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
2015-12-11姚小远
姚小远 姚 剑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江苏、浙江共两省一市的经济区域,同时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较齐全,经济发展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区域。
随着世界经济的演变,国内外的宏观发展环境和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长三角地区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则需要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但是单纯依靠以制造业为支柱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需要依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路径,这其中的关键之一在于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伴随着国际分工日益细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的发展尤显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制造业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增强,不仅仅来自于制造业自身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品不是用于最终消费,它是制造业继续进行生产的中间投入。它的形成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是制造业为追求高的生产效率而采取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方式的结果。
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时,现有文献更多的是讨论两者之间联动发展的过程,对于两者之间联动发展机制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归纳总结后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分工视角、竞争力视角和生态群落视角。
按照以分工视角为出发点的研究,格鲁伯和沃克(1993)利用奥地利学派的生产迂回学说来阐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他们基于Fisher提出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概念,重新诠释了生产性服务业在迂回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他们看来,生产性服务业实质上是充当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传送器,大大提高了最终产出的增加值对于生产过程的导入。[1]陈宪和黄建锋(2004)认为,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之一是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企业面临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及竞争强度的越来越大,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研发、咨询、营销等从属于服务部门的职能逐步分离出来,由独立的市场主体来运行。于是,生产性服务业逐步由“内部性”转变为“外部性”,这是专业化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2]
按照以竞争力视角为出发点的研究,Illeris(1989)、Perry(1990)、Coffey(1991)等人从竞争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化的问题。他们的共同核心观点是,面对不确定性,企业会通过外购、分包等方式来分散风险,将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竞争力的环节,以此来增加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俞雷(2010)分析了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认为美国制造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将原先由内部提供的服务外包,从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人口结构。[4]郑吉昌和夏晴(2005)则利用价值链模型,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机制。指出价值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企业的辅助活动(如企业的人事管理、技术研发、采购和组织建设等),下部为企业的基本活动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活动”(如销售、储运、售后服务等)。他们根据这种企业的价值链将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上游和下游两环节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5]
按照以生态群落视角为出发点的研究,有学者提出经济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有内在的联系。Riddel(1986)认为,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是黏合剂的最主要成分,正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才使得服务业群落能和其他群落共生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群落。生产性服务业群落与制造业群落之间是相互交融的。[6]容和平和王跃婷(2010)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自身作为利润源泉的价值,更体现在其作为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的纽带而产生的黏合剂功能所带来的价值,生产性服务业的无形产出体现为“产业结构的软化”,它能够把大量知识资本引入服务的生产过程当中,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竞争力的基本源泉,其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7]
二、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分析
在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带动下,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始了迅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服务投入结构是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占总中间投入的比重,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所使用的服务投入在服务业总中间投入所占比重,解释了生产性服务业具体投入到哪些产业部门。服务投入率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服务投入占各自总投入(总产出)的比重,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比重以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8]根据江苏、浙江和上海1997、2002、2005和2007这四年的投入产出计算生产性服务业占总中间的投入比,以及占服务业总产出和国民总产出比来衡量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并用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来衡量其结构特征结果见表1。
表1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
1.生产性服务业占总中间投入比
从表1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占总中间投入的比重在1997年为25.17%,到2002年下降至24.95%,而在2007年有所增长达到28.12%,但也仅为经合组织13个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3左右。①本文所指的经合组织13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日本、爱尔兰、挪威、西班牙、英国和美国,所引用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数据都来自文献: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载《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这说明在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不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中的高投入和高消耗来拉动,这使得国民经济表现出低附加值特征。
2.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及国民总产出比例
由表 1 可知,1997、2002、2005、2007 这四年中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有升有降,最高为2002年的58.53%,2005年有所下降,2007年又略有提高为55.35%,这一数据值远远高于经合组织13个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平均值(38.28%)。但是由于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高仅为45.73%,又远小于经合组织13个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平均值(67.4%),从而导致了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比较小,且远小于经合组织13个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平均值。[9]针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因整体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而表现出相对较低的状况,也说明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含量较高的消费需求将会逐渐凸显出来。不过也应看到,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2005年都呈现出低谷状况后,2007年开始好转,这也与相关的政府政策导向有关。各级政府都提出了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现代服务业的贡献率的发展要求。因而,长三角地区开始把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发展,之后几年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3.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有学者依据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和主要部门增加值总量和比重的数据,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到第二产业中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相较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投入,生产性服务业对自身的需求还是不足的,与经合组织13个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均值(66.31%)相比,还有很大差距。[10]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重仍较大,经济结构中的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也不是很理想,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因整体服务业的水平较低而相对较低。
(二)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分析主要是从长三角地区各生产性服务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即服务投入率)来体现的,这一比重反映了国民经济及各行业部门的服务化程度。根据我国相关部门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结合长三角地区近几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本文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教育等这10个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代表,以江苏、浙江和上海2008年投入产出延长表数据为依据,来计算分析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见表2)。
表2 长三角地区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占总产出的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江苏、浙江和上海2008年投入产出延长表计算得出
