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方圆”文化,培养园本个性儿童

2015-12-11胡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方圆园本幼儿

胡芳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孩子度过快乐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采用的传统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就是利用五大领域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而现代幼儿教育,又离不开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个性发展”,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观点就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那如何来完善、突出这个教育要点,我觉得开发园本课程是一个很好的借助力。

一、定位园所文化,寻求园本课程的发力点

1.文化:方圆文化,园所文化的核心定位

我园位处全国“围棋之乡”,自开园以来一直把围棋作为办园特色,近200名孩子定级“业余二段”以上。随着对围棋深入探索,我们发现围棋不仅是一种技能,对人的品质教育有很大的启示,“棋道即人道”。唐代诗人张说曾云:方若棋局,圆若棋子,所以后人也用方圆来泛指围棋。以此引申,我园将以往的“围棋文化”提升为“方圆文化”。方,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圆,有灵活的思维方式,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也从单一的技能培训转化为全方位育人。

2.园训: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的行走范式

围棋每下一子,都要为全盘的布局考虑;孩子的成长之路中的每一步,都需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稳定的基础。围棋讲究布局,会下围棋的人都知道“开头不准放天元,金角银边草肚皮”,也就是说开头的布局决定着最后的输赢。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在某个时段、某个方面都需要我们智慧判断。我们在设计园徽的时候,就用了一个“行走着的人”,与园训相结合。

3.理念:共享有规则的创意生活,张弛有度的教育状态

规则,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做事有目的、有计划;创意,灵动智慧,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的,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有规则是方,有创意是圆,这种张弛有度的教育状态,与我们的方圆文化无缝对接。

二、剖析文化特色,提炼个性儿童的聚焦点

根据我园的前期调查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由于长辈的溺爱、迁就,孩子很容易养成任性、自私、自我中心的心态;遇事推脱,经常说“妈妈没有……”“都怪爸爸……”难以承担,遇到小挫折,就逃避。结合以上的调查结果及本园的文化特色,我们提出了园本课程理念:阶梯课程,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在生活和游戏中给幼儿搭建无数的梯子,让幼儿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成长,及创意儿童的个性成长目标:正、巧、勇。

1.正

《易经》中提到“童蒙养正”,即指在幼儿发蒙阶段给予最重要的养正教育。在下围棋的过程中,有特定的礼仪,如下棋前:鞠躬礼、猜先礼等;下棋中:落子无悔、观棋不语等;下棋后:道谢礼等,著名的文学大师金庸也曾说过:每一局棋都是在不知不觉地进行一次道德训练。结合围棋礼仪中的要素及对弈中的一些品质,制定了 “正”之培养目标:会尊重、善相处、守规则,并分年龄段细化了教学目标。

2.巧

所谓“心灵手巧”,首先要“心灵”,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手巧”, 《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在玩中学,提高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就要求幼儿要有灵巧的双手。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十分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的萌发。我们结合围棋智商:记忆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的感觉能力、心理能力、创造能力等,制定了“巧”之培养目标:好探究、乐创新、好表现,并分年龄段细化了教学目标。

3.勇

勇挑战,围棋是一种对弈的活动,需要幼儿具有勇于博弈的精神。在生活中,勇敢、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孩子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于挑战。勇承担,由于孩子年龄小,犯错误是经常的,“孩子是伴随着错误成长的。”围棋中也有“落子无悔”的围棋精神,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给孩子改过的机会,从精神上善待孩子,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结合以上特点,制定了“勇”之培养目标:会独立、有自信、能诚实,并分年龄段细化了教学目标。

三、推进园本课程,掌握发展个性的着力点

1.游戏性的活动课程

(1)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加入了围棋课程,聘请了专业的围棋教师进行指导,我园所有的老师定期组织围棋定级考核,为开展围棋课程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游戏化精神,将围棋的一个个定式、一个个着法,编成故事或者儿歌,设计成游戏,使枯燥的围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幼儿乐学爱学。

(2)我们还在每个季度定期组织四大品牌活动:围棋节,“正”文化节;“巧”之创意节;“勇”之体育节。在落实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游戏,并邀请家长来参与亲子活动,体会围棋文化的魅力及围棋活动的趣味性。

2.渗透性的环境课程

(1)墙饰性环境,我园建筑结构呈“井”字形,我们就利用其中两条长长的走廊,布置了“棋道弟子规” “围棋八礼” “围棋十二生肖” “黑白小精灵” “棋类总动员” “围棋的起源”等等的墙饰性环境,让幼儿在园内活动时,随时都能感受围棋文化之所在。

(2)融入性环境,在户外大环境中,我们结合地理特点及物质资源,设计了“围棋互动墙”“碁径”“弈廊”“烂柯亭”“棋盘迷宫”等,让孩子随时能拿起棋子,博弈一番。

(3)社会性环境,“全国围棋之乡”,带给我们的是丰富的社会资源。很多家长都会下围棋,在教育认识上,能达成共识。棋圣聂卫平,曾多次亲临我园,给孩子下指导棋,为获奖的孩子颁奖。这些都对孩子们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更好地推动围棋文化的发展进程。

围棋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一种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的智力运动,也是开发智力、培养性格的有效手段。我园将更加深入地剖析围棋文化之“方”与“圆”,着力培养富有个性的园本特色儿童。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方圆园本幼儿
十月打了霜
大禹治水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撞不周山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