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
2015-12-12陈振华
陈振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42-01
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思想下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学习课本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因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近几十年教学改革的浪潮,从先学后教,到以学定教,再到聚焦自主学习、教师引导,聚焦思维的深度,正一步步地逼近教学的核心问题。这与西方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目前,“自主学习”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纳,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
一、倡导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而不断建构的活动,发展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儿童要通过自己的活动,才能建构他们的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维形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创了学习理论的新领域,推动了教学理论的发展,并对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起到了指导作用。
二、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这种“自主学习”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1.课前预习。这里要求学生:(1)看懂、读懂例题的图文,能描述图意和“学习伙伴”提示的内容;(2)弄清每个条件的含义,找出有效信息,去除无关信息;(3)画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2.课中检查。先同桌相互说出解题思路(你是怎样想的),促进有效预习。3.分组汇报、合作交流。在这里教师则退到后台,指导学生探索的方向,指点学生探究的方法,只在关键处点拨、困难处引领,适时处介入,经历探索活动的过程,享受成功的乐趣。4.精讲点评。通过教师的精讲和点评,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初步体验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5.自主运用。通过有效、有度的练习,学用结合,当场自主练习,巩固提高,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实施“自主学习”数学教学模式的条件
(一)教师要具有全新的教学观
任何时候教师都要记住,不是在“教书”,而是在“育人”;不是去管理,而应“放纵”——欣赏学生、信任学生、放手学生,让教育走一条自然生长的路。我们要树立一种新的“教育信仰”:全面关照学生的成长需求。第一,教师首先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知识。你不是在教学科,是在教孩子;第二,带给孩子一生最大影响的,不是你教了什么,而是你是怎样一个人以及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第三,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一样美丽。这就是“人学”的教育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一切的教学艺术不在于教师的表演,而体现在如何点燃、调动、利用学生上。
(二)重视“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或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可以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以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以创设充满悬念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以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三)注重生活应用,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实践数学
好的数学学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能够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提取生活中一些题材,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真正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能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能在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