工作干好!”
我满怀信心地向主任拍了胸脯,然后就开始熟悉工作:建站点、安设备、做课件……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整个人就像陀螺不停地转,虽苦虽累,却很充实。那时就感觉,每天都充满了阳光,人生的价值正在逐步实现,美好的明天正向我招手。
但好景不长,伴随着对业务的逐渐熟悉,我本是充满光明的心田却开始长出了野草,牢骚渐渐冒头了。
·困惑缠身·
牢骚来源于自我角色的困惑:远程办在部里,毕竟是个小科室,自感难有作为、前途堪忧。有时遇见朋友,问我在哪儿上班,我说在组织部。又问:“哪个科室?”我答:“远程办。”对方本是羡慕的眼神一下就疑惑起来:“这是啥部门?”当时我的感觉是“白在部里干了”。
业务呢,也不好开展。远教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的单位很多,而远程办本身不管人财物,就总得去沟通、协调,说好话、赔笑脸,弄得身心俱疲;而成绩却往往不是立竿见影,常让我觉得费力不讨好。
工作中还总有急活儿。部里有紧急制片任务,经常让我忙得焦头烂额;平时站点要时时关注,一遇到突发问题,就得马上去解决。可远程办人手少,总是分身乏术。每当听到基层有怨言,我的心都冰凉。
最烦心的是一些群众的不认可。我就偶然间听到俩农民兄弟聊天,说“远教就是个摆设”“没啥大用处”……种种重压,让我喘不过气来,真不明白自己这么忙这么累图什么,弄得是牢骚满腹、困惑缠身。
·走出阴霾·
正当我怨天尤人的时候,主任注意到了苗头,一次去偏远站点检查时特意带上了我。那是个山村,各家离得很远,他却爬坡越坎,硬是走遍了每一户,一上午下来也没喝一口水。我看着主任的举动,被感动了。这时他意有所指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只有小科室,没有小岗位;只要用心做,同样会有大作为!”原来他在以身作则啊,我瞬间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部领导也发现了我的“非常”状态,把我叫到小会议室,让我看看那些奖杯奖状,尤其是远教办获得的更是着重指出来。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黄,远教是不好干,但只要积极付出,就一样出成绩。只要干了,就绝不是无用功!”听着这暖心的话,我一下又有了信心。
更可喜的是,我发现群众对远教还是认可的,之所以有怨言,还是有些环节没做到位。一天中午,办公室来了个人,还扛着一袋大米。“你是?”“我是赖明生啊。夏天幸亏远程办帮我治好了稻子的病,我才没破财。这是我刚收的新米,你尝尝!”我这才想起,前阵子他家稻田突发白枯病,是我们带着专家到现场指导的。“这么点小事,你太客气了。”“对我可是大事!”热心的他还提出了些意见:活动形式不灵活、为农民解需不够及时等等。临走时他扭头来了一句:“以后还要帮好我们啊!”听着这句掏心窝的话,看着他的背影,我把满腹的牢骚都扔进了太平洋。
如今,我的心态平和了,牢骚走出了我的世界,工作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了。其实,人遇到困难,不能一味抱怨、总发牢骚,应该放宽胸怀、放远眼光,才会最终收获成功。就像毛主席曾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现在的我,心态就是这样。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