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2015-12-10周世慧张昭
周世慧+张昭
摘要:本文在对精细化及精细化职业指导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校在职业指导中,缺乏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系统化及创新性等不足,探索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通过个性化职业指导的方式、途径的拓展,建立职业指导的全程化服务体系,打造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化职业指导团队,细化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等措施在高校开展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01-02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在2012年首届高级职业指导师年会上指出:扩大服务群体范围,提供“多元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将职业指导做深做细,做到共性问题一同解决,个性问题个别指导,特殊问题特别对待。在“多元化”、“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整体要求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的形势下,以及社会对高校学生素质要求逐步提升的情况下,对高校职业指导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高校已普遍开展职业指导,但就开展情况来看,存在不深入、无体系、缺细化、少创新、难落实等问题。为顺应社会要求,需要将“精细化”引入高校开展职业指导之中。
一、“精细化”及“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涵界定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所谓的“精细化”,强调的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方法、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文化。
“精细化”一词强调的是“精”与“细”两个方面。“精”是精髓、精益求精;“细”是细节、细致、细化。“细”是精细化的必然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①“精细化”职业指导既要求职业指导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也要求其指导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这需要职业指导观念上的转变,体系上的转变及方法、途径上的转变。
二、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高校还未形成专业化、专兼职互补的职业指导队伍。当前各高校缺乏专职职业指导人员,导致职业指导工作主要依靠辅导员进行,这凸显了职业指导队伍力量的薄弱。而辅导员在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上还存在很多不足,诸如:对各种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就业政策的把握准确度不高、缺乏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等,致使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2.高校职业指导的服务对象狭窄、服务过程不连续,未实现服务对象全员化、服务全程化。高校职业指导的服务对象为新生和毕业生。对新生采取“填鸭式”的职业指导方式,对毕业生采取突击教育的职业指导方式。大二、大三学生则基本无法享有职业指导服务。这导致服务对象出现断层情况,也直接给服务过程的连续性带去了负面影响。
3.高校职业指导的形式单调,有效性不强。高校职业指导主要依托职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得以开展。而这两种形式都存在局限性,使职业指导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学生也觉得这样的指导比较枯燥、空洞。缺乏实践活动的职业指导必然缺乏活力和生机,难以吸引学生,当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惊慌失措时,职业指导的无力便显现了出来。
4.高校职业指导课程设置较随意,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不够精细。(1)高校职业课程设置较随意,没有统一标准。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部分学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课,部分学校则设置为选修课。职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理论课时少、实践课程无法落实。职业指导课作为选修课开设通常没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甚至没有固定内容。(2)高校职业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课程设计极少考虑年级、专业、需求差异等问题。(3)职业指导课课程内容较为泛化,零散。通常授课者对理论知识泛泛而谈,较为肤浅,没有深度,实用价值也不大。部分高校授课者未有固定、系统的授课内容。
三、高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
(一)细分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
1.分专业开展不同的职业指导。在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包括职业兴趣、专业特长等,因此要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就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导实践课就可以通过对建筑物的参观等完成;而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则可以通过深入各中小学进行完成。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对口的职业指导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精细化职业指导要求高校配合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大学生提供人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②“一对一”强调的是个性化,它以“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互动交流”以及“定制化、特色化服务”为核心。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特征、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能够有效应对每一位职业指导对象的咨询,给予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
3.开展高校学生特殊群体职业指导。高校学生中有特殊群体的存在,这部分特殊群体主要是指在经济上、身体上、心理上、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比较,这个群体的学生基本存在以下几种现象: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交学费,生活费也存在问题;身体患有特殊疾病或缺陷;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较低,容易出现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学习困难,不喜爱所学专业,迟到、旷课现象严重,补考、重修科目较多。对于这类学生,在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应该给予他们高度关注、特别爱护、人性化指导。这就需要诸如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招生就业处及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密切合作,建立全校“重点关注学生”数据库,为了给予他们更好的职业指导,每个困难学生都应有对应的帮扶人,帮扶人定期与学生进行联系,通过电话交流、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开展职业指导帮扶工作。
(二)培养职业指导的精英队伍,细化各部门人员在职业指导中的责任
1.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从业要求。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多为非专业人员,对于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较为缺乏,这成为高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一大障碍。因此,提高职业指导人员从业要求,必须落实职业指导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
2.加强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培训要将内部相互学习交流和外出培训相结合。学习和培训可以采用下面两种形式:第一,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团队,由各学院从事多年一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辅导员组成,定期开展团队内部学习活动,并在团队内选拔出领袖人物,担任每期交流讨论的主讲人。第二,每学期从各学院选拔人员外出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培训,这包括教育系统以及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
3.通过精细化的部门分工实现职业指导的精细化、全员化。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要求除了专职的职业指导人员外,还应该调动学校各部门人员承担职业指导中相应的任务,形成强有力的后备支撑力量。我们应将单纯的辅导员进行职业指导,逐渐演变为:辅导员主要承担职业指导课程教授;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主要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等服务;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主要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工作;专业教师主要进行专业教育指导;保卫处、教务处等部门主要从事辅助性职业指导事务性工作。在各部门人员细致的分工中,学生们能够准确的寻求到最有效的职业指导服务。
(三)创新职业指导内容和形式,强调内容的精华和形式的多样
1.丰富职业指导的内容,提炼精化,增强职业指导有效性。职业指导的内容不应只是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法规的简单诠释。要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要求职业指导内容进一步深入、细化。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网络系统。在大学四年里,职业指导的内容要覆盖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它包括职业规划指导、政策导向指导、需求信息指导、职业观念指导、择业心理咨询、个人特征评价、求职技能训练、创业素质培养等八方面的内容。这八个方面需在高校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职业指导内容传授。
2.探寻职业指导新形式,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服务。目前高校职业指导的主要形式为课堂教学和讲座。要实现职业指导的精细化,需要开拓职业指导新形式,靠“多样化”为职业指导的开展注入活力。第一,除了理论课程外,还应高度重视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开展可以通过专业实习、第二课堂、暑期社会实践等实现。第二,借助团委学生会平台,大力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更有效的进行职业指导。第三,借助专业教师及校外企事业专家的力量,开展互动较强的职业指导。
(四)以信息数据的精细化推动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开展,深入发展职业指导的信息化
1.建立精细、全面的信息数据库。这要求全面、准确掌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情况,通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以及对学社的跟踪调查等渠道收集信息。此类信息需要注意其时效性,保持定期跟踪、调查、收集、更新。
2.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信息管理。高校可以通过设计、开放职业信息网的途径,将学生、教师、用人单位有效的联系起来。提供实时互动的网络平台,方便学生掌握动态的职业信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就业推荐等方面的自主化、个性化、动态化、信息化。
注释:
①蔡立丰.试论“精细化”理论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2,(09).
②马家峰.对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精细化”工作的理性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9).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肖辉.对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理性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2).
[4]马家峰.对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精细化”工作的理性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