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
2015-12-12廖远宁
廖远宁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云南 昆明650200)
1 引言
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采集加工、森林旅游、森林庄园等模式。当前,思茅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已初具规模,正在建设7个示范基地,面积46 745亩。该区初步形成了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林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使林地综合效益得到发挥,使林下经济在促进林农增收,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林农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最终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互兴双赢,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2 思茅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
思茅区林下经济企业是思茅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代表,有多个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天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种植、加工、经营为主的生物药业开发企业,是普洱市石斛种植的龙头企业之一。个村基地位于倚象镇,计划林下种植石斛、重楼15 000亩,计划投资78 150万元。普洱华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注册资金1 200万。公司主要从事石斛及重楼的林下近自然栽培和林下森林资源开发。云南斛哥庄园有限公司是集环保、产品加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绿色经济为一体,以林下铁皮石斛种植为主的生物药物开发企业。云南恩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在普洱市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 000万元,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开发和咨询。基地位于倚象镇、思茅港镇。普洱阜瑞祥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遵循生态产业为核心,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林下药材种植、林下仿生蔬菜、林下养殖等产业。规划普洱阜瑞祥雨林庄园面积1 530亩,其中林下种植1 380亩,品鉴休闲园10亩,生态养殖场40亩,展示园100亩。普洱南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按照“传统饲养、科学管理、持续经营”的原则。在六顺镇建万头林下仿生荷包猪养殖基地,规划面积2 861亩,计划投资1 692万元。区内已建成太阳河国家森公司、太阳河自然保护区,并计划在糯扎渡库区周围逐步建设森林观光旅游项目,在南岛河规划建设木本花卉博览园,在曼歇坝规划建设“普洱亚洲竹藤博览园”。
3 思茅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公众对物质和精神文明追求的不断提高,天然、绿色、健康的产品将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给林下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本文对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以及具有较高经济发展价值的林下经济项目进行了介绍如下。
3.1 林下药材
随着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天然药物已成为各国新药开发的主要方向。目前,石斛国际市场交易超过1 000t,全国铁皮石斛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年产鲜条约100万kg,从业人员40万人,产值20亿元,但市场原材料缺口仍很大,铁皮石斛的鲜品收购价每公斤已达2 000元以上,铁皮石斛加工成干品铁皮枫斗后,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其价格更是达到1 000~3 000美元/kg,在国内的销售价格也超过8 000元/kg,预计在10年内铁皮石斛的产量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重楼资源也在逐年减少,而市场需求却激增,重楼全国年消耗1 000t,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现小个货市场售价330~340元,大个货市场售价380~400元,重楼经多年采挖资源逐渐枯竭,野生变家种尚不成功,未来价格仍会高位运行。三七、灯盏花等大宗中药材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95%以上,石斛、砂仁等达到70%以上,药材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但资源供应的紧张,约束了制药产业的发展。
3.2 林下香料
香料工业是投资少、收效快、积累多、换汇高的行业。近20多年来,国际香料香精贸易销售情况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全国香料植物约有500多种,云南就有365种,其中可以开发利用的约100多种,目前已开发利用40余种,发展潜力很大。云南香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香料总产量居全国第4位,天然香料产量已占全国天然香料总产量的30%以上。云南省出口的大部分香料成为世界顶级化妆品的原材料,还用于日化、护肤品、方便食品、软饮料,点心、奶制品等中低端产品中。随着人们对天然芳香疗法和异国芳香疗法越来越感兴趣,对香料和精油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目前香精香料市场的发展是健康的,而且潜力巨大。
3.3 森林蔬菜
随着人们对森林蔬菜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森林蔬菜已进入了国内市场,并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菜蓝子”中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蔬菜是“药食同源植物”,是目前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被称为“天然野味”、“健康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其制品比常规蔬菜制品更畅销,日本、韩国、西欧、东南亚和香港等地每年都从我国进口大量的野菜制品满足国内消费需要。如今国内外市场日趋活跃,欧洲各国、日本等正在开发森林蔬菜市场,开展商品化生产;而国内如北京、天津、四川、云南等省区也建立了一批森林蔬菜加工厂,产品在市场上一直处于旺销的势头,系列产品不但成为饭店、宾馆、酒楼的珍品,也逐步走进了百姓的餐桌,作为招待宾朋、节日宴席的美味佳肴,尤其随着人们对森林蔬菜保健功能的进一步认识,“野菜热”的兴起是必然趋势。
3.4 野生食用菌
野生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多种氨基酸,属绿色生态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从每公斤几元至几百元不等,由于野生食用菌为天然产品,其数量有限,加之消费者众多,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云南野生食用菌,品种达350多种,是全国野生食用菌出口第一大省,其中,鲜松茸出口占全国80%以上,牛肝菌干片占全国58%,块菌占全国45.6%,综合排名全国第5位。野生食用菌,绿色生态食品,消费者广泛,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是我省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年创汇7 000多万美元。
3.5 林下养殖
野生动物的稀有性决定了其市场竞争优势。所谓物以稀为贵,例如野鸡与家鸡相比,家鸡的价格20~24元/kg,野鸡则可以卖到40~60元/kg,且供不应求。林下养殖成本低廉,林下饲养既能给动物提供食物,野外自由运动、觅食,也增加了动物的抵抗能力,减少了疫病的发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狐狸皮为主的野生动物皮张,以鹿血酒、鹿茸酒、鹿茸胶囊等为主的梅花鹿系列产品,以加工、销售野鸡、大雁、鸵鸟、野猪等为主肉食产品,以孔雀、猕猴等观赏为主的观赏型野生动物,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大中城市,对野生动物的消费不断呈现提高趋势。据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山鸡市场需求量达5 000万只,实际供应仅800万只;全国生猪销量达6.8亿头,其中野猪供应量仅占50万头;全国年需求孔雀500万只,实际供应量仅为35万只;年需求野兔2 000万只,但实际供应量仅为200万只,供需缺口巨大。
3.6 森林保健品
国内外保健产业普遍发展红火,保健品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云南松花粉属天然纯净产品,其纯度高、可开发性强,系无过敏源的纯净花粉,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可用于高级滋补品,能适应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因此,云南松花粉有较好的市场开发潜力。此外,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具有敛肺补肾、涩精止泻、敛汗生精的功效,为常用药材。除传统药用外,还是具有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及工作效能、调节心血管系统而改善血液系统循环等多种滋补功能,是高级滋补品的重要原料。近年来,五味子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东南亚各国深受客商青睐,市场销售前景日益看好。目前五味子货源紧缺,湿果12.4元/kg,干果100元/kg,市场潜力看好。
3.7 生态农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档次不断提高,对有机的、绿色的、无公害的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价格也是一般农产品的数倍,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城乡居民用于旅游方面的支出已占到了全年支出的1/5~1/4。城市人向往自然、走近自然已成为潮流。因此,“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已成了大多数城里人假期的首选。节假日、双休日无数人涌向农村、山庄采摘水果、蔬菜,休闲度假,尝农家菜,吃山珍野味。因此创办生态休闲农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4 结语
云南省思茅区可凭借本地区的林下资源的优势来发展自身的产业经济,本文对于思茅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对于思茅区应该重点发展的项目进行了分析。根据思茅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然后提出了思茅区林下经济应该重点发展的林下经济的重点,这些重点发展的项目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以及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作为云南省思茅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