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如何应对数字化挑战

2015-12-10沈丹张福颖

出版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策划检索栏目

沈丹 张福颖

[摘 要] 在纸质期刊时代,读者对论文的检索、阅读路径是“期刊—栏目—论文”,在数字化时代,读者的检索路径已经简化为“电子期刊数据库—论文”,读者可以忽略期刊、省略目录、跳过栏目、直达论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发展、读者检索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割裂了栏目中论文的有机联系,给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带来严峻挑战。数字化时代,栏目策划的根本在于编辑以栏目为核心,以问题化的研究吸引学者关注,形成稳定的学术小共同体。编辑要研究读者的检索习惯、阅读偏好,通过精炼标题、关键词和摘要、采用栏目主持人制度、主动推送等手段加强栏目策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坚持期刊的学术定位与办刊理念,不能盲目为提高下载量而进行栏目策划。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栏目策划 检索路径 阅读习惯 学术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6-0037-05

How to Deal with the Digital Challenge of Column Planning of Academic Periodical

Shen Dan Zhang Fuying

(Periodical Agenc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Abstract] In the paper periodical time, the path of the retrieval and reading of readers is “journal-column-paper”.But in the digital age, the path has been reduced to “electronic databases-paper”, and readers can completely ignore the journal,omit the directory, skip the column,and directly access to the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periodical databases,and the change of readersretrieval and reading habits separates the organic connection of column in the paper, so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column planning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n the digital age, the fundamental of column planning is that the editors treat the column as the core, use the research on problems to attract attention of readers, and form a stable small academic community. The editors of academic journal should study the readerssearch habits and reading preferences, and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alness and rationality of column planning. The editors adhere to the following points: refine the title and keywords, and write abstract reasonably;use the host system to plan column with an open mind; adjust the column planning ideas from waiting to be retrieved to pushing voluntarily; adhere to the academic orientation and idea, and avoid blindly for downloads to plan column.

[Key words] Academic journal Column planning Search path Reading habi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数字化浪潮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学术期刊而言,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出现使论文的传播和使用更加便捷,有利于扩大期刊影响、实现进一步发展。但是,读者在使用电子期刊数据库时,直接以论文为检索目标,栏目在数字化时代的检索和阅读习惯中逐渐被边缘化。在电子期刊数据库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顺应新的检索和阅读习惯,是学术期刊编辑在进行栏目策划时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

1 栏目策划是学术期刊的特色所在

栏目是学术期刊根据自身的办刊宗旨、学术定位、编辑人员的学科背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综合论证之后确定的学术板块。栏目是学术期刊的一部分,不同的栏目共同组成一本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期刊的窗口,栏目的质量与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栏目的特色凸显学术期刊的整体风格,体现学术期刊独具一格的办刊宗旨。可以说,通过有机组合,栏目与学术期刊之间能够实现“1+1>2”的效果,实现这一效果的关键,在于栏目策划。

所谓栏目策划,是编辑通过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研究后,对相关栏目做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计划安排,并不断与作者、读者进行信息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随时进行策略性调整,由此形成刊发论文、栏目与学术期刊之间的良性循环。编辑通过栏目策划,将分散的论文分类后归入不同栏目,通过栏目发掘不同主题的论文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之产生联系,相互呼应,彼此争鸣,从而形成集聚效应,发挥更大的学术影响力。

