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

2015-12-12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4期
关键词:唐卡藏族美术

《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大型系列唐卡》项目获批?

项目具体执行单位为北京金色度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藏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与保护的企业。业务范围包括高端唐卡的销售、展览、代理、定制服务,同时还提供唐卡修复与装裱、开光、投资与鉴定服务,研发唐卡的新载体,以及对唐卡衍生品的研究与开发。

项目技术指导单位为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以传承和发展中国唐卡文化为宗旨,下设的五大机构,以学术研究、鉴定与评估、保护与修复、信息资料和宣传为主要工作任务。

《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大型系列唐卡》制作项目用唐卡艺术形式全景式展现被毛主席称作“开天辟地第一次”的伟大长征,歌颂在共产党领导下红军以艰苦卓绝、万难不屈的革命精神,走过雪山草地悲壮而又辉煌的历程,体现军民团结、汉藏团结、汉藏一家亲的主题思想。初步拟定制作80幅左右大型唐卡,展现长征的重要事件、节点及人物。

本项目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用传统的唐卡艺术体现伟大的长征历程,歌颂长征精神,项目的制作是传统技艺与红色题材的有机结合,开创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新形式,通过唐卡的艺术形式贴近民众,起到促进民族团结重要作用。

“追溯——工巧明传承”艺僧培养计划的提出

该培养计划由北京金色度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起。唐卡的传承不止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追溯——工巧明传承”唐卡画师培养计划是立志于唐卡文化传承的传习人培养计划,意即“追本溯源”,从唐卡的本真上去探讨唐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唐卡的诞生地——寺院的“工巧明”部为起始,以追寻唐卡艺术本源为本心,以培养传统唐卡画师为方式,以唐卡文化“原态化”传承与传播为内核,以育人、传承、传播、富民为目的的整体性艺术人才培养项目。

该培养计划将在藏区挑选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寺院,恢复其“工巧明”部,并严格按照传统的唐卡绘制仪轨、聘请各派系嫡系传承人、使用纯天然矿植物颜料、严格按照度量经要求恢复和培养传统的唐卡画师。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当地传统文化传承,带动藏文化的传播,带动所在地的文化旅游发展和产业升级。通过“工巧明”这一独特的寺院传承方式,复兴唐卡文化,助力唐卡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再现其辉煌时期的耀眼光芒并为其日后能够走向世界艺术之巅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培养计划的意义主要有4个方面:

一、追本溯源,从根源上恢复唐卡的原有面貌,服务于藏、蒙及周边地区唐卡文化的发展,满足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为当代唐卡的继承提供充足储备人才,通过理论研究和文化探寻,为唐卡的研究与保护提供学术支持、技术支持等。

二、以文化人,唐卡是藏民族优秀的传统经典文化,而非纯粹的手工艺,它的传承首先是文化的传承,才是技艺的传承,它的延续发展受制于深厚的藏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和宗教信仰文化、佛教造像量度经典理论法则的规范指导,唐卡技艺的修炼式提升和唐卡人才的修行式培养亟待提上日程。通过传统“工巧明”式唐卡画师的培养,使唐卡画师在理解和传承正统的唐卡文化艺术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出唐卡技艺精湛人才从事唐卡的修复技术研究,为抢救我国古代唐卡培养专业人才。

三、以点及面,以寺院经典唐卡文化,带动民间村寨普及唐卡文化,提升唐卡文化神圣的品牌价值和技艺水准。充分利用丰厚的唐卡文化资源,开展富民创收活动,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四、协同联动,以文化的强大协同作用和联动作用,带动当地文化旅游、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同时促进藏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藏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双百工程》唐卡制作项目启动

“双百工程”,即汉藏关系史百幅系列唐卡、藏族文明史百幅系列唐卡两项工程。“双百工程”是北京金色度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历时数月时间,经过众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多次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后,共同拟定的项目计划。

本项目以汉藏关系史、藏族文明史为主线,梳理汉藏关系、藏族文明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根据其有代表性的内容绘制两百幅精品唐卡。

“双百工程”的实施,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宗教、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意义,它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加强汉藏民族关系的友好往来,有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谐社会的构建。

本项目技术指导单位为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为了进一步使唐卡及其制作工艺与绘画艺术得到良好的传承与保护、深入挖掘唐卡的艺术品价值、规范唐卡交易市场、引导正确的唐卡艺术品投资行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文化,进而感悟中华文明的浩瀚与辉煌,于2012年成立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唐卡专项基金及2013年成立了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

