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特征和临床结局
2015-12-12赵凤云王小平
赵凤云,陈 霞,王小平,陈 君
(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安徽阜阳 236000)
支原体肺炎是一类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好发于少年儿童,其治疗手段比较简单,使用抗生素可治愈,并且少有并发症,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抗生素的的广泛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macrolide.resistant,MR)肺炎支原体菌株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在亚洲国家[1],而有相关调查显示,近些年来,耐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比例逐年增高[2]。本研究通过临床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大环内酯耐药MP感染患儿的特征和临床结局研究。进行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纳入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本医院收治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纳入患者均按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所有患者意识清醒,皮肤完整,没有肺炎之外的其他感染,均为需要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纳入的患者平均年龄(5.2±3.4)岁。所有纳入的患者纳入前未接受特殊治疗。研究按照胸片结果将患者分为肺实变组和非肺实变组两组。所有体液、细胞免疫异常;既往1个月内接受住院治疗;以及既往患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脏或肝脏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有重症肺炎病史仍未痊愈先天性或继发性免疫抑制或缺陷、心血管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被排出研究。
1.2 方法 临床诊断MP肺炎患者均进行PCR咽分泌物肺炎支原体核酸定量检测及体外培养。
1.2.1 检查手段 PCR使用DA-BO64肺炎支原体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采用美国7500型荧光PCR仪器检测。具体步骤分为标本采集、DNA提取、PCR扩增、记录结果几个步骤。标本采集使用咽拭子采集,加入到1 mL生理盐水中后离心,离心指标,12 000 r·min-15 min,去掉上清液,用 50 μL DNA提取液100℃ 10 min后同样指标离心获取PCR标本。之后按循环条件扩增核糖核酸。
1.2.2 培养方法 首先准备2 mL肺炎支原体液体变色培养基,之后将咽分泌物提取液200 μL放入2 mL肺炎支原体液体变色培养基中,摇动多次混匀,37℃恒温温育,判断为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的标准,需待培养基颜色由红转黄且无明显沉淀物时,方可判断为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培养阳性者进行体外药物敏感度测定,测定多种抗菌药物的MIC值。
1.2.3 评估方法 通过住院护士治疗前根据病人当前的具体情况填写护理评估单,记录主要指标数值,收集基线资料;治疗后再次用同样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且肺实变组要注意复查胸片,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情况。护理单评估的项目包括年龄、过去史、发病季节、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呼吸道症状持续时间、抗生素的种类、遗传、凝血功能、输血、血液疾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是否有异物植入、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下肢输液、卧床时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WBC总数、CRP、ESR、肺炎支原体PCR。纳入患者均行X线胸片检查,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记录胸部影像学表现及指标好转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结果以n或者(±s)的形式表示。检验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内容包括人群资料中不同治疗方法的小组间差异性比较,以及最后各组的疗效比较。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例患者确诊MP感染的有96例(48%),MP培养阳性者50例,48株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大环内脂耐药,2例大环内酯类体外敏感。所有MR感染患儿有持续性发热、干咳、高热,其中有10例患者有X线胸片肺实变阳性结果,两组患者最终均痊愈,但肺实变组有更长的发热时间,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 <0.05)。
2.1 患者疾病临床特征比较 患者疾病过程中特征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最高体温、发热时间、WBC以及C反应蛋白方面比较后发现,两组在总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临床特征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局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结局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结局进行比较,可见体温、WBC、C反应蛋白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特征的比较(±s)
表1 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特征的比较(±s)
