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对鸡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015-12-10龙艳丽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畜牧局四川凉山615400
王 强 龙艳丽(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畜牧局 四川凉山 615400
随着规模化养禽的快速发展,家禽的健康与生产性能无时无刻不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问题变得更为突出[1]。对家禽生产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温湿度和室内空气质量[2]。在禽类生产中,高温应激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3]。热应激通过改变鸡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降低鸡的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生产性能、产品质量和繁殖能力等,常会给养禽业造成严重损失。
1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
1.1 鸡热应激的症状表现
鸡热应激症状:鸡只伸颈;张口呼吸,而且呼吸急促;喘息,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的呼噜声,采食量减少,鸡群中部分鸡出现厌食;由于鸡只饮水大幅度增加,可见嗉囊内充满液体,粪便变稀;鸡只精神委顿,鸡冠发绀,体温42.5℃以上;蛋鸡出现软壳蛋和破壳蛋增加,所产蛋的蛋白变稀[4]。
1.2 热应激对鸡消化、代谢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30℃以下,随温度升高,食物养分消化率升高,主要是由于消化道蠕动减弱,使食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微生物和消化酶的作用及已消化养分的吸收。但热应激严重时,会引起消化率下降,原因可能是饮水量大幅度上升,促进营养物质快速通过肠道而减少吸收;慢性热应激能减少胃肠道重量和减缓了前段消化道的血液流动;还有某些酶的活性降低(如淀粉酶、麦芽糖酶)等[5]。在热应激条件下。禽类的显著特征就是采食量的严重降低。减少采食量也是高温条件下机体保持热平衡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热应激时机体由于加强散热和抑制产热过程,使维持基础代谢需要的能量降低,采食量减少。禽类采食量的降低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造成鸡生产性能的下降。高温直接作用于体内激素,从而抑制体内的代谢功能,减少产热,这也可能是生产性能下降的一个原因[6]。
1.3 热应激对鸡血液生化的影响
刘风华[7]研究表明,当高温持续4h,仔鸡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在急性热应激中呈不断上升趋势。在热应激状态下,由于动物采食量下降,营养摄入不足,必然动用机体贮备加速分解代谢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应,导致血液中蛋白质含量和血脂含量下降,同时高温刺激大脑皮层,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而降低T3、T4 水平,进而减少体蛋白含量。
1.4 热应激对鸡呼吸机能的影响
鸡正常呼吸是120 次/min 左右,当气温高达35℃时,呼吸频率可达150 次/min,当气温达4l℃时,呼吸频率可达180 次/min 左右,这可能是动物面对高温环境时的一种对策,因为,每蒸发lmL 水可散发2.26kJ 的热量,通过呼吸频率增强调节肺部水分的蒸发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但又因呼吸加剧。体内CO2过度排出体外,CO2分压下降。使血液中H+浓度降低,pH 值升高,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1.5 热应激对鸡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
处于热应激状态下鸡的免疫器官可出现明显坏死和萎缩性变化,免疫器官内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高温应激可以抑制鸡的免疫机能,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减少血液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吞噬能力下降,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增加,明显影响胸腺细胞凋亡。
1.6 对禽类产品品质的影响
