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结合思维导图在《公路设计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10汤邦彦
汤邦彦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了微课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在《公路设计技术》这门课程上的应用,证明了该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学生之间的角色,扩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差异化教学。
关键词:微课;思维导图;体系;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86-02
一、引言
《公路设计技术》是高职路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论述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强、与理论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知识点多、难度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但由于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前后知识点容易混淆、脱节,难以清晰、完整的形成知识体系。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该课程的需求,我们通过总结经验发现采用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二、微课与思维导图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是近几年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作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包括了与该教学主题有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总结、课后练习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但是微课也有其局限性,微课的“微”使得其容易出现孤立、零碎、信息割裂等致命缺点,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容易造成学到的知识零碎、割裂、不成体系。[1,2]
思维导图则是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将各个模块知识点之间的隶属或关联表现出来,用对应的颜色及图片将知识点关键词之间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认知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同时还能与头脑风暴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扩展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微课与思维导图两种教学手段,既能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发掘核心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帮助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手段更好地实现差异化教学。[3]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微课和思维导图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共同发挥它们的优点。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在构建体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头脑风暴去进行思考、讨论。这样不但能表现出所讲授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明确学习目的,而且能够利用其随时展开或折叠层级节点功能,定位局部知识和整体知识体系的关系,不会迷失方向,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同时在使用思维导图授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现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进行授课内容的调整,能够迅速定位临时想要提及或者是要回顾的内容,根据学生特点还可以对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深度拓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探究。
使用思维导图能将一个思路或知识体系从头开始逐渐完整地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完成思维的整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另外思维导图全新的演示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迅速掌握整个知识体系框架的同时,又会对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建立起清晰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除了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以外,还要有差异化教学。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完成课堂任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事先准备好对应的微课,学生在课后通过微课及时复习相关的知识或概念,使其完成当天的课堂任务。同时,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针对这些题目,教师可以录制相关的解题微课,以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主学习。
三、教学运用
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设计技术》课程中的一个课程设计,学生通过图纸和资料完成一条公路路线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该课程设计一直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能让学生顺利地完成该课程设计,教师在学生进行设计之前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讨论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绘制出相关的思维导图,如图1。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三个部分再进行扩展,丰富其知识体系结构,图2是学生制作的平面设计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利用教师现场答疑或者前期准备好的微课资源来解决。这种教学方式和以往教学方式的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角色转变,在传统教学活动中,作为授课者的教师与作为听课者的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极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这需要教师能有效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其次是流程转变,课堂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绘制思维导图,而理论学习则放在课前或课后利用微课资源来开展。这需要教师前期付出大量的时间来制作微课资源。
综上所述,用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实质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把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思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同时,帮助教师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差异化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组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就要求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掌握课堂节奏。相对于传统的教案和PPT,微课在内容选取、制作上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改进。
参考文献:
[1]苏小兵.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7):94.
[2]鄭小军.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0-51.
[3]朱新会.基于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理论型课程知识设计与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