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心理弹性者对社交情境注意偏向的潜在机制研究
2015-12-12王琪郭绵玲
王琪,郭绵玲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高心理弹性者对社交情境注意偏向的潜在机制研究
王琪,郭绵玲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采用同中选异实验范式,考察不同心理弹性外来务工子弟在社交情境下的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从224名被试中筛选出24名高分组和24名低分组被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高弹性个体与低弹性个体对于社交情境的敏感性方面差异显著,高弹性个体对社交情景更敏感。相对于社会支持情境来说,他们都对社会排斥情境更敏感;(2)与社会支持情境相比,社会排斥情境更能锁定注意,难于摆脱。与高弹性个体比较,低弹性个体被社交情境锁定的特点更突出,更难以摆脱。
心理弹性;社交情境;注意偏向
1 引言
心理弹性是指过去经历或现在正经受着严重逆境或压力的人,其身心并未受到糟糕不利境遇损伤和破坏性影响,或者甚至愈挫愈勇的现象。[1]近些年来,国内外日益关注心理弹性方面的研究,其研究主要包含两方面:首先是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探讨其变量;二是构建其理论模型框架,探究其作用机制。[2]对于怎样理解弹性的内在结构也存有分歧,但在进行科研时,往往从操作含义上将其机制定义为具体的保护性因素作用的结果。Kumpfer[3]综合了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形成一个心理弹性框架,该模型把业已证实具有心理弹性提升功能的因子,穿凿于以人——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主线的动态平衡重组过程框架,该模型提及一些过程促进个体把高危困境转化为更含有保护性的环境,以便于弹性适应或积极重整,其中包括选择性注意。心理弹性者面对压力/挑战,善于从外部环境中选择性知觉积极发展资源。
许多研究结果支持心理弹性者存在着注意偏向,比如,宋杨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注意初期,高和低心理弹性初中生都对负性情绪面孔产生了注意偏向;注意后期,高弹性者消除了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而低心理弹性者仍保持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4]眼动实验表明,高心理健康水平个体表现出对消极材料的注意趋避。陶云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高心理弹性个体在无应激情境下对低应激词表现出注意敏感,低心理个体在无应激情境下出现了对高应激词的注意回避倾向。[5]注意,作为个体认知加工的关键内在心理机制,它的核心特征是其选择性,当刺激的情绪意义系统影响到注意选择的决定时,就产生了注意偏向。那么心理弹性是如何影响注意的选择机制呢?我们从注意所包含成分的角度,来探究注意偏向的潜在机制。注意包括几种成分(注意定向、保持、解除、转移等),[6]且至少包括两种机制:(l)对相关信息的选择与激活;(2)对没有被选择的不相干刺激的主动性抑制。[7]多数研究者肯定了这两种机制的功能,但是就“注意偏向究竟属于注意的哪种成分”这一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在关于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实验中,Fox等人对以上两种机制作出这样的两种解释:首先,在最初始的注意定向中,与威胁相关的刺激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第二,该刺激影响了注意脱离的时间或其解除的能力,使得注意长久停留并集中保持在这些刺激上。[8]基于这个注意理论,高低心理弹性个体对社交情境的注意偏向又属于注意的哪种成分?
