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地对小学语文朗读进行指导
2015-12-11赵建国
赵建国
摘 要:对学生进行语文课文朗读的指导,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课文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朗读;指导
学生投入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能够促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与课文所表达的思想,从而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以下是笔者以自身经验对如何有效地对小学语文朗读进行指导的一些简要分析。
一、运用范读对學生进行朗读指导
当前学生一般都是自由地进行语文课文的朗读,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学生出现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导致其朗读水平无法得到相应提高。由此,教师在进行课文朗读时,应通过范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如,变调、儿化音等。通过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有个衡量的标准,从而有效地掌握朗读的方式,并且能够在朗读中正确地融入自己的感情,继而深刻体会到课文中的情感。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己凭着感觉去朗读课文,很可能学生犯了错误而不自知。但倘若教师先自己示范,对课文进行朗读,学生有一个对比,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得以正确地朗读课文,从而提高自己的课文朗读水平,继而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二、激发学生感情,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课文感情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故而只是让学生因为朗读而朗读,而不去帮助学生挖掘课文中的感情,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由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还需要适时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感情,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感情将课文进行朗读。所以,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过程中,应对课文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对课文内容进行剖析,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深刻体味母亲的艰辛与伟大,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
三、通过画重点段落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在小学语文阶段的大部分语文课文,其重点段落都有着一些比较特殊的句子和词语,而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句子与词语,从而能够进行相应的朗读,就必须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由于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对于课文中一些重点的句子与词语还不是很理解,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向学生着重讲解这些句子和词语,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理解所学课文的中心思想,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朗读。例如,在进行《悯农(二)》的古诗教学中,其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本诗的重点,教师就可以注重讲解这两句诗,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两句诗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无病的呻吟,而是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就能让学生更为有效地朗读。
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已经成为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故而,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需要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课文朗读,如此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以及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邹木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痼疾种种:以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小学调查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0(22).
[2]王海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的编辑方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2).
[3]杨平.探寻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1).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