此外,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最具代表的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唐卡形式绘制汉藏关系史、藏族文明史,这对弘扬、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届中国唐卡艺术节即将启幕

继首届中国唐卡艺术节圆满举办后,中国唐卡艺术节组委会将于2015年8月“雪顿节”期间在拉萨举办第二届中国唐卡艺术节。第二届中国唐卡艺术节包括开幕式、唐卡艺术精品展、唐卡艺术交易展和唐卡艺术高端论坛等活动。

为了高质量办好第二届中国唐卡艺术节,组委会面向国内外唐卡艺术家、唐卡研究人员、唐卡画师、传承人、唐卡艺术爱好者、收藏家及博物馆、唐卡画院、寺院等个人及单位征集了有关唐卡艺术作品及研究论文。中国唐卡艺术节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唐卡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是唐卡文化交流的盛会。

首批中国唐卡文化丛书隆重出版

中国唐卡文化系列丛书,由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主编,包含研究著作、画册、论文集等,共12部集结出版,其中画册5部,研究专著5部,论文集2部。此次书籍出版是建国以来首次大规模、成系统的对藏族文化尤其是唐卡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成果的展示,建设并丰富了唐卡绘画史的研究体系,开创了藏族美术研究领域的先河,是唐卡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对唐卡文化建设的又一倾力巨献。

《中国唐卡》,主编康·格桑益希,副主编凡建秋、格桑梅朵,画集精选了藏族唐卡400幅,涵盖藏族唐卡各个风格流派的艺术精粹,书中唐卡图片大多数来自藏区各大历史悠久的著名寺院,是主编康·格桑益希先生多年来坚持实地调研的成果积累,并融入他多年来对唐卡艺术的研究成果,以绘画风格流派分章节,从唐卡画派作品入手,以高端的寺院唐卡、著名画师唐卡作品为主,具体的分析展示了藏区各画派唐卡的艺术特征,书后附有唐卡藏汉文说明文字。该画集规模宏伟、编辑专业、内容丰富、印制精美,刷新了国内唐卡艺术画集的最高水准。《中国唐卡》的出版,价值意义重大,具有权威性、学术性、资料性,还有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具有藏族唐卡艺术百科全书的性质。

《噶玛嘎孜画派唐卡》,主编康·格桑益希,副主编格桑梅朵,该书精选了噶玛嘎孜画派唐卡300幅,按史期先后排序,囊括了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代表作品,最后还附有唐卡缩样及文字解读,是目前国内关于藏族唐卡艺术画派个案研究的又一部集大成之作。该画集最大的特点是从藏传噶玛嘎孜画派入手,具体地分析展现了该画派艺术风格特色,并以此切入藏传佛教艺术的完整体系之中,不仅形象地展现出藏族文化的多种本体性特征,且系统呈现出藏传佛教艺术与藏文化体系的内在联系。

《匝嘎利》(上下卷),张晓威主编,该画集收入藏传佛教匝嘎利艺术珍品三千多幅,体量庞大,内容丰富,历史久远,年度跨度相当大,从公元11世纪到21世纪的匝嘎利均有收录。首次集中的展示了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匝嘎利。形制有长条形、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内容题材涵盖各类佛、菩萨、护法、供养人、天龙八部、四相占卜等内容,也包含了各种功用的匝嘎利,如灌顶、供养、供奉、护身、占卜、天文历算、医学、教育、装藏等。这些图像无论是数量、质量、门类、功能等各个方面在国内甚至全世界都属首次面世,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藏传佛教美术研究的空白,将打开一片全新的研究领域。

《新概念唐卡》,作者耷·琼培仁波切,仁波切精通藏汉双语,在文学创作、书法绘画、诗歌佛曲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是年轻一代藏族仁波切中刻苦精进、睿智博学、多才多艺、独树一帜的领军人物。《新概念唐卡》是仁波切经过多年对唐卡艺术潜心研究,深切理解传统唐卡的精髓,结合深厚的佛学理论,而进行的一次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唐卡的形式定制,在画风上更加自由,在心灵上更加开放。噶玛嘎孜画派历来就走在唐卡风格探索的前沿,古有十世噶玛巴 曲英多杰的艺术创新,为噶玛嘎孜画派创出一派新风,今有耷 琼培仁波切的新概念唐卡,将新锐的思想融合唐卡艺术因素,而自成一家,为唐卡绘画与世界现代艺术接轨探索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新概念唐卡》用抽象的图案符号,象征性语言表达和简洁而形象的视觉语汇,解读了深邃的佛学哲理,画面色彩典雅,造型生动,集藏族传统美术的装饰美、形式感和特有的绘画语言于一体,是目前国内探索藏族唐卡创新发展的首部力作。

