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结构建筑安全性鉴定
2015-12-11方贞淦
方贞淦
(福建省抗震防灾技术中心 福建福州 350001)
1 工程概况
某石结构建筑为集戏剧、电影、会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建筑物,并于1978年建成投入使用。建筑总长度为58.80m,总宽度为34.00m,建筑总面积约为5100m2。座位容量1626位。门厅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屋面标高18.80m;观众厅跨度27.0m,柱顶标高15.0m,侧廊为三层,跨度3.5m;舞台(后厅)屋面标高21.3m。
结构质式:(1)门厅:石砌体承重墙体,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一层地板及楼梯踏步板、平台均为石条板。(2)观众厅:石砌体排架柱架空石板条地面;屋盖为梯形钢屋架、木檩条、波形石棉水泥瓦;侧廊为独立料石柱,钢筋混凝土楼屋盖。(3)舞台(后厅):石砌体承重墙体,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台口梁为钢筋混凝土梁,上系砖石砌体悬墙。(4)基础为石砌体条形基础。
因该房屋建成使用已久,业主为了解该房屋使用现状及安全状况,委托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
图1 建筑立面图
本工程基本风压w0=0.75kN/m2,地面粗糙度B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鉴于业主未能提供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根据附近场地地质勘查报告,该工程场地类别暂定为Ⅱ类。
2 鉴定依据
本工程鉴定依据主要有:
(1)《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石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范》GBJ13-12-93(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6)该建筑原设计图纸
3 现场调查及检查结果
3.1 建筑物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使用现状调查
经现场调查,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四周墙体窗户玻璃部分脱落、破损。
(2)门厅四层墙体局部出现裂缝(如:四层3/KL墙出现一道斜裂缝,最大缝宽约为1.0mm)。
(3)门厅屋面板局部出现裂缝(如:屋面1-3/K-M板底出现裂缝,且板底钢筋外露、锈蚀)。
(4)观众厅与门厅交接处,观众厅第一开间纵墙出现斜裂缝,沿灰缝及石材块体开裂,最大石材块体裂缝约为4.0mm;观众厅后墙(4~5轴与K~L轴的墙)出现斜裂缝,石块体断裂,门厅正面转角处出现脱裂。门厅后墙(4轴)与观众厅侧廊交接处,个别梁下石砌体沿块材出现竖向裂缝。
(5)观众厅侧面走廊钢筋混凝土板有明显下挠,并出现裂缝,且板底有渗水痕迹。
(6)观众厅屋盖在5-6轴开间缺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且部分杆件生锈,屋架端部锈蚀尤为严重。
(7)观众厅屋面木檩条部分腐蚀开裂,石棉水泥瓦老化、破损,出现渗水现象。
(8)舞台屋面13-16/A-(1/B)板、13-16/(1/K)-M板板面钢筋严重锈蚀、风化。
(9)舞台口上部钢支架锈蚀脱皮。
(10)舞台屋盖木檩条部分开裂,上弦混凝土梁中部均有一道贯通性裂缝。
3.2 现阶段上部结构侧向位移
根据现场条件,该楼布置4个测点进行侧向位移检查。数据表明:该楼各测点最大侧向位移为H/1440;所检测点侧向位移均未超过规范限值要求,且未见房屋倾斜沿某方位呈规律性分布。
3.3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抽样实测
结合现场条件,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结构构件及部位,实测层高、轴网尺寸以及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数据表明:该楼所检部位基本符合原图纸要求。
3.4 墙体砌筑砂浆强度抽样检测
经现场随机取样(除门厅的前墙、侧墙为外密缝无法取样外),大部分砌体均有垫片粘土砂浆砌筑,现场取样手触粉碎,强度为零。
3.5 混凝土构件强度抽样检测
该楼现场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表明:该楼所检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均能满足强度等级C25的要求。
4 上部承重结构验算、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
4.1 承载能力验算结果
(1)屋架:原图纸选用全国通用标准图集G511(1975年)中GWJ27-1系例。查该图集屋架允许屋面使用荷载标准值为3.0kN/m2(不含屋架及支撑自重),开间为6.0m。
而该楼开间为3.9m,且屋面使用荷载标准值(含吊顶)仅1.35kN/m2,根据屋架允许使用荷载与实际荷载比较,以及计算结果,单榀屋架承载力可满足要求。
屋架支撑设置与标准图集G511规定不符,且檩条与舞台横墙及门厅横墙连接措施不当。屋盖空间刚度及整体稳定性不足。
(2)墙体(柱)
①说明:该楼墙体(柱)材料做法有三种:
A、门厅外墙为细石料(花岗岩,坚硬,可按MU60以上考虑),为外密缝砌法,砂浆现场无法取样。
B、除舞台口横墙外,其余墙体为粗料石(花岗岩,MU60以上考虑),粘土砂浆(强度为零),有垫片砌法。
