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氯芬酸钠致急性肾损伤1例

2015-12-10张晓荧张四喜苗秋丽宋燕青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双氯芬非甾体抗炎药

张晓荧,张四喜,苗秋丽,宋燕青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药品管理部,长春 130021

双氯芬酸钠致急性肾损伤1例

张晓荧,张四喜,苗秋丽,宋燕青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药品管理部,长春 130021

双氯芬酸钠;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病案号01264999),22岁,因间断腹痛4天、恶心2天,于2014年8月20日入院。患者8月15日因月经疼痛难忍,自行购买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产地不详)服用(2片,一日两次),3天后出现腹痛、恶心于门诊求治。查血常规:白细胞7.2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3。生化:尿素氮10.36 mmol· L-1,肌酐361 μmol·L-1。自述近两日尿量减少,不足1500 mL。入院后查肾动态显像:GFR:58.72 mL· min-1,右肾27.32 mL·min-1,左肾31.40 mL·min-1。尿常规:尿蛋白2+。生化:尿素氮10.42 mmol·L-1,肌酐369 μmol·L-1,钾3.39 mmol·L-1。诊断为急性肾损害。考虑为双氯芬酸钠导致的肾前性血容量不足引发的急性肾损伤。停用双氯芬酸钠后,补液治疗5天,肌酐下降至170 μmol·L-1,尿量由入院时1400 mL· d-1升至2500 mL·d-1。经对症治疗,病情趋好,准予出院,嘱咐患者半个月后返院复查。

2 讨 论

双氯芬酸钠作为一种强效的非甾体抗炎药,被广泛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1]。双氯芬酸钠所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以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为主,泌尿系统主要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和血尿[2]。其对于肾脏的损伤主要是由于COX-2对于肾脏的发育有影响。对肾有保护作用的PG减少而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虽然双氯芬酸钠使用后出现肾功能损伤的病例不少,但是像本例中这种年轻患者,服用该药物仅3天便出现急性肾损伤者,国内未见报道。

非甾体抗炎药导致急性肾损伤主要是由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导致肾脏损伤:在首次或再次应用NSAIDs 3~5天后,患者发生过小动脉收缩,肾脏血液灌注减少,出现可逆性肾前性急性肾衰竭[3]。该患者无肾功能不全病史,无腹泻、大量出汗且未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双氯芬酸钠胶囊3天后便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停药后在补液支持治疗下肾功能损伤恢复,可认为此次肾功能损伤是由于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所致。

目前使用双氯芬酸钠的患者中高危因素有:老年人,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长期使用利尿剂、血环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者[3]。针对这些高危人群应当在用药第一周复查肾功能1~2次,同时加强对低血容量的防治。对于发生肾前性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应当首先停药,并及时纠正患者低血容量的症状,其肾功能一般是可逆的。

有关文献报道,使用该类药物可导致肾病综合征[3],其发生时间多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4周~3年间;常见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膜性肾病。一般经停药后肾功能可恢复,若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可短期内应用糖皮质激素。

通过该病例表明,诊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用药史非常重要,由此可及早停用可疑药物,防止肾功能损害。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医患应当重视药物的肾损害。

[1]乔明艳.国内双氯芬酸钠制剂开发概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5):379-80.

[2]彭卫珍,陈 华,孔令春.双氯芬酸钠致不良反应1例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3):392-4.

[3]周福德.非甾体抗炎药的肾损害 [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6):812-4.

R969.3

A

1673-7806(2015)03-321-01

张晓荧,女,临床药师 E-mail:xiaoying.zhang@163.com

2014-09-04

2014-10-10

猜你喜欢

双氯芬非甾体抗炎药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双氯芬酸钠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的效果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