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视野下略读课文的教学例谈
2015-12-10陈章苗
陈章苗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2011年版课标背景下略读课的教学,应当加强“语用”意识,根据文本语用特点,设置合适的语言学习与实践情境,不但引领学生理解内容,更要发现言语形式,迁移运用,提升语文能力。文章以《跑进家来的松鼠》为例,谈谈略读课文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用”;略读;例谈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67-02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过程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教学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2011年版课标背景下略读课的教学,应当加强“语用”意识,根据文本语用特点,设置合适的语言学习与实践情境,不但引领学生理解内容,更要发现言语形式,迁移运用,提升语文能力。下面以《跑进家来的松鼠》为例,谈谈略读课文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一、紧扣课前导语,整体梳理,运用学习方法
“课前导语”是略读课文唯一的学习提示,它虽短小精悍,功能却很多,所以教师应珍视这一课程资源,对它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不但要引导学生理解导语,激发学习动力,而且要细心揣摩,领悟出其中蕴含的“语用”学习目标。例如,《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的导语是:“从上面的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深情;读读下面的课文,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导语中,我们可以领会到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结合起来,运用前面課文中学习到的方法,体味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教学伊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一些词语的理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导语中提的核心问题“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运用《老人与海鸥》学习中通过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把握文中的具体事例,即,围绕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作者主要写了“贮存方糖”、“晾晒蘑菇”和“在烟囱做窝”等几件事。其中“贮存方糖”和“晾晒蘑菇”又可归为一个方面——贮存冬粮,而这种概括的过程,就是《老人与海鸥》概括主要内容方法的迁移。接着留下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运用学习《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动物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的阅读方法,自主读书,并组织交流,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一堂课就有一半时间让学生自读,学生在一次次充裕的阅读中,运用了读书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落实单元导读,聚焦语用,丰富言语经验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与单元学习重点结合起来,以单元主题为主线,力求精当。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可挖掘的学习因素多元而丰富,但是,要想在课堂40分钟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学习、练习到位,必须有所取舍。唯有集中火力,聚焦训练,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言语经验,让略读课文的教学成为精读课文教学的延续、单元教学方法的深化。
本组课文的单元目标是:学习本组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由此,我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老人与海鸥》一课的阅读方法巩固学习如何把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写具体,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是:关注课文语言,利用课文的情节特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通过悬念把人与动物的故事写生动的。
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时,教师由浅入深地进行阶梯式的训练:第一步,先回顾《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写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一片深情?通过交流,小结方法:作者是抓住老人喂海鸥的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海鸥祭奠老人的动作等细节来写的,写人与动物的文章,必须把细节写具体,这样才能打动人;第二步,让学生运用《老人和海鸥》这一课的阅读方法,找出这一课中的细节描写,细细揣摩,并把读书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作为批注。在学生自学、批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感受我们和松鼠融洽相处,亲如家人的美好境界,进而印证方法:写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文章,必须抓住细节写具体,才能打动人;第三步,对比感悟,同样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跑进家来的松鼠》与《老人和海鸥》,它们在写法上有没有不同之处?作者是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有趣的事来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
三、立足文本特色,迁移运用,磨炼语用技能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课文特点。从创作结构和特色上看,作者斯克列比茨基叙述故事的手法引人入胜。首先,文章的题目——《跑进家来的松鼠》,本身就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一只本来生活在森林里的松鼠跑进家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种阅读期待,其实在这里就设置了一个悬念,接着作者不断地制造悬念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大体来说,作者营造的悬念有三个:方糖不见了,蘑菇消失了,松鼠失踪了。在以上的三个主要悬念中,又隐含了一系列小悬念,如,妈妈的帽子、哥哥的手套、奶妈的头巾哪里去了;纸包糖、小骨头等食物哪里去了;炉子后面为什么沙沙直响等。这些小悬念被隐含在三个大悬念中,读者阅读中“探究”大悬念的同时,还会对这些小悬念产生丰富的联想,并随着大悬念的水落石出而自然地领悟这些小悬念。所以,在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看到这些悬念,并理解正是这些悬念使文本更生动了。所以在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把故事写具体的基础上,我这样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们,其实这篇课文作者在写每件事时,思路都很相似,你发现了吗?请你再次默读课文4~20自然段,这一回,我们要边默读边思考,作者在写“储备冬粮”、“晾晒蘑菇”、“垫窝过冬”这些事件时,都是先写( ),再写( ),最后写( )。通过填空,可以发现,作者在写每件事时,都是先写“什么不见了”,再写“寻找、发现的过程”,最后“揭示这是松鼠的生活习性”。
接着思考:作者在写这三件事时,为什么要先写“方糖不见了”、“蘑菇消失了”、“松鼠失踪了”。通过讨论领悟:作者这样写,就激起了我们的阅读兴趣,让我们产生了非读下去不可的念头。这就是这篇文章作者写作的秘密——设置悬念。其实在这篇课文中还隐含着一些悬念,比如说,妈妈的帽子、哥哥的手套、奶奶的头巾哪里去了;纸包糖、小骨头等食物哪里去了;炉子后面为什么沙沙作响;等等。
最后仿写片断:从这些隐含的小悬念中任选其中一个,发挥自己的想象,推测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在最后揭示这个悬念。有学生选“奶奶的头巾不见了”来写,他先想象奶奶发现头巾不见的时候焦急寻找的情景,并注意到原有文本的细节:这是一条奶奶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因此,丢失了头巾对奶奶和全家人来说是一个重大事件;再想象一家人一起猜测头巾的去向,并帮助奶奶寻找头巾的过程;最后揭示悬念:头巾在烟囱里被发现,原来是松鼠用来给自己垫窝。
通过练习,学生对作者是如何运用“悬念”把故事写生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利用课文的情节特征,让学生感悟作者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把人与动物的故事写生动,实现了从内容理解到创意表达的迁移,让阅读成为“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语)
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们倡导“合理取舍求有效”的教学理念,可以在单元专题的统领下,利用课前连接语、抓住文本语言特色,依据学生学习起点来确定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语用环境,从而达到“教略而学丰”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杨柳,滕春友.教略学丰 精略有致——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与方法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09).
[2]陈丽萍.语篇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
[3]张玉梅,张珏.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组课文教学建议[J].宁夏教育,1993,(09).
[4]鲁金辉.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5]邓家英.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中的“精”处理[N].经济信息时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