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图策略谈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
2015-12-10赵静甄成李帅张晓理夏晓烨
赵静 甄成 李帅 张晓理 夏晓烨
摘要:重要概念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和骨架。在新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协助学生习得重要概念是生物教师的中心任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重要概念则显得尤为重要。概念图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概念教学实践中引入概念图策略,能够为重要概念的建构提供便利。
关键词:重要概念;概念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31-02
近些年来,重要概念成为国内外科学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重要概念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有重要意义。[1]如何围绕重要概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思考。笔者将概念图策略引入重要概念的教学中,以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相关概念的概述
(一)重要概念的概述
概念通常包括三个要素:概念名词(或概念术语)、概念的内涵及概念的外延,其中概念的内涵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概念的实质;概念名词或术语是对概念的指代,当人们对同样的术语有着同样的内涵认定时,使用概念术语的交流就变得快捷和流畅。[2]《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特别强调了要“凸显重要概念传递”,同时在课程内容中具体列出了50条需要学生理解的重要概念。布鲁纳认为: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标准》中指出: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和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3]
(二)概念图的概述
关于概念图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国家对于儿童是否能理解抽象概念的大讨论[4],直到1984年诺瓦克等人才首次提出了“概念图”及其相关理论。此后,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概念图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概念图”作为一种组织和表示知识的工具[5],通过由若干概念名词串联为命题的形式来显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将某一范围内不同层次的概念整合成知识网络。
如图1所示,“绿色植物”、“氧气”、“二氧化碳”等概念名词通过彼此间可形成命题的连接词相连,介绍了氧气与二氧化碳在生态系统中的流通状态,形成了如“绿色植物制造氧气供自身或读物呼吸”等生物学命题。
二、基于概念图策略的重要概念教学
1.运用概念图凸显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准确把握学习重点。重要概念是初中生物学科的灵魂和骨架,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以及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在每一节新课中都会根据学习目标强调教学重点,而运用概念策略凸显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学习重点,有的放矢。例如,在“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主题下,“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3]是重要概念。为了使学生对关于“泌尿系统”的重要概念进行整体把握,教师可以运用如图2所示的概念图,强调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和功能,而且为废物和多余水(即尿液)的排除过程作了铺垫。利用此概念图能够凸显出这一重要概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主题性,在准确把握学习重点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2.运用概念图优化教学中重要概念的传递方式,深入理解重要概念。生物教师在课堂上传递重要概念时,会用相互配合的两种方式进行授课。第一,将重要概念名词渗透在学习活动中,加强学生的记忆。第二,将重要概念以陈述句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为了优化其传递方式,教师可将重要概念分解为若干概念,分别呈现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使学习的过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例如,在讲解“人体的生殖系统可以产生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产生新的个体”[3]这一重要概念时,教师可利用图3所示的概念图,将其细化为以下两组概念。第一,人体的生殖系统有两性之分,各自包含不同的结构与功能。第二,人类通过生殖过程产生新的个体,它包括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在学生学习不同的具体概念时,教师可以选取相应的小概念图作为重要概念的传递支架,使其变得丰富、立体,在优化传递过程的同时,加深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3.利用概念图策略构建基于重要概念的知识框架,完善科学概念体系。《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事实上,更要帮助学生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进而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3]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将重要概念进行系统归类,形成合理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相应的概念图。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习得新概念,而且有助于其掌握重要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完善科学的概念体系。例如,在“生物体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教师可以以“植物体”为例,让学生绘制如图4所示的概念图,把“细胞”、“组织”、“器官”等概念名词通过一定的关系连结起来,形成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主题的知识框架。学生通过此图可以形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等重要概念,使新习得的知识系统化,成为结构鲜明、内容科学的概念体系。
三、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概念图以其“能够充分显示众多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的知识网络”的特征,越来越受到科学学科教师的欢迎。初中生物的重要概念教学可融入概念图策略,作为一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准确把握学习重、难点的同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构建科学而完善的知识网络,提高学习的效率。由此可见,利用概念图策略可以辅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概念学习,在众多重要概念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习得生物学重要概念,而且能够拓展其学习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学报,2010,6(1).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J].中学生物学,2011,2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徐洪林,康长运,刘恩山.概念图的研究及其进展[J].学科教育,2003,(3).
[5]朱学庆.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