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生态养鹅综合性防疫措施
2015-12-10许英民黑龙江省铁力市172信箱兽医专家门诊黑龙江铁力152500
许英民(黑龙江省铁力市172信箱兽医专家门诊 黑龙江铁力152500)
规模化生态养鹅综合性防疫措施,包括养鹅场的场址选择、鹅卫生管理、检疫制度、环境消毒、粪便无害化处理、死亡鹅尸体处理、水的消毒和预防接种等。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鹅很容易感染上疾病,特别是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小鹅瘟、副黏病毒病、禽流感、副伤寒和禽支原体病等,能通过水平传播,其中有些还能通过带菌、带毒的种蛋垂直传播。所以,加强鹅场的卫生防疫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1 养鹅场场址的选择
规模化养鹅场过于集中,密度较大,一个场和另一个间距较近,致使养鹅场之间相互污染。一旦一个场发生传染病,就会较快传播开,使发病的机会增加,发生传染病也难以控制。另外养鹅场与居民点、交通要道过近,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养鹅场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生产区域。符合环境保护、兽医防疫要求,场区布局合理的地方。在养鹅场1 000m 范围内,没有屠宰场、农药厂和医院等。粪便、污水处理应符合GB7959 和GB14554 的规定。鹅舍的建设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便于通风、排水、生产管理和防疫。
2 养鹅场的卫生管理
养鹅场应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并有专门机构及专人管理,督促实施。明文规定职工家属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养鹅场周围也不得饲养其他家禽和家畜,杜绝各种可能的传播疾病媒介。在卫生管理方面,场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防虫、灭鼠、灭蚊和灭蝇。养鹅场还应对人员及车辆进出作具体规定,在进场的必经之路设立消毒池。在兽医防疫方面要设立兽医室、检验室、解剖室和尸体处理室。在粪便处理方面,应建立污水、污物处理和净化系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在饲料加工方面,要设立饲料库,外来运送饲料的车辆不能直接进入饲料加工车间,场内专用的饲料运输车及其他工具严禁出场。
3 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
对于引进种鹅必须实行严格检疫和隔离饲养,必要时进行引进驯养处理。检疫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对场内的鹅群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驱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一旦发生传染病,要及时治疗或隔离、封锁、消毒、销毁死亡的尸体。有效的隔离措施是避免鹅群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不要将鹅场建在畜禽密集的地区,不要从疫区引进雏鹅或种鹅,避免外人进入和参观鹅场,要做到专人、专舍和专用工具饲养,不同日龄的鹅不要混养,可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放牧饲养的鹅群应避免进入疫区和有农药或毒物污染的区域。
4 严格的消毒制度
要定期进行消毒,消毒的范围包括周围的环境、鹅舍、孵化室、育雏室、饲养工具和仓库等。平时在鹅舍进出入口处应设立经常性的消毒池、洗手间和更衣室等。场内周围环境的消毒,一般每季度或半年1 次,在传染病发生时,可随时进行消毒。鹅舍应在每批鹅出栏或宰杀后进行彻底消毒,平时应每周带鹅喷雾消毒1 次。孵化室应在孵化前和孵化后进行消毒,育雏室消毒应在进雏前和出雏后进行,并且消毒前一定要彻底地冲洗,去掉污垢。
5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
如有良好的饲养管理,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措施。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产阶段,饲喂相应水平的全价饲料,以保障鹅群营养需要。合理配制饲料,可以减少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促进鹅群的生长发育。为了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饲料中加入多种抗生素和抗球虫药物,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细菌性腹泻等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尽可能地满足鹅本身的生理需要,提供与其需要相当或者相近的生存环境,比如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水域环境等。
6 控制鹅群密度,减少疾病
随着鹅群密度的增加,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机会也随之增加,因此要注意饲养密度,合理分群。给鹅提供足够料槽和水槽,防止冬季扎堆,室内要增加垫草,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
7 防止饮水和饲料污染