热应激能够引起禽类产品品质的下降。高温下,蛋的哈氏单位和蛋形指数等显著减少[5]。热应激时,降低了肉仔鸡胸肌率、腿肌率,却提高了腹脂率。这是因为肉仔鸡在热应激时将日粮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备,减少热增耗,需要散发的热量就少。急性热应激导致肉鸡机体发生脂质过氧化,降低鸡肉pH 值,增加滴水损失,导致鸡肉品质降低。
2 鸡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2.1 禽舍建筑,安装必要的通风降温设备
散热禽舍建筑不能太矮,并尽可能坐北朝南,开设足够的通风孔,设法增强屋顶和墙壁的隔热能力,禽舍周围适当种植高大树木,在窗外搭遮阳棚,或利用黑色编织袋在窗口挡光。安装风扇、水帘等。有条件的场可采用纵向通风并在进风口安装湿帘的最佳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的鸡舍应尽可能地加大通风口。如果加大屋顶天窗的面积,会有较好的效果[5]。
2.2 降低饲养密度
高的饲养密度会使热应激影响加剧。因此,必须降低饲养密度,如,肉鸡从每平方米12 只降到8 只,并及时清除舍内积累的鸡粪,减少鸡粪在舍内的产热[5]。
2.3 让鸡饮到足够的清凉的水
水分在鸡体内占64%~75%,蛋内为70%左右。所以水的质量对鸡的健康及生理功能都较重要。
饮水原则:确保不断水,供水新鲜、充足[8]。
准备充足的饮水器,最好利用清凉的地下水,使小槽中的水不间断。使用乳头饮水器的鸡舍,应该隔2h 左右在水管的末端放1 次水,使水管内的水有较低的温度[5]。
2.4 在日粮中适当添加抗应激物质并改变饲喂方法
候世忠[9]等实验表明,在饲料中的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可以明显地防止热应激。
常温条件下,家禽能够合成足够的维生素供机体利用,但在热应激时,机体的合成能力下降,对维生素C 的需要量增加。一般在日粮中添0.02%~0.04%的维生素C。维生素E 有保护细胞和防止氧化的作用,在热应激条件下高水平的维生素E 可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应激时肌肉磷酸激酶产生和释放速度,从而防止过多的钙离子内流而造成对正常细胞代谢的干扰。同时维生素E 也可缓解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而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鸡的抗病能力。
高温时鸡大量饮水,其排泄量也增大,为维持消化道的电解质平衡,可以饮用电解多维,在高温天气的l3:00 至21:00,这一段时间饮水中增加电解多维,可以很好地缓解热应激对家禽的危害[10]。在水中补充0.15%~0.3%的氯化钾或在日粮中补充0.3%~0.5%氯化钾。同时也有报道,在饲料中添加0.02%的维生素E 与0.05%的氯化钾可以有效地防止热应激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高温环境下鸡长时间的喘息使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降低,影响了血液的酸碱平衡,对于蛋鸡会影响蛋壳的质量。为改善这种状况,可在日粮中补充0.5%碳酸氢钠,同时减少氯化钠的用量。改白天饲喂为早晚饲喂,为满足鸡体对能量和蛋白质等的营养需要,应该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可在饲料中添加吸收利用率高的油脂。单单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并不有利于防暑,过多的蛋白质、多余的氨基酸在转化成能量时,会增加鸡体的产热。准确的方法不是提高粗蛋白质的含量而是提高蛋白的质量,通过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2.5 清除垫料、鸡粪
及时清除垫料、鸡粪是防治热应激的关键性措施。鸡趴在垫料、鸡粪上,如同人睡在铺有棉被的床上,而鸡粪的发酵作用又如同在棉被下通电的电褥子,源源不断地产生热量,是鸡舍内热量增多、舍温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定期清除垫料、鸡粪。育雏期至少需进行3 次。第一次在25~26 日龄,第二次在35 日龄左右,第三次在42 日龄左右。清除鸡粪时应注意:①每次清粪前、后应用抗应激药物;②清粪前先喷水,防止尘土飞扬;③清粪宜在晚上,灯光宜弱,运作宜轻,尽量减少应激;④清完后垫上1 层新鲜的沙子[11]。
2.6 降低鸡舍湿度
舍内潮湿会影响到鸡体的散热与产蛋,会加重热应激对鸡的危害。鸡舍内一般要求适宜的相对湿度是50%~55%,若相对湿度大于72%时,会造成产蛋鸡的羽毛粘连、污秽,或引起关节炎的发生。为了给产蛋鸡创造一个适宜的湿度,在夏季应当把鸡舍内所有的门窗日夜打开,让空气流通。但需在门窗上加铁丝网、纱网,以防兽害和蚊虫。若有条件,可使用鼓风机或电风扇,以加快舍内空气流速。严禁将水泼在舍内的垫草上。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必须勤换干燥垫料,必要时可在地面上撒些碎石灰,以达到吸水和消毒的目的[12]。
2.7 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