在纸质期刊时代,读者对论文的检索、阅读路径是“期刊—栏目—论文”,学术栏目好似眼睛,以其独有的明亮、智慧、光芒四射之感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打动读者的心,吸引学者的关注[1]。使学术期刊的眼睛更加明亮,正是栏目策划的目的所在。通过栏目策划,构建特色栏目、品牌栏目,对学术期刊的整体发展而言,作用鲜明,效果明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悄然来临,传播方式日益网络化,新媒体不断涌现,纸质媒体的垄断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学术期刊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数字化出版的要求。在数字化时代,读者的检索习惯和阅读习惯与纸质化期刊时代有很大不同,由此对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数字化时代检索与阅读习惯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期刊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在西方国家率先形成规模,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学术期刊电子化,即“纸质—电子数字”形式的期刊,主要通过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电子化传播发行;一种是“纯电子学术期刊”或“纯网络期刊”,类似于学术论坛或者学术沙龙。从整体学术影响力而言,后者远不及前者[2]。在国内,学术期刊电子化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以“纸质—电子数字”形式的电子期刊数据库为主。目前,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创办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万方数据平台是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电子期刊数据库。以中国知网为例,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4000万,中心网站及设在全球的镜像站点年文献下载量突破30亿次。目前,大陆出版的9000多种期刊,在中国知网上都以数据库的形式集成出版,90%的学术期刊的收录年限追溯至创刊。电子期刊数据库不仅能实现基本的快捷检索功能,还能根据多种检索条件进行逻辑组配,实现高级检索,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期刊定位。维普资讯提出,其产品能够根据用户不同的检索历史,实现检索条件的再组配,从而支持用户个性化的使用习惯。

在纸质期刊时代,学者查找论文,必须先找到相关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从中选择相关栏目,再通过栏目查找论文;或者在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先找到相关栏目,再从中寻觅自己需要的文献;抑或是借助二次文献转载,如查阅《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登的文摘或摘编论文,再按图索骥寻找期刊、栏目和论文。总体而言,在纸质期刊时代,读者的检索路径是“期刊—目录—栏目—论文”,阅读习惯是“期刊—目录—栏目—论文”。这种检索方法的工作量非常大,成果却事倍功半。

在数字化时代,当电脑、网络和电子期刊数据库普及之后,检索论文变得非常简单——轻点鼠标、输入论文主题、关键词、作者姓名等相关信息,然后静待论文跃入眼帘。无论是从检索的全面程度而言,还是从检索的速度和工作量来看,数字化和电子期刊数据库给论文检索提供了莫大便利。而且电子数据库还能提供期刊论文以外的内容,包括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专利、标准等,真正实现跨库检索。此外,电子期刊数据库还能对引用文献进行延伸性检索,实现扩展式阅读,为资料搜集、科学研究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管纸质期刊的阅读舒适度可能高于电子文献,但是电子文献在检索的便利性和全面性方面完胜纸质期刊,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读者纷纷转向阅读电子化的文献,读者对论文的检索和阅读习惯正在发生变革。

读者在使用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时候,检索对象主要是独立的、分散的论文,而不再是作为整体的期刊。期刊在检索中被分割成碎片式的一篇篇论文,期刊名称尽管是检索选项之一,但已退居次要地位。至于栏目,很多电子期刊数据库中甚至没有设置这一检索选项。在数字化时代,读者的检索习惯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检索路径已经简化为“电子期刊数据库—论文”,事实证明,这种检索路径完全可以忽略期刊、省略目录、跳过栏目、直达论文。当读者开始阅读检索到的论文后,内容、标题、作者是其关注的主要部分。很多学术期刊尽管精心设置了各种栏目,但是从其纸质版的版面设计看,仅仅在目录和该栏目首篇论文的第一页上标注栏目名称,那么,如果读者检索到的电子论文不是该栏目的第一篇论文,他将完全看不到关于这个栏目的任何信息,也不会再关心这篇论文属于哪个栏目。即使读者检索到的是该栏目的首篇论文,抑或该栏目的每篇论文都标注了栏目名称,在阅读电子文献的时候,栏目信息也往往淹没在读者检索的大量论文之中,被读者忽略。