养鹅场水中大多数细菌、病毒、霉菌和其他微生物对机体是无害的,但它们与水中的一些特殊物质形成有关,如污泥,对水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可引起鹅致病作用,并降低鹅的生产性能。养鹅场污水处理不当,特别是下雨天,四周的水流入地下,污染环境和地下水,可使水的污染严重,使鹅常发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对水要进行消毒,其方法:百毒杀1∶10 000~1∶20 000 稀释,可用于饮水的消毒。漂白粉(含氯石灰)每立方米水用6~10g 消毒30min 后即可饮用。次氯酸钠,原液稀释1∶1 500~1∶3 000,直接加入水中即可。养鹅场饲料槽常被粪便污染,因此在设计和安装上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悬挂或用其他方式升高料槽的高度,不让鹅群践踏。目前,市场上有改进的塑料饮水器和饲槽,设计合理,可防止饮水、饲料的污染。
8 养鹅场粪便与污物的处理
养鹅场产生的生产垃圾主要是粪、污水、垫草和污物等,经过有机发酵,是一种农作物的好肥料,给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通过土壤中微生物发酵作用,改良了土壤,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使用鹅粪便之前,应对鹅粪、污水、垃圾无害化和有机发酵处理。采用“腐熟发酵法”,可有利杀灭鹅粪中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卵,这样既可净化场区的环境,又有效地防止鹅粪对人和鹅健康的危害。对于污水,可经过机械分离、生物过滤、氧化分解和滤水沉淀等处理后,循环使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节约开支,又有利于疫病的防治。
9 病死鹅尸体的处理
养鹅场病死的鹅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传播的主要来源,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和对环境的污染。目前,主要是采用以下2 种办法:焚烧,简单地进行焚烧,仍可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可采用专用焚烧炉进行焚烧,由于高温焚烧彻底,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全部被杀死,传染源被消灭。同时,经过启动焚烧炉的水循环过滤系统,避免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黑烟对环境的污染,是较为理想的焚尸措施。深埋,一般是挖1 个坑,3~4m 深,将死鹅的尸体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坑内,用土掩埋上,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容易造成水源的污染。具体可参照GB16548 执行。
10 养鹅场对虫、鼠、鸟害的防制
养鹅场要消灭蚊、蝇,必须彻底堵住滋生蚊、蝇的源头,如鹅的粪便、垃圾、污水、垫料和场外的死水池等,禁止鹅舍内、外散落饲料和鹅粪等。另一方面是喷洒药物,养鹅场可用0.1%溴氰菊酯,效果较好,门窗可钉上纱窗,防止蚊、蝇进入。养鹅场要灭鼠,保证鹅舍没有鼠洞,饲料库可采用铁门,窗户要用铁纱网钉上,一旦发现鼠洞,可投入适量的福尔马林溶液,而后用水泥封住洞口。也可采取药物、电子捕鼠器、鼠夹子、压板和捕鼠笼等相结合进行灭鼠。还应禁止飞鸟进入场区,飞鸟进入场区除了带来应激外,还可带来疾病的传播。
11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某些急性传染病,如小鹅瘟、副黏病毒病、巴氏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等有效的方法。应按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国内的养鹅场,在免疫上,因为各个疾病的疫苗不同,要求也不尽一致。如巴氏杆菌病多采用饮水免疫,小鹅瘟的预防多采用提高母鹅的免疫力,再通过卵黄传递,使雏鹅获得母源抗体而具有免疫力。也可采用气雾免疫,不过没有饮水免疫的效果确切。
12 养鹅场的绿化
养鹅场周围的环境,在不影响鹅舍通风的情况下,在养鹅场的舍外空地、运动场、隔离带栽植树木、藤蔓植物和草坪等,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降低细菌的含量可达20%~78%,除尘效果达35%~65%,除臭效果可达50%,减少有害气体的量可达25%。一到夏天,天气炎热,可降低环境温度10%~20%,同时,可减轻热辐射80%。还有预防大风、防止噪声和预防灰尘等作用,对于有效地改善养鹅场的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13 结束语
在养鹅生产中,规模化生态养鹅,对鹅的环境影响非常大,每个生产过程和每项生产指标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养鹅场环境特别差,鹅舍密集、周围环境恶化、死亡鹅的尸体到处乱扔或狗叼吃,粪便在鹅舍的周围堆放,老鼠乱窜,蚊、蝇乱飞等,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给传染病的暴发埋下隐患。因此,抓好鹅场的场址选择、卫生管理、检疫制度、环境消毒、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病死鹅的处理、水的消毒和预防接种等,就可较好地控制疫病,传染病就不会发生或发生轻微,可保证鹅的健康生长,使养鹅业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