组别 年龄/岁 最高温度/℃ 发热时间/d WB院时间/d C反应蛋白/mg·L -1肺实变组7.1 ±3.2 39.1 ±0.7 13 ±3 7.1 ±2.7 12 ±2 11.1 ±0.7非肺实变组6.8 ±3.1 39.2 ±1.2 7 ±3 9.2 ±3.2 8 ±4 12.2 ±1.2
表2 患者治疗结局比较(±s)
表2 患者治疗结局比较(±s)
组别 体温/℃WBC/×109·L-1 C反应蛋白/mg·L-1胸部影像好转时间/d 抗生素总疗程/d 呼吸道症状时间/d肺实变组治疗前治疗后39.2 ±4.25 37.1 ±4.2 13.1 ±2.7 9.2 ±3.2 17.5 ±2.7 11.1 ±0.7 15.9 ±0.21 9.9 ±3.2 20.2 ±6.8非肺实变组治疗前治疗后39.2 ±4.25 37.1 ±4.2 12.29 ±6.25 7.1 ±2.7 18.1 ±2.7 12.2 ±1.215.1 ±0.22 8.89 ±2.2 19.5 ±6.1
3 讨论
MR肺炎是威胁少年儿童生命健康,严重影响小儿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其治疗手段主要依赖抗生素,关于MR支原体肺炎初选抗生素的原则,有相关文献报道,MR肺炎早期WBC总数升高的病例往往会诱导医生首选头孢类抗生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而初选抗生素的种类会影响患者的MR肺炎治疗效果,对比初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患者,初选药为头孢类抗生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患者的发热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原体肺炎甚至可引起多器官损伤,如肾脏、脑部病变等,进而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3]。此外,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历史较长,导致支原体的耐药性大大增加,耐药比例大大升高,且耐药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一般病情较严重,预后情况不明确,治疗时间更长,从而有更高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4-6]。支原体肺炎会导致患者饮食变差、有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需要输液稳定电解质治疗[7]。MP肺炎患者的肺部情况直接影响的患者的预后,按照X线胸部正位片结果进一步分组,分组依据为是否存在肺大叶性实变影,主要是考虑与药物的初始使用时间延后有关,发现两组患儿发热时间及给予阿奇霉素后发热时间有差异,有肺实变的患者会有更长的发热时间,且此结果不受抗生素的选取的影响[8]。另有研究认为,胸部影像学检查好转时间不受患者抗生素的选择所影响,却受患者肺部情况所左右,统计结果指出,有肺实变的MP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好转时间延长,进而导致该部分患者住院时间延长[9]。本研究发现,对于发热时间超过7 d的患者,应及早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所以应根据患者肺部情况,权衡利弊,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术后心理和生理康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肺实变组,有肺实变的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热的时间更长,需要的医疗成本较高,且这些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特征指标有明显改善,因此考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MR支原体肺炎仍有一定的疗效。是否有肺实变的两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均没有死亡,因此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主要治疗手段方面,抗生素的选取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对于支原体肺炎,抗生素的耐药性影响的治疗效果。总之,耐药支原体并不是非常难杀灭的病原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指导治疗。MR支原体肺炎严峻的感染现状提示,在支原体肺炎治疗过程中应尽早利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及时判断病情程度,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重症肺炎的发生率,改善预后,缩短病程,未来在支原体肺炎病原学、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水平和预后。
[1]洪 泽,孙兴珍.米诺环素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J].西部医学,2010,22(9):1612 -1613.
[2]张晓平.体内瘀津的转化利用[J].世界中医药,2013,8(1):21-23.
[3]辛德莉,王 斯,韩 旭.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6):1213 -1215.
[4]Yong XL,Miao NG.Resistanc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to erythromycin and other antibiotics[J].Guangdong Medical Joural,2010,31(20):2710 -2711.
[5]Schultz A,Bien M,Dumond K,et al.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J].AORN J,2012,114(3):4654.
[6]陈志梅,李秀春.甘草的活性成分与临床应用及禁忌[J].世界中医药,2012,7(4):365 -366.
[7]杜惠梅,李燕飞.支原体肺炎病人评估及抗生素的应用进展[J].医学理论和实践,2010,22(3):276.
[8]Waterlows J.The history and use of the water low card[J].Nurs Times,2010,94(7):6369.
[9]Van Swieten.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Europe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2010,26:256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