本研究根据个体的生活状况,将社交情境分为社会支持情境、社会中性情境、社会排斥情境,拟通过这三种情境对应的图片所透露的不同的社交情绪信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社交情境。
本实验的目的首先是考察心理弹性对社交情境的注意偏向的机制是什么,是注意对社会支持情境更为敏感?还是难于摆脱,呈现出更强的锁定倾向?在应激性障碍儿童的注意偏向机制研究领域上,已有学者如Seth D.Pollak指出有受虐经历的儿童对愤怒面孔存在注意敏感,其生理数据也显示出受虐儿童在脱离注意愤怒面孔方面存在困难。对外来务工子女这一群体在社交情境注意偏向机制领域方面的研究尤为鲜见,对该领域的研究拓展显得极为迫切与重要。社会上长期存在着排外现象,尤其对于外来务工子女来说,或多或少受到本地人的排挤,这可能导致这一群体的高低弹性个体对积极的社交情境所透露出的正能量存在向往,从而对来自外界的积极情境信息会更敏感。而对于
消极社交情境的存在,高弹性者更善于摆脱其负面影响,低弹性者则相反。
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心理弹性与注意偏向关系的探讨上,少有研究深入到注意偏向内部机制的探讨,因此,本研究采用同中选异实验范式,从注意敏感和注意锁定两个层面上对心理弹性对社交情景的注意偏向潜在机制进行研究,以便为心理弹性干预研究提供新思路。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在广州市某民办学校随机选取3个大班共247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回收224份有效问卷,选出总分上下27%的高低两组,共48名被试参加本次实验。删除实验中的2名极端数据,得到高心理弹性组24人,低心理弹性组24人。被试年龄的范围区间为17±1岁。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听力良好,均为右利手。
2.2 工具。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是2008年由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本土化量表,在国内713名初高中学生中,初测的内部一致性为0.85(n=283),复测为0.83(n= 420)。[9]
2.3 实验材料。
注意敏感部分的检测材料:“中性—积极”图片,将8张中性社交情境的小图片和1张积极社交情境小图片合成为一张中性积极图片(统一采用Picasa软件进行合成并予以去色处理),最后得到“中性—积极图片27张。“中性—消极”图片,制作过程参照“中性—积极”图片,最后得到27张图片。
注意保持部分的检测材料:“积极—中性”图片,将8张积极社交情境的小图片和1张中性社交情境小图片合成1张积极-中性图片,最后得到“积极—中性”图片27张。“消极—中性”图片,制作过程参照“积极—中性”图片,最后得到27张“消极—中性"图片。
以上合成的图片中,均有1幅小图片的含义不同于其他8副小图片。这幅小图片随机出现在九个方格的任一位置,各出现3次。
干扰图片的制作:“中性-中性”图片,将9张中性社交情境小图片合成一张中性—中性图片,得到54张“中性—中性”图片。“积极—积极”图片,“消极—消极”图片,过程如上,各得27张。
2.4 实验假设与设计。
该研究有两个假设:高心理弹性者对两种社交情境存在注意敏感倾向,低心理弹性者对积极社交情境存在注意敏感倾向,对消极社交情境存在摆脱困难。
在注意敏感任务中,高弹性组对积极社交情境的反应比低弹性组更快;对消极社交情境的反应时则比低弹性组更长。在注意脱离任务中,高弹性组对社交情境的注意保持时间比低弹性组短。
检测注意敏感性特点的实验任务设计:
2(被试类型:高心理弹性组,低心理弹性组)×2[实验条件:中性情境图片为背景的社会排斥情境图片的识别(简称中性-消极),中性情境图片为背景的社会支持情境图片的识别(简称中性-积极)]两因素混合设计。
检测注意保持特点的实验任务设计:
2(被试类型:高心理弹性组,低心理弹性组)×2[实验条件:社会排斥情境图片为背景的中性情境图片的识别(简称消极-中性),社会支持情境图片为背景的中性情境图片的识别(简称积极-中性)]两因素混合设计。
2.5 实验过程。
被试坐在电脑前,戴上耳机。先熟悉键盘的“X”“B”键的位置。然后告知被试若出现的九张小图片都相同,都同样代表提示语的含义,则按“X”键。若有一张与其他八张小图片不同,则按“B”键。清楚指导语后则按“Q”键进入练习阶段。实验过程首先在9个方格位置处呈现白色“+”注视点,背景为黑色,呈现时间100ms,然后呈现合成的图片100ms,接着播放一遍词语提示音,直到被试作出按键反应后进入下一轮图片展现。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表1 不同实验条件下高低弹性组的判断反应时M±SD
为了检验高低心理弹性个体是否具有对社会支持情境与社会排斥情境敏感的特点,研究比较了以中性情境为干扰刺激、以社会支持情境与排斥情境为靶刺激的情况下两组被试的反应时。高低弹性个体在中性情境图片为背景的社会支持情境图片的识别条件下的反应时长于中性情境图片为背景的社会排斥情境图片的识别条件下的反应时;从总的反应时来看,高弹性个体比低弹性个体的反应时要短,且相差较大。2(被试类型:高心理弹性组,低心理弹性组) ×2(实验条件:中性情境图片为背景的社会排斥情境图片的识别,中性情境图片为背景的社会排斥情境图片的识别)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条件主效应显著F(1,1110)=3.854,p=0.05,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F(1,1110)=30.013.p<0.01,被试类型与实验条件交互作用不显著,F(1,1110) =2.575,p=0.109。
表2 高低心理弹性个体注意敏感性特点任务反应时方差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高弹性个体与低弹性个体对于社交情境的敏感性方面差异显著,高弹性个体对社交情景更敏感。相对于社会支持情境来说,他们都对社会排斥情境更敏感。
表3 不同实验条件下高低弹性个体注意保持特点的判断反应时M±SD