《藏文书法集粹》,作者耷 琼培仁波切,仁波切在书法上另辟蹊径开创了藏文字母象形文,填补了藏文书法史上的空白,也为学习藏文增添了一门生动的课程。该专集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为三十个字母的形象文字体书写,后半部分为不同字体的藏文书法,从书法字体的形式美入手,展现了历史悠久的藏文多种书写技艺的风格特征。耷琼培仁波切书法字体造型美观大方,寓意深刻,形式多变,功力深厚,是关于藏文书法艺术研究的先锋人物。

《藏族唐卡艺术概论》,作者康 格桑益希,共分12章,约50万字,选入经典唐卡108幅,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唐卡专业著作。从藏民族美术发展史、美学认识论、艺术审美观、造像量度体系、唐卡技艺传习及创新探索等方面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奠定了藏族唐卡艺术的基础理论。作者康 格桑益希,毕生从事藏族美术理论研究和绘画实践,代表作有《藏族美术史》《藏传噶玛嘎孜画派唐卡艺术》等多部专著,主编过藏族唐卡画集多部,还主持过多项藏族美术方面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并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几十年,绘制唐卡作品不计其数,被多家博物馆收藏,著者倾尽心力,潜心于藏族美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对藏族美术有着深刻、全面、独到的认知体系,该专著是其学术思想的具体呈现,从形式美入手,并以此切入藏传佛教艺术的完整体系之中,其行文简明易读,配合图片,将深奥的藏民族美术以艺术化的形式呈现,是唐卡绘画实践者、藏文化学者、唐卡文化爱好者都喜闻乐见的专业著作,是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入门必备的工具书。

《康 格桑益希文集(卷一)藏族民间美术》,作者康 格桑益希,本专著共收入论文23篇,图文并茂,从藏族民间美术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及审美追求等方面作了较详尽的阐述,是作者几十年来探索藏族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的呕心力作。

《康 格桑益希文集(卷二)藏族唐卡艺术》,作者康 格桑益希,本专著共收入论文23篇,图文并茂,从不同视角对藏族唐卡艺术的发生发展、成型成熟、题材内容、形式审美等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是康 格桑益希先生在从事唐卡艺术实践、唐卡艺术教学及唐卡艺术研究中积累起来的成果展示,更是后学者们进步的阶梯。

《康 格桑益希文集(卷三)藏族传统美术》,作者康 格桑益希,专著从藏族民族传统美术的传承发展、题材内容、形式美表现及文化审美追求等方面作了较详尽的阐述,是目前国内探索藏民族传统美术传承发展的力作之一,本专集最大的特点是它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入手,并以此切入藏传佛教艺术的完整体系之中,形象的展现出藏族传统文化的特征,并系统的呈现出与藏族文化体系的内在联系。

《唐卡艺术解读》,作者凡建秋,该书是作者硕士和博士期间学习成果的改造,是对唐卡艺术进行的探索和研究。以藏传佛教唐卡艺术为研究选题,分上下两个部分:上篇对唐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进行解析,从唐卡的文化内涵、唐卡的艺术语言、唐卡的艺术特性等方面进行解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下篇是唐卡艺术风格研究,以历史时间为发展线索,对唐卡的发展历史、画派、绘画风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中国唐卡文化艺术研究论文集》,罗桑开珠主编,该文集以中国唐卡文化研究北京论坛和首届高校唐卡文化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为主,并收入了与主题内容相关的已发表的论文。文集主要内容包涵唐卡发展历史、图像内涵、各类题材、风格流派、艺术特色、唐卡原料与绘制、唐卡传承与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2015北京 中国唐卡艺术论坛文集》,康 格桑益希主编,该文集收录了30余篇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唐卡研究学术论文,收录论文作者均是藏族美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研究方向、侧重点、高度、深度等方面各有所长。该文集集中展示了学者们新近的研究成果,这样的专门的唐卡研究文集的出版在藏族美术研究领域尚属开山之作。

猜你喜欢

唐卡藏族美术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故宫藏弘历佛装像唐卡研究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清代宫廷唐卡研究综述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创意美术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