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干预模式的研究
2015-12-10饶大庞
饶大庞
摘要:现代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育理论过于抽象,学生、学校与医院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带教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等。而医德教育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实习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加强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得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可学到基本的临床知识,更能对学生的道德进行一定的培养。
关键词:实习医学生;医德教育;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35-02
在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同时需注意许多问题,一是明确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的要求;二是保持医德医风教育的连续性;三是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实习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干预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
一、目前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现状
1.医德医风理论的相对抽象和价值观的多元化。①医德医风理论相对抽象。医德概念较为抽象是医德教育干预较为主要的一个干扰因素。医德是指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其对调节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医德可反映医务人员的思想与品质,但由于其概念较为抽象,通常让实习医学生理解困难,不能参透医德的主干思想。②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在医院内部通常发生医师通过药物销售来增加自身收入的事件,长期的耳濡目染,将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一定的改变,对医德教育产生一定的质疑。
2.学校及医院对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重视不够。①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课程设置较少。学校将医学教育放在首位,而缺乏医德教育的课程。即使有部分高校增设了医德教育课程,因其课时少,教师学生不重视等原因,往往不能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与医德教育相关的知识。且学校多将医德课程作为考察课,不用作学生考核成绩的评价,因此医德教育开展并不理想。②医院对实习医学生医德教育不够。医院对于实习医学生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也不够,不少医院认为实习生在院实习只是一种形式,只要其不引起医学事故,则多处于置之不管的状态。且卫生行政部门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医院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因此医院不会主动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干预。同时因医院认为在院重点是学会临床技巧及相关的医学技术,因此并不对学生的医德教育太过重视。③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就业难、学习压力大、时间不够用是现代医学生最主要的感受。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及在院内的各种不良事件的耳濡目染,使得学生对于医德的衡量标准产生一定的质疑。且在医学生眼中,就业问题及学校考核成绩往往比医德教育重要的多。只有先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才能再去思考医德教育。因此不少医学生对于医德教育的重视性就不够。
3.带教教师行为失范对实习医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带教教师是在实习期间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其个人思想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带教老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在于帮助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临床技能,带领学生对临床各方面事件进行观察等。由此可见,带教老师任务繁重。其不仅需要向学介绍相关的临床知识,帮助学生适应繁重的临床工作,同时还是学生价值观、思想的传递者。一名优秀的带教教师,需先以身作则,从思想上及医德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在实习期,医学生思想较为单纯,且因临床事务不熟,因此常常对带教老师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若带教教师自身作风不正,或常常出现失范行为,则将直接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
4.医德考评的标准难以确定。卫生部曾印发相关的《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用以加强医德建设,进而对医务人员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一定的制约。虽然在该项指导意见中对医德考评范围进行了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医德考评的作用甚微。
二、在实习医学生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医院是最为特殊的服务单位,医务人员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其职业道德与风貌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满意率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通过医务人员的服务形象,可直接反映整个医院的档次。因此,必须注重医德建设,以医德约束医护人员的行为与思想,使得医护人员在医学工作中可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使得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对院方的满意程度。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要求。近年来,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使得医患关系紧张,并不断地发生医患纠纷事件。据统计,在2008年期间,我国共发生医患纠纷17243起。而医患纠纷发生的一项主要原因即为医务人员医德约束力不够。
3.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是医疗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医疗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才的不断注入,但目前,对于医生自身而言,其多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再从事医生这一行业。这一调查结果可明显显示出不少医师并不为这一职业感到自豪,并将对其子女的就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将对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保证。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服务水平将对医疗质量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医德建设将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约束,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并为自身的行业感到骄傲,使得其在工作中产生一定的积极性,更乐于去承担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以提高医师的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性。
5.临床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阶段。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将感受到自身角色的改变。其不再是学校里受他人呵护的群体,而将走向工作岗位,为他人服务。实习期的临床实践,可以让医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职业内容,感受职业的深层意义。若此时能对其进行医德教育,可帮助学生不断地以医德去衡量自我工作的好坏,在医德的约束下不断地规范自身的实习期行为,增强自身的医德意识,维护正常的医患关系,为学生后期工作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引。
三、加强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策略
1.明确对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的要求。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行为规范”)第二章规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八条基本行为规范:以人为本,践行宗旨;遵纪守法,依法执业;尊重患者,关爱生命;优质服务,医患和谐;廉洁自律,恪守医德;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热心公益。这不仅在内容上指出了医疗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而且也使医德医风教育有章可循。
2.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要保持连续性。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实习生还保留着校园内的纯真,其思想也相对较单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此时,医学院及医院两方面不能松懈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甚至应将医学教育作为学生进入实习期的第一课。并能够以医学教育贯穿整个实习期,让学生时刻铭记医德教育对其产生的约束。为了提高医德教育的效果,医院及学校首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视频、常用的社交工具及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医德教育内容,并帮助学生记忆与感受。其次,需使得医德教育不断地完善与充实。在教育过程中,可开展一定的推选活动,对理解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挑选出在实际工作中的代表性人物,让其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育与监督,不断以自身的行为去渲染学生。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则需进行警示教育,并通过批评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同时可以播放某些反面教材,让学生感受到不遵守医德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帮助学生抵制不良的思想风气。
3.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要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实习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即为带教老师,因此必须对带教教师进行认真的挑选。选择带教老师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①医德医风较好;②专业技能丰富,思想素质过硬;③可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培训;④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鼓励。
4.医德医风考核制度要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相结合。①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构建行业新规则。药品采购中,不少医师可以从中抽取一定的利润,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药品采购制度进行完善,对药品流通进行严格的监管。需改变以往“以药养医”的思想,完善院方的医药采购制度,对设备器材进行购买时,需由多人进行负责,加强彼此之间的监督。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人员进行警告,若警告无用,则直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建立起健全的药品采购制度及惩处措施,完善工作流程。②完善医德医风考评体系,构建医疗服务信用体系。严格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促进医德医风考评体系的不断完善,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医疗服务的信用体系,通过政府、社会、患者之间的监督而规范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体现医德教育的根本。
5.明确医德医风考评的奖惩机制。①充分利用法律制度进行约束。对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让每一位医务人员能够了解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一旦出现违法行为,则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对违法者进行处理,对于情节严重者,需依法暂停其在院内所从事的所有活动,取消其从业资格,使得实习医学生深深感受到法律的作用,进而不但在医德的约束下完善自我,避免发生违法违规行为。②合理利用医德医风考评结果。通过医德考评结果决定实习生的去留(对于有留院想法者),并以考评结果作为其以后评优、晋升的参考标准,给予其鼓励,这样既能帮助实习生减少就业压力,又能保障医德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志刚,廖生武,李传廷,等.实习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干预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817-819.
[2]刘芳,蔡鹏飞.关于临床实习阶段医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神州(下旬刊),2013,(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