C、门厅地下柱,观众厅侧廊柱,舞台侧房柱等均用独立料石柱,断面尺寸200×300mm。
②静力作用下
A、观众厅侧墙:
在(恒+风)工况下:侧廊独立料石柱断面尺寸(200×300mm)远小于观众厅窗间带壁柱墙截面尺寸,悬殊颇大,起不到协同抗侧作用,可近似认为所有水平力作用均由观众厅侧墙承担。验算结果表明:窗间墙截面承载力不满足。
B、门厅墙体
a、200厚单轨内墙高厚比不满足;
b、部分墙体承载力不满足。
C、舞台(后厅)
a、外墙高厚比偏大,不满足;
b、独立料石柱稳定性差。
③在地震作用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1.4.6条规定“石墙的截面抗震验算,可参照本规范第7.2节其抗剪强度根据试验数据确定”。《石结构抗震规范》第4.0.7条只给出砂浆强度等级M5.0以上的石砌体(有垫层,无垫层)沿灰缝截面破坏时的抗剪设计强度。
工程两类砌体抗剪强度计算指标在规范中均未给出,且无试验资料。因此,抗震验算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A、采用粘土砂浆砌筑的墙体(柱),砂浆强度为0MPa。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附录B中表B.0.1-2:砌体抗剪强度fv=k,即fv取决于砂浆抗压强度f2。而 f2=0,侧取 fv=0。
因此,凡采用粘土砂浆砌筑砌体,其抗震承载力均不能满足。
B、外密缝砌筑石砌体,与同类砂浆砌筑石砌体相比,其抗震更为不利。
C、独立料石柱,在地震作用下,将可能先行破坏,而导致房屋局部坍塌。
4.2 抗震性能评估
(1)门厅:
①总高、层数不符合《建造抗震设计规范》第11.4.2条规定:“多层石砌体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总高度、层数不应超过10m,三层”的要求;层高不符合《建造抗震设计规范》第11.4.3条规定:“多层石砌体房屋的层高不宜超过3m”的要求。
②一层地板采用石板条,独立料石支承柱,楼梯踏步板等采用石条板,门窗洞口采用石过梁,窗间墙采用独立料石等均不符合《石结构抗震规范》第2.0.3条规定:“严禁采用石板、跨度大于1.0m的石梁及独立料石柱作为承重构件”的要求。
③屋面上设有石砌体女儿墙、石砌体屋顶水箱等,且无有效拉结措施,对抗震不利。
④门厅与观众厅之间(4轴处)设置了变形缝,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0.1.2条规定:“大厅、前厅、舞台之间,不宜设防震缝分开”的要求。
(2)观众厅:
①侧墙:采用石结构承重体系,不符合《建造抗震设计规范》第10.1.6条规定:“前厅与大厅、大厅与舞台连接处的横墙,应加强侧向刚度,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要求。
②侧廊、架空地面采用独立料石柱承重,门窗洞口采用石过梁,均不符合《石结构抗震规范》第2.0.3条规定的要求。
(3)舞台及耳光室
①舞台口横墙整体拉结性能差。
②耳光室采用下空悬墙(石墙),且无有效拉结措施,耳光室内采用悬挑石楼板,均对抗震不利。
③舞台侧房系多层房屋,采用独立料石柱,门窗洞口采用石过梁,均不符合《石结构抗震规范》第2.0.3条规定的要求。
(4)其他方面:
①砌筑砂浆:大部分墙体砌筑砂浆强度为0,不符合《石结构抗震规范》第3.0.4条规定:“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的要求。
②大部分墙体(除门厅正侧面及舞台口外墙)均采用有垫层砌法,且为粘土砂浆砌筑,房屋强度指标低,耐久性差。
③砌体房屋均未设置构造柱,其结构整体性及延性均较差。
综上部承重结构验算、分析以及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该楼上部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为Du级。
5 地基基础分析及评级
鉴于该工程无地质资料,通过对墙体观察,发现观众厅后墙(门厅)以及第一开间两侧纵墙出现斜裂缝(石块开裂达3.0mm),表明此处基础已有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门厅正面转角水平缝有轻微脱裂,表明此处基础也出现不均匀沉降。
根据现场勘测结果及上部结构的反应等情况,该楼地基基础安全性鉴定评级为Cu级。
6 鉴定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根据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等级,该楼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为Dsu级,即该楼的安全性不满足鉴定标准要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7 鉴定结论与建议
(1)该楼现有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为Dsu级,应立即采取措施。
(2)有裂缝和评定为Cu级、Du级的构件以及抗震质量缺陷,应采取措施。
(3)应考虑混凝土保护层偏薄(露筋)和钢筋锈蚀对结构耐久性的不利影响。
(4)若采取加固补强措施,应补充该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补绘现有建筑物竣工图,并同时进行抗震加固。
(5)屋面宜进行翻修。
(6)宜对建筑沉降及其上部结构反应继续跟踪观测。
[1]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
[2]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4]戴国莹,现有建筑加固改造综合决策方法和工程应用,建筑结构,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