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等院校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探讨
2015-12-11徐丽萍王月健杨睿璇唐湘玲
徐丽萍 王月健 杨睿璇 唐湘玲
摘要:基于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发展历程与课程特点,剖析当前西北高等院校景观生态学学科发展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教材和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教学目标、构建原则、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提出构建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52-02
景观生态学是近几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理论发展迅速,涉及多个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1,2]。由于景观生态学具有抽象的理论概念和较大的研究尺度以及先进的研究手段,是认识和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城乡规划与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4]。目前,多数西北高校的生态学、地理学、林学、园林及城市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环境科学、资源和土地开发利用等相关专业都将景观生态学设为必修或选修课程[5,6]。景观生态学本科教材很多,如徐化成先生主编的教材,内容安排上多是林学专业的实例;郭晋平先生主编的教材主要是针对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而编写的;肖笃宁、傅伯杰等该学科主流学者先后也编著教材,虽然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系统,但理论性较强,难度适合研究生阶段。特别是西北高等院校存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开设时间相对较短、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和实验等方面针对性差等问题,使得教学水平发展缓慢,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基于国内景观生态学已有的教材,根据西北高等院校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实际,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适当地进行部分章节内容的增删处理和降低难度处理,从教学层次性和教学侧重点两方面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尤为重要。景观生态学是石河子大学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总学时为40学时。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将教学内容的相同部分和相异部分进行有机整合,根据国内外最新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或实践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景观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结合地域和专业特色开展,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构建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景观生态学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该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围绕景观空间理论、景观规划理论和景观生态建设理论,组织理论教学和完成实践教学过程。对西部高等院校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学生了解目前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过程、进展与趋势,了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熟悉景观生态学中的有关术语及其内涵;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其在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区域规划、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应用,为今后在地理、资源环境、土地规划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的构建原则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尺度被认为是寻求当前人类生态系统中解决宏观问题的最佳尺度[7,8]。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应该在这个层次上考虑培养学生的宏观生态思维方式,精心设计配合核心理论内容的实习实验。为达到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须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整体一致性;(2)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满足前瞻性和基础性;(3)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和实践案例相结合,凸显景观多重实践的价值;(4)构建中要考虑地域特色和专业特点的结合性;(5)构建中要考虑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难度具有渐进性;(6)构建中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考虑到本科生的学习能力,景观生态学的教学内容构建应该是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门新的学科知识背景以及从另一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因此,其教学内容不宜过于庞大而复杂,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转化。
三、不同专业背景下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的构建思路
西北高等院校应在选定教材、参考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遴选出近期和本专业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依据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的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和景观管理筛选出适合本科教学的知识点,从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两方面构建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1.理论教学内容。①绪论内容主要根据教材内容和综述类文献设计,知识点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学的定义、内容与任务;景观生态学的几大学派及特点;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发展历史以及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前沿及论题研究;景观生态学的参考教材、文献及学习方法。②景观元素及镶嵌结构与格局的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的三大要素:斑块、廊道、基质的起源及相关概念;生态学意义;判别标准。在此基础上,引入网络的概念和结构特征;景观元素是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以斑块—廊道—基质模型、网络—结点模型认识周围的景观镶嵌结构;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的表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5种基本类型的格局,从单一斑块特征、单一景观要素的格局和景观镶嵌体的特征等角度,揭示景观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的趋势。③景观发育与生态过程的主要内容:景观起源及其发育过程、非生物的和生物的影响因素;生态流、干扰、景观阻力、景观破碎化及景观异质性的相关概念,生态流的流动形式;干扰的类型、性质及风、火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异质性对干扰的传播影响、干扰对景观异质性以及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作用;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的基本定义、区别与联系的相关内容。一般认为,景观格局的成因应理解为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干扰等因素的复合作用,应掌握常见干扰的种类、性质和生态效应,特别是要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④景观变化与动态模拟的主要内容:景观、景观要素的稳定性概念;景观稳定性对生态的影响,景观在不同尺度上的响应及变化;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内外因分析、景观驱动的机制;景观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相互影响过程分析;景观格局的方法构成及景观动态模拟模型。⑤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景观系统的整体性与异质性原理、景观格局过程关系原理、景观尺度分析原理、景观结构镶嵌性及边缘原理、岛屿生物地理学与集合种群理论、源汇系统理论等。⑥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教学内容,包括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分类系统和类型;景观生产力、景观生境适宜性、景观生态服务和景观美学评价的要点和一般方法;景观评价的基本内涵、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工作步骤和基本方法等。⑦景观生态规划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规划的区别;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与目标、应遵循的步骤与原则;Mcharg因子叠合法;景观生态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意义;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途径;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景观生态规划;基于系统分析与模拟的景观生态规划。
2.实践教学内容。不同专业背景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这一块可以做地域化、专业化处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内容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调查与分析、景观空间格局的辨识、景观功能的测定和景观的分类评价、景观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等,基本操作技能包括RS、GIS和GP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及景观分析软件的学习。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可以将野外和室内结合进行,野外结合实地调查取得数据、感官认识及后面景观类型的野外验证,而室内上机实验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通过遥感影像、地形图、植被图等图件的数据采集、数字化处理及分析,通过量化计算,得出研究区的景观格局指数,如斑块数量、周长、面积、形状指数、分维数、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结合景观要素识别、判断研究区域景观要素的构型,从而分析景观格局特征。二是结合应用,教学内容可以是从景观生态分类评价、景观生态风险评估以及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资源开发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
西北地区高等院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地域特色进行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紧密结合本校科研成果,进行课程知识点和案例的筛选与补充,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景观生态学的需求。此外,如何界定清楚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不同层次的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美霞,刘怀如.高校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4,(5):114-116.
[2]张明如,温国胜,侯平,等.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5):60-63.
[3]袁建立,冯虎元.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4,(6):64-67.
[4]李洁.高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5):62-63,68.
[5]董瑞.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1):138-140.
[6]雷雅凯,何瑞珍,贺丹,等.园林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教改探讨[J].大学教育,2015,(2):169-170.
[7]杨三红,郭晋平,张芸香,等.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1):11-15.
[8]徐雨,程立平,李鹏,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生态学专业的专业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以平顶山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8):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