对纸质期刊而言,栏目策划和栏目编排使分散的论文之间产生有机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编辑工作的主动性,凸显了栏目特色,深化了学术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宗旨。但是,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发展、读者检索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割裂了这种联系,给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带来了严峻挑战。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必须正视电子期刊数据库产生的划时代意义,顺应读者检索和阅读习惯的变革,直面这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近在眼前的例子就是电子商务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网络使人们宅在家中依然能够安全、便利且低廉地购物,这使得包括高端百货商场和小型实体商铺在内的传统商业模式受到全面冲击。仅2014年天猫“双十一”促销活动一天,24小时的销售额突破570亿,无线端占42.5%[3]。传统商业形态的大佬,如苏宁、国美等纷纷试水电子商务,开办网上商城,以顺应消费者新的购物习惯,应对电子化的挑战。对比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形态的冲击,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发展、检索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必然会对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造成极大影响。随着电子期刊数据库的进一步普及,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抢先适应新的检索和阅读习惯,体现数字化时代编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3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栏目策划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道术兼顾、体用结合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共同体”概念,“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4]。共同体的外延一般包括血缘共同体、宗教共同体等,在此基础上,英国哲学家布朗引申出学术共同体概念。有学者指出,学术共同体是指致力于某一领域学术活动的学者群体,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研究、发表、讨论、协作等形式建构的动态结构,共享某种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5]。在现代社会,学术共同体在地域上是分散的,更没有血缘、宗教方面的联系,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实现共同的研究、发表、讨论、协作,需要学术期刊提供交流平台,学术期刊随着学术共同体一起发展壮大。学术期刊的栏目,细分了学术共同体中具有相关特征的人群,他们或研究的学科相同,或研究的问题相近。编辑通过栏目策划,凝聚和组织相关学者,从而形成学术共同体中联系更加紧密的小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栏目,还是一份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学术共同体的支持。

期刊的服务对象是人,是形形色色的读者和作者,无论是在纸质期刊时代还是数字化时代,这一点都不会改变。在纸质期刊时代,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交流的平台;进入数字化时代,电子期刊数据库作为新的学术交流平台,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尽管学者的检索和阅读习惯发生改变,却不会影响学术共同体的主体地位,也不会影响学者对学术交流平台已有的各种需求。正如同电子商务崛起之后,消费者依旧是那些消费者,商品依旧是那些商品,发生改变的是消费者获得商品的渠道和方式,是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各种环节。因此,电子期刊数据库虽然对传统的学术出版模式形成威胁,但是并不影响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和壮大,它改变的只是学者发表论文、获取论文和阅读论文的方式和渠道。无论是在纸质期刊时代还是在数字化时代,学术共同体都是栏目策划、期刊发展的根本。可以说,无论新的出版模式还是旧的出版模式,无论电子期刊数据库还是纸质期刊的栏目策划,都是为学术共同体服务的,都是以学术共同体的满意为旨归,学术共同体是学术期刊发展、栏目策划的根本。在数字化时代,栏目策划应借助期刊电子化的东风,扩大学术共同体。

所以,在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栏目策划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道术兼顾、体用结合。

所谓道、体,是指编辑以栏目为核心,以学者为根本,形成稳定的学术小共同体。笔者认为,所谓“编辑学者化”,不仅指编辑要向学者的方向发展,除编辑学之外还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更是指编辑要能够真正融入学术共同体,以栏目为阵地,以策划为手段,不断拓展自己所属的学术小共同体,通过栏目策划,吸引更多的学者加入其中,形成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和编辑的良性互动,扩大栏目和学术小共同体的影响力,实现栏目和学术小共同体的同步发展。

当前,许多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学科化,栏目以学科为名称,如《经济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等,其弊端在于毫无特色,导致很多电子期刊数据库无法以栏目名称作为检索选项——试想,当读者检索这类栏目名称时,得到大量相似的结果,还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从中甄别自己需要的论文,必然会导致读者放弃这一检索选项,改用其他选项重新检索,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检索结果。笔者在维普中选择“栏目信息”,以“经济学研究”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18000余篇论文,以“文学研究”为关键词检索,得到70000余篇论文,以“历史学研究”为关键词检索,得到6000余篇论文。这种海量结果,毫无检索意义,读者如果想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必须进行二次检索,或者以其他选项重新检索。这也使电子期刊数据库不再以栏目名称作为检索选项,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栏目在电子期刊数据库中逐渐被边缘化。而且,栏目策划学科化无法容纳许多具有交叉学科性质、关注新问题的论文——这些论文在学科化的栏目中也无法凸显自身的创新价值,还导致作者和读者不能精准地寻找、定位自己所属的学术小共同体。尤其对综合性学术期刊而言,要改变这种局面,必然要向栏目策划问题化转变。

