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生动”,亲身感受探索过程

2015-12-12甘琦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生动游戏思维

甘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95-02

现今,小学数学课堂中不见了“满堂灌”,却又出现了不少的“满堂问”和“满堂议”,其教者不分内容性质、不管课型不同、不论知识难易、不视个性差异等,凡课都“惯性”地套用“问”和“议”,或一问一答,或“哇哇”的满堂议论,看似学生活动有余,其实是表面的一种假活动,缺乏深层、本质探索知识的活动;看似发挥学生主体,其实是假象的一种泛主体,缺乏主动、自主独立的亲身探索过程,致使教学节奏缓慢,环节松弛,“教浮于面”缺乏有深度的数学思考,效率低下。

数学教学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外在形式,形式只是本质内容的载体和显现,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变化灵动的,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适时调控,“问”有思考,“议”有深度,绝不能泛泛而问、平淡而议;“问”和“议”多精心于教师的预设中,也应随教学的发生而“动态生成”,“问”在时机,“议”在关键。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问”和“议”应置于教师的有效主导调控中,绝不是“懒教”的替用法,“问”在引导,“议”在主体,真真切切使学生活动,确实发挥主体的自主探索,在有效的活动中感受探索过程。

一、游戏探索活动课堂

鲁迅在《风筝》中写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出于儿童的天性,是诞生于世向外界学习的“圣书”,它能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可以通过游戏,更好的与外界的其他人和事物接触与交流,对于孩子们形成一种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仍处于这样的过渡阶段,加之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往往很难理解,学起来也深感枯燥无味,课堂中引用游戏辅助教学,在“玩”中学,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对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十分有益的。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减法》一单元,在教学例1:“3+2=5”后,我设计了游戏“找朋友”的一组练习:小学生头戴写有“2+1、5、4、4+1、2+3、3、2+2、2”等不同算式或数的帽箍,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齐算共“玩”,参与游戏的同学还得边算边找,彼此找到各自对应的好友,站在讲台前让大家评判对错。教学例2:“5-2=3”后的练习,不等老师发话,学生就喊起了“找朋友,找朋友”,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巩固了“5以内的减法”。

教学中引用游戏活动,学生兴趣盎然、紧张欢笑、其乐融融;“玩”中学习,“乐”中探索,知识直观感性,理解深刻,掌握牢固,学得轻松自如。

二、问题探索活动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它可以开启思维,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加速运转,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苦思冥想”、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故“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解决问题”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由“问题”导引学生探究知识,寻求其“问题”的解决方法。目标明确,探索定向,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增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六年级《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当学生初步掌握“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形”后,有学生问道:“老师,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吗?”

“相等!”“当然相等啦!”还没等老师发话,其它学生已“七嘴八舌”作出了如此回答。

“两个面完全相同,面积就相等,那你能用什么方法加以证明吗?”教师不加评判,随之引导学生就此深入探究。

课堂立刻寂静了下来,学生两眼迷惑、张口结舌、抓耳搔腮,不知如何作答。

片刻后,又有学生嚷开了:“上、下两个面完全相同,面积就相等呗!”

此时,有学生试图用“不容怀疑”的事实来说服老师,便开始动手操作,对自己圆柱体模型进行剪、量、比、叠等,并不由自主地小声议论起来:

“把上、下两个底面剪下叠在一起,看是否完全重合”“量一量上、下两个底面的直径,看直径是否一样长”“也可以量半径的长”“折出上、下两个底面的对称轴,看折痕是否相等”……

火候已到,老师抓住时机质疑:“上、下两个底面完全重合,说明什么?直径或半径相同又说明什么?那对称轴的折痕是什么?”经过一番谈论、释疑,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学生经过动手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证明其提出的问题,再经过老师的质疑,从而十分清晰并掌握了“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形,其面积必然相等”这一结论。

三、自主探索活动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教学中不能仅凭教师的“口传”替代学生的活动,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考,不能用教师的眼光替代对学生的观察,教师应时刻保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上述一系列活动的时机和空间,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判断归纳出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中例8:“容积单位”的教学,依教材是直接告知学生:“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正好盛水1升。容积是1立方厘米的容器,正好盛水1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没有简单告知结论了事,而是采用“活动探索、验证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得出其“确信无疑”的换算关系。

教学前,每个小组事先准备的学具有:500ml刻度烧杯、1立方分米玻璃槽、1升啤酒杯、一个盛水脸盆等。

活动要求: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升、毫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换算关系?并及时作好记录。

实验活动开始,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忙碌地“动”了起来,将液体倒来倒去,反复不断地做实验,经过数次的验证后,每个小组都得出了结果,期待着与老师交流反馈:

组1:我们组将啤酒杯装满1升水,往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倒,刚好装满,说明1升=1立方分米;

组2:我们组把500毫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倒2次正好装满,用500毫升€?=1000毫升,就是1000毫升=1立方分米;

组3:我们组是把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装满水,倒回到500毫升烧杯中,也是倒了2次就倒完了,说明1立方分米中有2个500毫升,就是1立方分米=1000毫升;

组4:我们小组先把1升啤酒杯装满水,再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刚好装满,不多不少,说明1升=1立方分米。

……

这里“立方厘米”与“毫升”的换算关系无法通过实验加以验证,除其单位较小,难以找到学具的原因,还主要考虑到学生活动不仅是肢体的,更重要的是思维活动,应培养学生的猜测、计算和推理能力。因此,我在教学时有意留下了活动的“空白”。

“那‘立方厘米与‘毫升有什么换算关系呢?谁知道?”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合情推理。

片刻,一个平时一直较为“灵光”的学生一边举手,一边嘴里喊着:“我知道!因为,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又1升=1立方分米,也就是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1立方厘米。”

推理的多精彩啊!老师情不自禁的为他鼓起了掌。

“听懂了吗?”谁再说说?

……

而后,另一学生也举了手,说道:“把500毫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倒2次正好装满,说明每次倒出500毫升的水,只能装到1立方分米玻璃槽的一半,就是500毫升=0.5立方分米=500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1立方厘米。”

老师频频点头,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道:“说得真好,给他掌声!”

上述的教学设计,既有真切的动手探索,又有严密的合情推理,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不失为“容积单位”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要“真”;思考须“深”;讨论有“质”;问题求“精”;探索讲“效”。只有这样的活动课堂,才能使学生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生动游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爆笑游戏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