从表2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占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比重为23.71%,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占总产出的比重为29.82%,远远超出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而苏浙两省的比重则比较接近,都在20%左右,分别为19.61%和20.75%,且都低于长三角地区总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地区是最发达的,还对苏浙两省有一定的辐射作用,这也与上海的产业定位有关。
再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苏浙两省的产业内部结构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即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入比例较高,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的投入比例较低。上海的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部门的比重虽然都高于江苏和浙江,但从内部结构而言,也与苏浙两省相似。这说明目前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仍然以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而现代意义上的信息传输、金融保险、科学研究等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度高的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分析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处在较为成熟的阶段,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仍是经济增长的附属物。随着制造业,尤其是支柱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必然将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一)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基本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能力,衡量产业的关联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体现。
影响力系数①影响力系数表示某一行业部门(如第j行业部门)增加1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的需求影响波及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1)中Tj等于第j行业部门对其他行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值,Aij为里昂惕夫(liontief)逆矩阵系数。不同行业部门需求的增加,对社会生产规模的促进作用是不一样的,影响力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该部门对其他行业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数值越小则相反。
感应度系数②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都增加一单位是最终使用量时,某一行业部门因此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大小。的计算公式为:
式(2)中Si表示第i行业部门对其他行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部门所提供的需求对其他行业部门的推动作用越大,数值越小则相反。
根据式(1),以社会平均值 1 为界,当 Tj>1 时,表示该行业部门(第j部门)生产对其他行业部门的影响程度大于全社会的均值水平,即反映某行业部门对其他行业部门的拉动作用较大;当Tj<1时,情况则相反。根据式(2),当Sj>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即某个行业部门对其他行业部门的支撑作用较大;当Sj<1时则相反。根据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再结合上述式(1)和式(2)计算得出结果见表3。
由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江苏和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相似程度极高,而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则与苏浙两省有很大差异。对于上海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与苏浙相比差距不大,均值都是在1左右,但是部分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却远高于苏浙。其中,感应度系数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再下来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而对于苏浙两省来讲,影响力系数表现得较高的行业部门,江苏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浙江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感应度系数表现得较高的行业部门,江苏依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浙江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中可以看出,苏浙沪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是生产性服务业中很高的行业,另外,苏浙沪三地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也是比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但是通常被认为是上海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金融业与苏浙相比,无较大差异,这似乎与上海欲打造金融中心的目标不甚相符。
表3 江苏、浙江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
根据上述计算数据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国民经济的关联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低附加值、高带动”特征,苏浙两省生产性服务业则表现出“高附加值、低带动”特征;二是苏浙两省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中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对该地区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三是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与经合组织13个国家相比较,除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这两个行业略有差距,其他行业部门基本相似。[11]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较为接近。
(二)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的进一步分析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由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到2007年,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就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作进一步的分析。主要选取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10个行业部门的增加值对制造业的增加值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所选取的时间段为2005~2011年,所用数据来源于这期间历年的《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见表4)。
表4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增加值统计数据 (单位:亿元)
计算分析的主要步骤为:
第一步,确立源数据的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第二步,对参考数列XO和比较数列Xi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
第三步,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之间的绝对差值。
第四步,找出第三步中差异序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
第五步,计算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0.5为分辨系数。
第六步,计算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为:
2.结果分析
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后计算灰色关联度,得出结果见表5。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总体来讲,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由表5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较高,为0.82,由此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反过来,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二,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表5显示出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具体行业部门与制造业的关联度系数都是大于0.5的,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各个部门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强,相互之间有较强的依赖性。
第三,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最高为0.97,紧跟其后的是教育为0.92,与此同时,代表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制造业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关联性,关联度系数为0.89。而作为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代表的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金融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系数则分别为0.83,0.82,0.68和0.5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金融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系数与其他生产性服务行业相比处于倒数两位,由此可见,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还不够均衡。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部门仍需要加强发展力度。而与制造业表现出很强关联性的是代表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业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这说明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仍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四、结 语
从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格局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应以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制造业为市场,从而丰富生产性服务业的层次和企业规模。苏浙沪三地中,上海无疑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度发达地区,也应该成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地,发挥着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作用。因此,上海应该向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提供融资、贸易、海外咨询等服务;而江苏和浙江则可以科学研发等服务为核心,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进而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在空间上大致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整合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并进入全球分工体系,而苏浙两省则主要专注于制造业升级以及提供升级所需要的中间需求,从而在长三角地区形成层次多样、品种繁多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