在日粮中补充中药添加剂,既可达到鸡降温,又可提高其抵抗力。抗热应激中药能通过调节内分泌和提高抗氧化功能等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抗热应激中药可以提高仔鸡的免疫力,改善血液的生理生化指标[13]。
2.8 改善鸡舍环境
在鸡舍周围植树绿化,不仅可以遮挡阳光和提供给鸡群一个舒适的放牧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热量、降低空气温度,是一种经济、实用且长期有效的首选防暑降温方法。具体要求:在距离鸡舍约2m 处种2~3 排芯树,每隔1.5 m种1 棵。新种的芯树苗要注意做好围护工作,以防鸡群在放牧后啄食。另外,由于芯树苗未能起到遮阴作用,最好采用在运动场再种上爬藤类植物、搭建瓜棚等方法来达到绿化的目的。根据养户近几年来种树的效果来看,芯树生长速度快,树高、树冠大而宽,树叶小,夏天时树叶浓密,起到的绿化遮阴效果最好[3]。
2.9 人工喷雾凉水,降低空间温度,地面泼洒凉水,增加蒸发[14]
每天12:00 以后,可用高压喷雾器将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进行空间喷雾,可视舍内温度情况每隔2~4 小时喷雾1 次,一般可使舍内温度降低4~7℃。不仅可以有效地减缓蛋鸡热应激,还可以提高产蛋率。舍温太高的时候,可以向鸡舍地面泼洒一些凉水,但要求必须同时打开门窗,加大对流通风,否则舍内湿度过高同样会加重高温的不利影响。
2.10 强化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抗应激能力
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鸡的体质,提高鸡的体温调节能力,有效地防止或减轻热应激的发生。在生产中,一是要保证供应充足、清洁及清凉的饮水。高温时鸡的饮水量增加,粪便排泄量也大,这样可以带走体内更多的热量,起到缓解热应激的作用。但应注意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最好是清凉的深井水。二是要减少日粮容积,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高温使鸡食欲降低,采食量下降,如不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饲料的比例,会使鸡体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因此,应根据采食量,提高日粮营养浓度,以满足鸡的营养需要。三是要选择适当的饲喂时间。夏季中午温度较高,鸡食欲低,所以最好在早晨、晚上添料,此时鸡饥饿感强烈,温度适宜,食欲好,可提高采食量,满足鸡体的营养需要,提高抗应激能力。
2.11 及时防治
一旦发现中暑鸡只,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在鸡冠及翅部位扎针放血数滴,同时给鸡滴喂十滴水或全群饮服l%碳酸氢钠和1%维生素C 溶液或夏日康粉加入水中饮用。
3 结语
近年来关于鸡热应激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防治热应激的措施使养禽减少了较大一部分损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热应激对禽类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不一致,禽类机体对于热应激的调节机制等还不清楚,关于热应激的营养防治措施的研究不足等。这些都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1]王礼安,鸡舍的环境控制[J].养殖技术顾问,2009,(02):30.
[2]肖远金,鸡舍的环境控制与设备应用[J].家禽科学,2005,(09):18-19.
[3]唐凤坚,伍新洲.南方地区平养肉鸡的夏季防暑降温要点总结[J].中国家禽,2008,30(16):44-45.
[4]王泰和,王淑利.夏季如何预防鸡群的热应激[J].养禽,2009,6:100.
[5]安锋利,热应激对鸡机体的影响及预防[J].甘肃科技,2008,24(24):90-92.
[6]任延利,齐德生.热应激对家禽的影响及其营养防治措施[J].饲料工业,2008,29(13):8-9.
[7]刘风华,蛋鸡热应激及其调控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1998,(3):20.
[8]周艳茹,宋道利,肖永贵,等。夏季鸡舍防暑降温综合技术[J].中国家禽,2009,31(11):45.
[9]候世忠,闫先锋,战汪涛,等.抗热应激添加剂对肉种鸡的效力试验[J].2009,11:11-13.
[10]管新彬,南慧静.夏季饲养肉鸡注意要点[J].家禽养殖,2009,19:17.
[11]李建强,高明堂.夏季大棚养殖肉鸡高产安全综合措施[J].家禽科学,2009,7:12-13.
[12]马玉胜,李中利,宋桂亭.夏季如何保持蛋鸡高产[J].家禽养殖,2008,11:14-15.
[13]孟新宇,薛飞群.中草药抗鸡热应激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4:23-25.
[14]刘忠琛,葛玉钦.热应激对鸡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山东家禽,2000,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