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族相似性及原型范畴理论
2015-12-10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范烨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范烨
浅谈家族相似性及原型范畴理论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范烨
文章通过对Wittgenstein提出的家族相似性原则以及Rosch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的简要介绍,得出对二者的粗浅认识。同时以二者是否存在区别这一问题为切入点,从基本层次范畴、上义范畴等方面对范畴理论作进一步探讨。
家族相似性、原型范畴、认知语言学、上位范畴、多义范畴。
一、引言
范畴化研究贯穿于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从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家族相似性原则,范畴理论的发展循序渐进。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为范畴研究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语言学家Labov和Rosch将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prototype category)。 本文在介绍“家族相似性”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从原型范畴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家族相似性范畴中的上位范畴两方面,对二者作进一步比较,并浅谈对二者的认识。
二、家族相似性理论与上位范畴
Wittgenstein通过观察以下这些所谓的“游戏”(Spiel),例如棋类游戏、纸牌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提出了“语言游戏说”,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便是“家族相似性”理论。在一些范畴中并没有某一种特征为所有范畴成员所共有,只是共存于部分成员之间,并以这种共有的特征联结成一个范畴。这种范畴与“家族”很相似。其他类似的游戏、数、语言都是这样的范畴。对此,Rosch和Mervies(1975)的解释为:一组成员AB、BC、CD、DE, 其中每个成员至少有一种特性与其他成员共有,但并不是所有成员共有。类似地,语言也是是由各种各样的彼此间具有相似成分的语言游戏(Sprachspiel)组成的整体。不同的语言游戏就像一个家族中很相似的成员,没有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也没有概括的可能性,“家族相似性”这个词能恰当地刻画出这种相似性。
Ungerer & Schmid 通过对基本层次范畴和上位范畴的范畴结构进行比较, 提出基本层次范畴是原型范畴而上位范畴是家族相似性范畴。上位范畴成员之间的共有属性很少,因此在范畴化的过程中并不具备认知参照点的作用。对上位范畴的描写主要依赖于组成上位范畴的各基本层次范畴之间的交叉相似性, 所以上位范畴是家族相似性范畴。如交通工具范畴的属性来自自行车、摩托车、轿车等范畴成员各自的具体特征, 其家族相似性体现在自行车和摩托车都有两个轮子, 摩托车、轿车都具有动力系统, 自行车、摩托车、轿车等都以金属和橡胶为材料、都能载人等。对于上位范畴, 我们认为家族相似性在范畴化的过程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比如一个从未见过火车的人, 能根据它是金属做的, 有动力系统, 能载人这些家族相似性,或根据交通工具中的典型成员------大客车的相关属性判断它是一中交通工具。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基本层次范畴
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现代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根据维特根斯坦的研究逐步形成。而后,B. Berlin & P. Kay研究颜色范畴后发现,人们基于焦点色(focal colors)进而能对颜色进行范畴化。而E. Rosch在对包括颜色、鸟、交通工具、蔬菜、水果等范畴研究后,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他认为同一范畴内的全体成员地位并不平等,一些典型成员可作为范畴的核心,即正式成员,而非典型成员则具有非正式地位,这种非正式地位也是程度不同的。例如,在“鱼类”这一范畴内,“金鱼”、“鲤鱼”、“海马”、“鳐”都是范畴的成员,但是它们的地位是不相等的,“金鱼”和“鲤鱼”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海马”、“鳐”则是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的边缘具有模糊性,两个范畴是可以交叉甚至有共同的成员的。 以“刀”为例,它既可属于“工具”范畴,也可作为“武器”范畴的成员。
范畴系统具有的层次性是其最大的特点,这种层次性就像金字塔形状,塔尖的范畴具有高度概括性,但相对较为抽象,越下层的范畴则越具体。而其中的一个层次,能够在人们的心里占有特别显著(salient)的地位,这就是Rosch定义的基本层次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层次较高的范畴为上位范畴(supeordinate category),层次向下的范畴下位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y)。在这样的范畴系统中,上位范畴包含所有的下位范畴以及这些下位范畴的子范畴;同时一个上位范畴还可以是一个更高级别范畴的下位范畴。例如,植物作为生物的下位范畴,可以是蔬菜、水果、花等的上位范畴,而水果又是苹果、西瓜、葡萄等的上位范畴;鸟类既包括鹦鹉,也同时包括鹦鹉的所有下位范畴,即不同种类的鹦鹉。基本层次范畴既没有上位范畴那样概括;又没有下位范畴那些为中性场合所不要求的细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它来准确地指称某些事物,又不至于因过分抽象或具体而影响交际。
人们能够通过基本层次范畴,顺利地将该范畴所指的事物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这是由于基本层次范畴具有适度的具象性(imagery)和突显性(salience)。人们使用上位范畴时通常要联想基本层次范畴,而相比于与上位范畴或下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成员所拥有的属性在数量上更有优势。基本层次范畴的各成员属性集合之间呈现出更多的是差异性,其不同的部分主要涉及到具体范畴的性状、用途、材质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各范畴属性的核心部分,构成该范畴的本质属性相反,所相同的部分一般较小,多为范畴的边缘属性,提供的主要是一些附加信息。
四、结语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的探讨,可以发现其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应用中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及程度,避免极端化。同时,“原型范畴”理论也不是解决语言研究领域一切问题的万能工具,虽意义深远用途广泛,但不能完全脱离经典范畴理论,只有在研究中适当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去粗取精,不断深化对范畴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理解,从而通过研究揭示出人类认知的本质规律。
[1]束定芳.认知语义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
[2]李红.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 概念的澄清[ J] .哲学研究, 2004(3).
[3] John R. Taylor. 2003.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Second edition).[M].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4]Wittgenstein, L. 1978. Philosophical Investications. Translated by G.E.M. Anscombe.[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313
:A
:1671-864X(2015)01-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