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防治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2015-12-10康钦凌
康钦凌
(贵阳市云岩区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防治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康钦凌
(贵阳市云岩区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痛风;中西医结合;生活质量
痛风是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关节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中“痹症”范畴[1]。该病多见于男性,40岁为高发年龄,常见发病部位为跖趾关节、足关节和踝关节。痛风有一定的家族史和遗传史[2],可分为急性期和间歇期两个阶段。痛风急性期典型症状为关节疼痛、红肿,慢性期则主要以关节痛风石沉积为主。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贵阳市云岩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且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其他药物。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7.32±1.67)岁;病程3天至5年,平均病程(29.37±3.64)个月。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9~58岁,平均年龄(48.12±2.17)岁;病程5天至6年,平均病程(31.23±1.9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期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次,2次/天;间歇期口服苯溴马隆片,50mg/次,1次/天。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急性期口服虎杖痛风颗粒(由虎杖、茵陈、羌活、当归、苍术、黄柏、茯苓、猪苓、泽泻、川牛膝、油松节、甘草组成),1包/次,2次/天;同时于患处涂抹由姜黄、黄柏、大黄、黄连、白芷、白及、生南星、生半夏、天花粉、木香、厚朴、苍术、陈皮、丹皮、生黄芩、生甘草制成的中成药金黄膏,涂抹厚度约为3mm,面积稍大于肿胀范围即可,每天换药1次。间歇期口服由茵陈、金钱草和玉米须制成的茵连痛风颗粒,1包/次,2次/天。若患者血尿酸高于500μmol/L,须口服苯溴马隆片,50mg/次,1次/天。若患者病变部位红肿热痛现象比较明显,可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次,1次/天。
两组患者均进行12周的治疗,在此期间,患者进食低嘌呤食物,且应多饮水,不服用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身体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方面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共有36个条目,总分为100分。各项分数表示相应方面的主观满意度,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痛风患者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含量增加,使得尿酸盐在关节滑膜、软骨、滑囊等组织中不断结晶沉积,导致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症,临床表现为关节红热肿痛、活动受限[4]。痛风常反复发作,治疗不及时常进展为慢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导致瘫痪。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已达0.15%~0.67%[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西医临床通常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痛风,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对患者胃肠道、肝肾功能和骨髓造血功能损害较大。痛风是难治性疾病,常需要长期服药,因而患者耐受性较差。痛风在中医中属于“痹症”范畴,多由患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外加风挟湿热导致湿热留驻关节所致。中医认为痛风病位在关节,本在脾,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排毒、消肿止痛。本研究使用的中药方剂中虎杖、羌活、当归可祛风胜湿、行血止痛;茵陈、黄柏可清热除湿;苍术、茯苓可健脾燥湿,降低茵陈和黄柏苦寒伤胃的副作用。全方共奏驱寒化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中西医结合可明显减少毒副作用[6],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余长春,陆少雁.中西医药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133-134.
[2] 王向阳,刘增艳.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310-311.
[3] 肖夏懿,王一飞,徐蓉,等.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5):620-623.
[4] 杨立民.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2):48-49.
[5] 韦爱群,韦秀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113-114.
[6] 张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方法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104-1105.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7-12
康钦凌(1982-),男,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
R2-031;R255.6
A
1673-2197(2015)22-0074-01
10.11954/ytctyy.20152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