为了检验低弹性个体是否具有难于从社会排斥情境中脱离注意的特点。研究分别比较了两组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社会支持情境为背景的中性图片识别和社会排斥情境为背景的中性图片识别)的反应时(见表3)。2(被试类型:高心理弹性组,低心理弹性组)×2(实验条件:社会排斥情境图片为背景的中性情境图片的识别,社会支持情境图片为背景的中性情境图片的识别)方差分析表明,实验条件主效应显著,F(1,1917)=73.055,p<0.01,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F(1,1917)=23.735,p<0.01,被试类型与实验条件交互作用不显著,F(1,1917)=0.687,p=0.407。从表3可以看出,个体在干扰刺激是社会支持情境的反应时都要低于社会排斥情境反应时,且相差大;从总的反应时来看,高弹性个体比低弹性个体的反应时要短,且相差比较大。
表4 高低心理弹性组注意保持特点任务反应时方差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与社会支持情境相比,社会排斥情境更能锁定注意,难于摆脱。与高弹性个体比较,低弹性个体被社交情境锁定的特点更突出,更难以摆脱。
4 讨论
本实验试图考察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对社交情景信息注意偏向的潜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面对不同社交情境信息,高弹性个体与低弹性个体相比反应时较快,差异显著。这与假设不太一致,可以做以下解释:Tugade,Fredrickson[10]等人使用生理多导仪所做的情绪诱导实验表明高弹性个体往往具有比较多的积极情绪。而Barbara L.Fredrickson[11]提出积极情绪的扩延—构建(Broaden-and-build)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式各样具体的积极情绪,比如愉悦、高兴、满足感、兴趣、爱与自豪等,表面虽不同,但都有增强与构建个人资源(强化人的智力、体能、社会协调和心理调节能力等)、拓展人们瞬时认知行为能力、提高主观幸福感等功能。那么高弹性个体面对不同社交情境信息,凭借其更多的积极情绪能量,会表现出现明显的注意偏向。第二,与社会支持情境相比,他们都对社会排斥情境更敏感,识别速度比较快。有很多研究者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论证注意偏向,他们认为,人类普遍存在着优先注意与威胁相关的信息的倾向。所以非恐惧症的正常被试也会对恐惧相关刺激予以快速反应。[5]Anderson[12]等人发现,在注意资源相当有限的条件下,正常被试也表现出了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在注意保持实验中,我们发现,个体不仅能够迅速识别具有负面情绪信息的社会排斥情境图片,对其更为敏感和警觉,而且一旦识别也易被社会排斥情境锁定而难以转移。这一结果表明,个体识别到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社会排斥情境后,认知系统会优先对社会排斥情境予以自动化的加工处理,并持续对其予以监控,干扰正在进行的作业,因而,表现出对社会排斥情境的过度敏感,且难以转移注意。据此推测,个体对社会排斥情境的注意敏感——锁定是其注意偏向的潜在机制。研究结果也发现,与高弹性个体比较,低弹性个体被社交情境锁定的特点更突出,更难以摆脱。可以做以下解释,处在复杂的压力和逆境中,高弹性个体能善于识别各种情境,调节好自身情绪并能进行良好的应对。[13]高弹性个体通常具有积极的认知与自我调节能力,而低弹性个体由于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手段,其较低的自我调节动机及能力使其更难修复来自负性情绪信息的影响,导致其对社会排斥情境的注意持续时间更长;有研究发现:高弹性的个体的积极与消极情绪的联系并不大,而低心理弹性的个体则非如此,他们在积极情绪高涨的日子消极情绪就会较少,而消极情绪高的时期积极情绪就会低。这也就说明了高弹性个体他们的积极和消极情绪是相互独立的。而低弹性个体则不然,他们的积极与消极情绪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依存,此消彼长。[14]由此低弹性个体难以摆脱诱发消极情绪的社会排斥情境的影响,同时也难以脱离对诱发积极情绪的社会支持情境的注意。
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低弹性个体的认知加工特征是存在差别的。而这一不同便给心理弹性评估与干预以启发并开拓新思路。Macleod[15]等的实验研究显示,注意偏向与情绪易感染性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并可借助于训练个体的注意偏向(比如只对消极或中性的情绪信息出现注意偏向)来改善个体的情绪易感染性。而情绪的易感染性通常与个体的心理弹性相关。那么,以本研究结果(高低弹性个体注意偏向特点不同)为基础,我们可否借助类似的对注意偏向的训练,来改变认知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心理弹性的目的呢?这尚需后续研究的支撑。
[1]Rutter,M.Resilience reconsidered: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empirical findings,and policy implications[J].2000.
[2]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6(1):89-96.
[3]Kumpfer K L: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M]//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Springer US,2002:179-224.
