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舆论生态下,如何做两种议程的融合者?
——以《南方日报》历史建筑保护系列报道为例

2015-12-12李平科

中国记者 2015年1期
关键词:南方日报议程议题

□ 文/李平科 李 培

新舆论生态下,如何做两种议程的融合者?
——以《南方日报》历史建筑保护系列报道为例

□ 文/李平科 李 培

新媒体时代,媒体与受众之间议程设置发生深刻变化,由传统媒体为受众设置议程,变为受众与媒体双向互动设置议程。《南方日报》关于广州城市文物建筑保护系列报道,就是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共同进行议程设置的新尝试:传统媒体从社交媒体中筛选出一系列最终影响事态发展的议题,引导舆论向理性、建设性方向发展,最终影响政府议程,促成了政府决策的出台。

社交媒体 议程设置 政府议程 城市文物建筑保护

2014年2月,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并于4月和6月先后挂牌公布了两批共478处历史建筑名单,让这些历史建筑有了“身份证”和“护身符”。文物保护法规的出台,意味着在传统媒体议程和社交媒体议程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促成了政府议程的形成。

传统媒体从社交媒体寻找线索并构建议题

2013年6月10日发生的广州民国建筑金陵台、妙高台遭强拆事件,首先就是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豆瓣网“发现广州”小组参与了这个过程,小组成员是保护金陵台、妙高台最早的呼吁者,主要由广州本地一群土生土长、长年关注本土文物建筑保护的高校师生组成。他们成为信息源的提供者。

针对广州文物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屡遭强拆的现象和社交媒体上保护文物建筑的声音四起,《南方日报》将议题设置的触角伸向微博、豆瓣网等社交媒体上的社团,特别是和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发现广州”小组和“河南地文化学社”等建立了紧密联系。这些热爱广州文化的网友们自发“巡街”,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古老建筑。为此《南方日报》与省文物局迅速联动,开辟了“广东文保民声直通车”平台以及“南网”和“南方日报官微”收集报料线索,征集了大量有关濒危历史建筑的信息来源。随后,《南方日报》历时半年多进行了数十次调查性报道,这些报道中,既有对现状堪忧的文物建筑的实地调查,也有对保护措施得当案例的分析,前后近30篇调查性报道,为亟待保护的历史建筑整理出一份“名录”。比起散落在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集群”,有了更多专业调查、理论分析和理性评述,构建形成了保护广州历史建筑的媒体议题。

传统媒体的深入调查和专业分析控制议题走向

在社交媒体上,个人和社群不仅可以发布信息和观点,还可以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对这些具有“冲动性、感染性和煽动性”的民间舆论,传统媒体需要进行理性引导。

在持续半年多时间里,《南方日报》相继开辟“广东文保民声直通车”“广东文保现场”两个专题系列报道。一方面广泛从社交媒体上搜集民间舆论,另一方面着手与政府及相关部门联系,有效地让“民间舆论”与“政府意见”在媒体平台上沟通和对话。广东省文物局配合《南方日报》报道,专门举办了一场专家与社交媒体上的民间文物保护社团的座谈会。邀请广东省文物局推荐的文物保护专家,对社交媒体上的文物线索初步筛选,然后给出濒危文物建筑及历史建筑的名录,邀请民间文物保护团体成员和市民一同前往,直击这些濒危历史建筑的现场,“对症下药”,针对典型案例提出历史建筑保护的建议、方案。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通过专业的新闻调查、专家意见以及平衡的观点表达,掌控了议题发展的方向,最终引导舆论走向。

例如,2013年中山大学一批学生关注到校园中轴线西侧丛林里的12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小红楼,这批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而凋敝。这群学生迅速在微博组建了“中大小红楼关注组”,他们发表图片和文字,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小红楼的保护问题。《南方日报》记者迅速与“中大小红楼关注组”联系,12月8日,在历时1个多月的调查后,《南方日报》在重要版面发表《中大“模范村”修缮工程全面展开》,详细报道了中山大学对这12栋小红楼最新的保护方案以及维修方案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回答了中大学生以及社会上的争议,并采访专家给出保护建议。报道及时回应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实传闻,将舆论引向理性和建设性意见层面。

□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不少历史建筑。朗头古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起源可以上溯至南宋年间(约公元1140年),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图为2013年8月10日拍摄的朗头古村(拼版照片)。 (新华社/发)

传统媒体以理性的议题设置影响政府议程

如何真正促成民间舆论最终影响政府决策?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议程设置仍然显得非常重要。传统媒体需要过滤、引导社交媒体上的舆论走向,澄清不实传闻,通过专业性强、客观全面的调查性新闻报道,影响政府议程的形成。

《南方日报》的调查性报道,就体现了传统大众媒体议程设置的专业性。传统媒体一方面从社交媒体上筛选出有关注度的议题,一方面又提前与相关政府权威部门沟通,让社交媒体上的民意社群与政府相关部门在议题设置过程中多次互动,多次组织专家与民间文保团体实地考察和座谈,从而更好地使议程设置向理性方向发展,形成影响政府议程的建设性意见。

在这个系列报道中,《南方日报》以观点性报道设置议程,着力探讨广州在城市发展中如何保住自身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破解现代城市所遇到的“拆”与“建”的迷局等核心议题上。为此,《南方日报》在头版刊发《历史名城如何破解“拆与建”迷局?》《保护广州历史建筑,民间在行动》等深度述评,深入分析广州文物保护的制度、利益及法规建设方面问题,同时对广州涌现出来的民间文物保护力量予以关注,提出建设性对策。一系列报道引起广东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和广州市文广新局等政府部门的密切关注,最终促成广州市相关部门出台《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并挂牌公布了两批共478处历史建筑,让这些历史建筑有了“身份证”和“护身符”。

回顾整个过程可以发现,社交媒体上大量反映民间舆论的观点较为分散,传统媒体的介入,筛选出一系列最终影响事态发展的议题,引导舆论向理性、建设性意见的方向发展,最终影响政府决策。《南方日报》与广东省文物局联合启动的“广东文保民声直通车”平台及其系列调查性报道,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文化报道的议程设置探索了一条新路。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扮演了“公共意见平台”的角色,随着“公共空间”更为多元,传统媒体必须更有效地与社交媒体上的舆论社团互动、沟通,注入专业和理性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以成功的议程设置彰显其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作者分别是《南方日报》文体新闻部副主任,文体新闻部文化副刊工作室主任)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南方日报议程议题
《南方日报》新闻评论的框架建构及其特色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顺应新趋势 七十展芳华——南方日报新一轮改版改革一月观察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南方日报》:创新表达提升党报封面版的“时度效”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会面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