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

2015-12-11孙自淑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1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标准工作过程

孙自淑

摘要:环境监测岗位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岗位,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在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课程考核策略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教学改革,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25-02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工作程序。《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应用化学Ⅰ》、《应用化学Ⅱ》、《仪器分析技术》等前期课程后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污染物为主线,掌握从布点、采样、样品保存、预处理到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的环境监测全过程,使学生具备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由于环境监测能力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监测技术从而具备本专业核心职业从业能力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在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实习锻炼,与监测站工作人员一起去现场采样,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岗位调研,对《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课程进行了相应改革。

一、重组教学内容

参照环境监测岗位职业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根据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确定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按水质和水污染监测模块、空气污染和废气监测模块、土壤与固体废物监测模块、室内环境监测模块、生物监测模块、监测质量控制模块、综合实训模块进行划分,模拟环境监测站的水分析监测室、大气物理监测室和生物生态室、仪器分析室的真实工作内容进行项目开发,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成为具备专业基本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改革教学模式

在每一教学模块中,我们根据不同的环境要素设置监测项目,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以水质和水污染监测模块为例,我们设置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业废水水质监测、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三个项目。项目中包括水样溶解氧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氨氮的测定、总磷的测定、挥发酚的测定、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等多项工作任务,打破以前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选择环境监测职业岗位中的真实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开展监测工作任务之前要学会查阅相关监测项目的环境标准,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废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等,学生在了解监测项目的环境标准后,教师再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开展项目训练,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听讲的现象,加强课堂的互动,通过这种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各种环境监测方法。

以往的环境监测课程中,开设的实验绝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仅仅验证理论课学习的结论,难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将环境监测真实工作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把环境监测教学实验和学校校园环境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结合起来,把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校园环境、企业污染监测联系起来,开设监测项目训练。在监测项目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开设“校园河水监测与评价”、“纺织印染企业废水排放监测与评价”、“江边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监测与评价”、“常州大学城空气二氧化氮含量的监测与评价”和“化学实验室室内空气监测与评价”等监测项目,让学生进行选择,不同的小组承担不同的监测项目,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监测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要提交相应的监测报告,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查询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具监测报告,进行环境综合评价。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学生按照“现场调查→制定监测方案→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的步骤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让小组学生通过完成各项监测任务,训练学生查阅环境标准,完成现场布点,能对水体、大气、土壤等污染物样品进行采集和保存,会对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培养他们开展现场监测项目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各类环境监测项目中工作任务的完成加深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掌握,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则实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真正建立在以学生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实验报告的提交按照常州市环境监测站的真实岗位报表内容和格式提交实验数据。通过完成训练项目,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环境监测工作各个环节的要领。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了全面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切身感受能力训练每个环节的重要性,为他们今后走向环境监测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教学平台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可共建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双方根据课程需要,可组织学生进入基地开展工学交替、参观等教学活动。聘请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给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讲座,巩固和丰富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课程建设中,我们与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苏州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国通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环境监测岗位职业环境,学习环境监测先进技术。比如,在环境监测中,离子色谱法能够快速分离和检测阴、阳离子。离子色谱法是水质、大气、土壤监测的最佳检验方法。目前,采用离子色谱分析已经成为環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3,4]。由于学校实验条件限制,我们无法开展的这些实验项目,我们通过带学生去苏州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顶岗训练,学习离子色谱在大气降水中的氟离子、氯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等的应用。又比如,遥感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技术,将遥感技术用于环境监测上有很多好处,不需要采样就可以对污染源进行定位以及跟踪[5]。我们在课程中安排一定的课时带学生去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观看太湖蓝藻遥感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直观地获取太湖整个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情况,可实现对太湖水域藻类的动态监测。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教学平台,既为学校节约了设备投资成本,又满足了专业学生学习先进技术的教学需要。

四、课程考核策略

在本课程的课程考核中,采用态度性评价占10%、知识评价占40%、技能性评价占50%的多元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仅以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在本课程中,我们在学生完成监测项目的过程中,对他们的采样规范、布点情况和实验操作规范进行评分。每个小组完成监测任务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自己项目的开展情况,要求附上监测过程图片、监测数据等,并对监测项目给出监测报告并进行评价。小组之间和指导老师给予打分,作为该小组成员的技能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仅占课程总成绩的40%。考核方式改革后,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职业岗位技能,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真实体验工作过程。经过三届学生教学实践,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0.

[2]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3]张青春.离子色谱法在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1):168-170.

[4]何婕.离子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12,(6):599-601.

[5]张艳君.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284.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标准工作过程
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环境标准的选用
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与思考
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
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与发展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