[4]宋扬.不同心理弹性初中生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及情绪认知特点[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陶云,张莎,唐立,刘艳.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在有或无应激情景下的注意偏向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3):196-201.
[6]Posner M I,Petersen S E:The attention system of the human brain[R].WASHINGTON UNIV ST LOUIS MO DEPT OF NEUROLOGY,1989.
[7]Hopfinger J B,Buonocore M H,Mangun G R: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top-down attentional control[J].Nature neuroscience,2000,3(3):284-291.
[8]Fox E,Russo R,Dutton K:Attentional bias for threat:Evidence for delayed disengagement from emotional faces[J].Cognition&Emotion,2002,16(3):355-379.
[9]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检验[J].心理学报,2008(8):902-912.
[10]Tugade M M,Fredrickson B L: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2):320.
[11]Fredrickson B L: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300.
[12]Anderson A K,Phelps E A:Lesions of the human amygdala impair enhanced perception of emotionally salient events[J].Nature,2001,411(6835):305-309.
[13]张佳佳,李敏,彭李,等.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3):347-349.
[14]谭晟.考研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15]MacLeod C,Rutherford E,Campbell L,et al:Selective attention and emotional vulnerability:assessing the causal basis of their association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attentional bias[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2,111(1):107.
Attentional Bias to the Proactive and Negative Social Contexts Between Low and High Resilience Individuals
Wang Qi,Guo Mianling
(School of Educ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
According to the paradigm"odd-one-out search task"to test the mechanism of the attentional bias between low and high resilience individuals in the proactive and negative social contexts.24 high resilience subjects and 24 low resilience were chosen from 224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scores in the scale of resilience were tested for this task.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feature of attentional sensitive for high resilience subjects and low resilience subjects.High resilience subjects are much more attentional susceptible in the social contexts.In contrast with proactive social contexts,they are both more attentional alert in the negative social contexts.Comparing with proactive social contexts,negative social contexts would draw much more attention,and people would be difficult to disengage.Low resilience subjects are more easily engaged and hard to escape in the social contexts than high resilience subjec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social contexts;attentional bias
B844
A
1672-6758(2015)04-0040-4
(责任编辑:蔡雪岚)
王琪,在读硕士,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Class No.:B844 Document Ma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