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

2015-12-10陈猛张立东阮久宏宿林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型

陈猛 张立东 阮久宏 宿林林

摘要:本文通过对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专业特点,从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综合实验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等论述,深化理论学习与工程训练相互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轨道交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56-02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项目改革方案,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全面提高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势在必行。为响应高铁“走出去”的国家战略,适应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趋势,轨道交通行业领域对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人才需求急剧扩大。因此,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轨道交通电气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轨道交通行业背景特点弱化,逐渐等同于传统的电气化专业;轨道交通没有形成整体学科体系,使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形成“孤岛”;教师队伍没用轨道交通电气化工程实践经验,甚至没有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背景;“空洞”的理论教学与行业工程应用脱节,学生缺少相应的工程训练;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甚至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实验实训条件简陋,不能满足该专业的综合实验和工程训练。

二、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定位及特点分析

轨道交通电气化是一个工程应用、行业背景很强的专业,与轨道交通领域“车机工电辆”等专业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群,彼此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作为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模块之一,完善了“车机工电辆供”轨道交通专业群的建设体系,本着围绕职业竞岗位、岗位竞能力、能力设课程的原则,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主要从事轨道交通电力网、牵引变电所及接触网等设备的安装、调试、试验、维修和系统联调等方面的工程应用型工作。

三、轨道交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满足轨道交通行业特点与需求,建立明确了轨道交通电气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轨道交通电气化行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与管理者;培养具有工程项目筹划、分析、设计、管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使其能够胜任轨道交通电气化牵引供电工程技术领域牵引变电和接触网方向的工程设计、工程调试、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应用性、工程化的专业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富有开拓精神和工程应用开发能力,毕业后可在轨道交通电气化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是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明确定位。

四、轨道交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内容

(一)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通过对轨道交通行业社会调研和分析论证,传统的“学校形态”不能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为载体、联合培养为手段、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新模式是该行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达到发展共赢之目标。

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稳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依据,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核心工程技术人员为引导,以“一切为工程教学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资源共享、校企联合共建、校企项目合作等为主要内容,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评价和考核体系。最终实现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健康运行,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二)建设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基地

建设“车机工电辆”综合试验基地,可以很好得满足“轨道交通车辆”、“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轨道交通电气化”等专业的实验、实训要求。该基地不仅可以完成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信号系统、运输与管理等系统内的故障再现、实物仿真和试验分析、系统及设备型式等试验,还可以完成轨道交通系统间的综合试验。既可为培养学生和教师一线技术能力、工程能力提供真实环境,也可为新运营模式、新技术、新装备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供试验条件,同时也可作为功能强大的科研平台。

以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为例,构建轨道交通电气化实验平台,满足该专业的课程要求。建立具有层次化、综合化的试验平台,该平台对“轨道交通供变电技术”、“轨道交通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铁道接触网”、“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等主要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进行了系统整合。在此平台上,不仅满足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的要求,还能使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课程设计。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基地的建立,为轨道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

(三)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

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面向工程实际,从事轨道交通电气化设备的运营、维护、故障诊断甚至延伸到整个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工作。这必将对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经验的应用工程技术能力。目前,大多高校专职教师很难达到此要求,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学校有意识培养一批学术水平高、工程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通过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该行业研究课题和一些横向项目,以共同开发、出版该专业相关著作等形式使教师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及时了解轨道交通领域的新资料、新技術,并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的工作中,教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使科研能力和工程项目开发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在选拔实习带队教师时,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在安排实习带队教师时,主要考虑安排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方有较强项目合作的教师作为带队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才能够完成。

(四)构建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本科实践导向计划”,对较完善的轨道交通行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有很大启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应渗透到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通过科学规划、联合共建模式,构建一个涵盖轨道交通多工种的综合性实践基地,营造一个“真实的轨道交通”环境,满足学生工程训练和企业员工的培训;通过校企互聘形式实现“工程师进校园”,使学生和现场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零距离接触,明确轨道交通电气化行业一线的工作性质、内容以及所需的职业素养;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进课堂”,学生能够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具备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以实际的工程项目子课题为载体,开展具有项目管理运作模式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最终实现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特色明显、教师队伍双师化、培养体系工程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等一整套完善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五、结语

轨道交通是一个多部门、多工种的系统性行业,轨道交通各专业也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统一体。构建完整的轨道交通行业群,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课程群的融会交叉、资源共享,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益,畅通轨道交通的信息渠道,从而达到加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工程应用型教育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最终,确立以轨道交通电气化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特色鲜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邹家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3,(4).

[2]曹榮敏,吴迎年,陈雯柏.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探索[J].培养模式改革,2014,(2):36-55.

[3]曾飞.地方本科院校交通专业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

[4]刘让雄,田金英.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3).

[5]苏青.建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型综合实验实训基地——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与社会,2009,(10).

[6]蒋会哲,张桂林.“校企合作和项目化教学引导”的实践教学改革——以电气工程系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

[7]周令仪,何茜,赵娜.轨道交通产业的创新服务平台框架构建研究——以成都金牛区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为例[J].产能经济,2015,(1).

[8]古天龙,景新幸,郭庆,魏银霞.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