从目前的学术研究来看,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很多学者不再囿于传统的学科分类,就某一问题展开跨学科、跨领域甚至跨文理的研究,大大深化了研究成果。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跨学科研究使学者们超越了原有的按学科分类的学术共同体,形成了新的根据问题组成的学术小共同体。例如就时下的热点问题——雾霾治理而言,管理学、经济学、大气科学等各学科的学者们从不同领域展开研究,或着重于城市规划、或着重于能源优化、或着重于大气环境、或着重于工业减排。各领域学者们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热烈的讨论,就雾霾治理问题进行多角度探讨。但是这些论文散见于各种学术期刊,笔者尚未发现有学术期刊专门设置关于雾霾的栏目,集中推出相关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可以说,关于雾霾治理的跨学科的学术小共同体已经逐步形成,却没有一个期刊或一个栏目将这个学术小共同体凝聚起来,发挥更大的学术影响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对学术期刊的编辑而言,必须及时关注此类问题,跟踪学界当下的热点和焦点,从问题着手,寻找和发现新兴的学术小共同体。通过栏目策划,积极成为这个学术小共同体的核心,约稿、组稿、挑选优秀的自投稿,寻找合适的审稿人,不断扩大作者、读者和审稿人的队伍,建立学术梯队,提高学术小共同体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促进学术小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术小共同体发展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进行多学科的全面研究,促进新兴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化的栏目策划可以使读者在检索和阅读中产生集中性的效果,让读者自己重建被电子期刊数据库割裂的论文之间的联系,从中体会编辑在策划时的匠心。在形成特色、产生品牌效应之后,栏目可以吸引更多学者的关注,在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对栏目和期刊进行有意识地检索,从而使更多的不同学科的学者加入这个学术小共同体,不断开辟研究方向,拓展研究思路。只有这样,期刊和栏目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立足学术研究的前沿,获得可持续发展。

所谓术、用,是指栏目策划的方法和手段。学术期刊编辑要顺应期刊电子化潮流,研究读者的检索习惯、阅读偏好,加强栏目策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巩固和扩大学术共同体。

第一,精炼标题和关键词,便于读者检索,合理拟定摘要,凸显论文的创新价值,吸引读者阅读。读者在使用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时候,往往根据主题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初步得到检索结果后,根据页面显示的论文摘要,决定是否下载阅读。标题是否精当地展现论文的主题、关键词是否贴合读者的需要,直接影响读者的检索结果;摘要如果没有明确展示论文的创新性,读者不会下载阅读。因此,编辑要精炼标题和关键词,使之既符合学术规范,又凸显论文价值,还要易于检索。尤其是关键词,应当避免使用“研究”“方法”“路径”“影响”等没有检索意义的大众化词语,也要避免读者想不到的生僻词语,尽量使用该领域常用的学术性词语,在总体上加大关键词的被检索频次。很多论文的摘要篇幅较短,只有两三行、百余字甚至更短,既无法全面展现该论文的创新性价值,也会使读者产生误解,认为该论文的学术价值不高。所以,要适当增加摘要的篇幅,详细阐释论文的价值和意义,吸引读者下载并进一步阅读。此外,还要在栏目中每篇文章首页的显眼位置标注栏目名称,或在栏目中添加编者按、主持人语等,尽可能地加深读者对该栏目的印象,在细微之处展现栏目策划的成果,积少成多,吸引学者主动关注该栏目。

第二,以开放的心态进行栏目策划,采用栏目主持人制度,取长补短。目前,很多学术期刊已经开始采用栏目主持人制度,效果明显。编辑可以借助栏目主持人的引荐,融入学术共同体,并弥补自身学术能力不强的短处。在选择栏目主持人时,编辑要以开放的心态,根据栏目的内容和定位,跳出本校、本单位的范畴,打破门户之见,放眼整个学术界,寻找领军人物担任主持人,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栏目主持人,整合学术小共同体,扩大栏目的学术影响力。例如《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的主办单位是南京晓庄学院,在全国名不见经传,但是其“六朝研究”栏目,邀请南京大学六朝史专家胡阿祥教授作为栏目主持人,不仅保证了稿源,还以胡教授为中心,形成了稳定且高水平的学术小共同体,大大提升了该栏目的学术影响力。短短数年时间,在国内六朝研究领域,已经出现“北有许昌学院,南有晓庄学院”的局面[6]。此外,采用栏目主持人制度时,编辑在栏目的策划、稿件的使用中也要充分尊重主持人的意见,协调主持人之间的工作,发挥自身在稿件编辑、学术规范等方面的长处,与栏目主持人相互配合,共同将栏目办好。

第三,调整栏目策划的思路,利用各种新媒体,从等待被检索向主动推送转变。数字化时代,信息急剧膨胀,再精心的栏目策划、再高质量的论文,也很容易被淹没。栏目策划的最终目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酒香也怕巷子深”,策划之后还需要编辑卖力“吆喝”。编辑可以借鉴电子商务精准营销的思路,扩大信息推送定制服务(RSS,即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7]。将学术共同体中学者的电子邮件建成电子数据库,在征得他们同意后,定期向他们发送栏目已刊发论文的目录和链接地址,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被动地等待读者检索、下载和阅读,到主动出击,向读者推介,吸引他们下载和阅读。很多学术期刊编辑对于网络和程序设计不熟悉,编辑部员工少、缺乏专职的网络编辑,可以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聘请专业的网络服务公司来解决论文推送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建立综合性的期刊数字化平台,实现网上投稿、网上编辑、网上审稿、网络定点推送、读者反馈、引用统计等多种功能。当前,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微博、微信等新的通讯软件为编辑宣传栏目、进行栏目策划提供了更多的工具。编辑通过微博、微信可以更加快捷地与学术小共同体的成员进行联系,不断发展学术小共同体的成员。编辑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在学术小共同体中推荐已经刊发的论文,激发学术争鸣,及时获取对已刊发论文的评价,以及对目前栏目策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后,以年为时间单位,统计该栏目各种渠道的下载总量、引用量等数据,分析学术小共同体对某个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对栏目策划的反馈意见,据此及时调整栏目策划的思路,改进栏目策划工作。

第四,坚持学术期刊的学术定位与办刊理念,不能盲目地为提高下载量而进行栏目策划。不同学科的学者和研究生数量相差很大,各个学科的研究习惯也各不相同,学术共同体的大小也有差异。从笔者的工作实践看,不同学科、探讨不同问题的论文,下载量有很大差别。例如,经济学类的论文下载量、引用量远高于历史、哲学、文学类的论文,一些名家撰写的综述、基本研究方法之类的论文的下载量、引用率也非常高,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经济学论文的整体价值大于文史哲论文,综述类论文的整体价值高于其他论文。在栏目策划过程中,下载量确实是考虑的因素之一,在栏目刊发论文的选择上也可以根据可能产生的下载量进行一定的倾斜。可是,编辑不能一味地以下载量、以能否吸引更多检索者和阅读者为标准来评判论文、策划栏目,而是要根据学术期刊的学术定位,坚持办刊理念,协调栏目的设置,开展栏目策划工作。在数字化时代,编辑在栏目策划时必须坚持主动性,顺应而不迎合检索者和阅读者的需要,维护栏目特色,有所取舍。

注 释

[1]阎现章.论学术期刊栏目形态策划与编辑分类体系的建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8

[2]冯珍珍.当代西方学术期刊的电子化趋势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0(8):210

[3]浙江在线.2014天猫双十一狂揽571亿 6年单日成交额增长超千倍[EB/OL].[2014-11-12]. 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4/11/12/020353538.shtml

[4][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4

[5]舒小昀,袁勤俭.学术共同体的构建:1998—2007年《史学理论研究》引文分析[J].史学理论研究,2010(1):102

[6]胡阿祥.独立的“六朝”与非独立的“六朝时代”[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4):16

[7]陈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思路[J].编辑学报,2011(增刊1):7

(收稿日期:2015-04-16)

猜你喜欢

策划检索栏目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关于栏目的要求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本期策划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