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对中国究竟意义何在?

2015-12-09苗蓓蕾

山东青年 2015年4期
关键词:五通中国一带一路

苗蓓蕾

摘要: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提出的一个与相关国家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其战略方向是五通建设: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以及民心相通。它的目的是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形成和平与发展新常态。“一带一路”的提出顺应时代号召和历史潮流,是一项促进欧亚非大陆经济整合的大战略。本文试图通过介绍“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提出背景、提出经过和建设内容来分析其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探求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和相关解决办法。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经济;五通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其内容

“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个概念是如何逐步进入大家视线的呢?简单梳理一下:2013年的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2015年3月28日在中国海南举行的亚洲博鳌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那么“一带一路”究竟是什么呢?“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一个与相关国家或国际性、地区性组织合作发展的理念与倡议。“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和地区是基于古代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但并不仅限于这个范围,有意向的各国和国际性、地区性组织都可以参加,中国希望使“一带一路”共建成果能够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它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以及民心相通,全方位推动务实合作。它的目的是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形成和平与发展新常态。中国将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并依靠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和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性、地区性组织之间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

“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

“一带一路”是中国应时代之号召,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之潮流,秉持着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而提出的倡议。当今时代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每一个国家都在为自身的发展而努力。但经济全球化造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已渐渐消退,全球经济开始新一轮的不均衡复苏,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站稳脚跟,而中国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于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重叠,近几年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在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的部分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显现,这些国家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与合作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国内产业结构单一、经济驱动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这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大问题。

中国的国内经济背景也是催生“一带一路”战略出台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国内如今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需要通过扩大外需来拉动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为中国开辟新的出口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外汇资产过剩,而国际上一些新兴的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欠缺,我国可以利用本国现已积累的外汇储备作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资本金,同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

中国的的油气、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较高,而这些资源主要通过沿海海路进入中国,渠道单一。同时我国与其他重要资源国的合作不够深入,经贸合作未广泛有效展开,特别是资源方面的合作不够稳定。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储备丰富,但制造业落后,这正好与中国的经济存在着互补性和互惠性。“一带一路”五通建设中的道路联通可以使中国与沿线国家一道,加快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管道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这样可以新增资源进入的陆路通道,这对于中国通过多元化渠道获取资源显得非常重要。

“一带一路”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意义深远,其中最重要意义莫过于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方面的收益。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中国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形成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经济大走廊,我国在这一经济走廊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增长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五通建设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这三通可以从不同方面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例如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国外汇储备的作用,促进经济要素更广泛地流动,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可以促进市场深度融合,发掘我国市场的潜力,带动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货币流通更有利于增强人民币的坚挺力,推进人民币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同样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战略,可以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

“以前,我们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今后,我们也要知道商业尤其是国家间的重大商业经贸往来也是政治的延续”

[2]。除了经济方面的收益,“一带一路”同时也给我国带来政治方面的收获。从政治高度来看,“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任何有意向的国家或国际性、地区性组织、经济体都可以加入,这有利于增强中国与相关国家和组织之间的政治互信。而政策沟通作为五通建设之大前提,在达成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政策共识,增强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同时有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五通建设中的“民心相通”是贯穿整个大战略的目标,“民心相通”可以增加中国人民和国外人民之间的接触和交往,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加了解中国,消除一些对中国的偏见,并通过人民外交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认同。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可以“增进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1]。“一带一路”不仅使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之间加深了解,还沟通起中国与西欧的人文关系,世界中心也许会逐渐由以“美-大西洋-欧洲”为核心的“基督教文明圈”开始转向以“中-欧亚腹地-西欧”为核心的“多元文明圈”[3] 。

从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角度来看,“一带一路”还具有一定的战略高度。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大部分集中于沿海,如果遭受外部打击,很容易失去核心设施,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很是不利。而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带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贯彻和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更有利于战略纵深的开拓和我国的国家安全。

“一带一路”的影响因素

“一带一路”最重大的问题是资金来源,这是整个共建工作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资金是这个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大的因素。“一带一路”的战略重心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耗时长,成本高,又存在着收入和回报比较慢等问题,对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比较低。针对资金问题,由我国主导的丝路基金和亚投行这类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正在发挥其作用,希望借此融资平台利用我国资金,吸引国内外政府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投入,来为丝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丝路基金已于2014年12月29日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截止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的意向创始会员国已有57个国家,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它也正在发挥其在基建方面的巨大作用。

第二个重要问题应该是项目问题,“一带一路”战略已出台,相关文件已发布,接下来就是基建相关项目的开发和实施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带一路”网络项目平台,方便国内外政府和企业相关项目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同时可以举办一些中外企业间的交流会、座谈会等,以便于项目的顺利开展。“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提出时间较短、范围跨度大、相关方较多、利益牵涉复杂的战略,新市场、新项目的开辟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我国国内想要抓住这次机遇的企业需要提升自我、耐心等待、把握时机。“一带一路”战略还有可能会对我国本民族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国内企业就此需要增强自己竞争力和灵活性。

文化和认知差异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还有很多国家和人民对中国的海外投资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国家主导、资源攫取、单方获益”,而非“商业驱动、产业培育、互利多赢”[4]。这样的偏见使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不好开展。同时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仍有市场,“一带一路”战略可能会让一些国家心存怀疑,曲解中国的意图。就此类问题,我国可以和相关国家就政策意图和政策目标方面多沟通交流,努力达成政治共识;还可以多方合作利用媒体做宣传,例如建立介绍“一带一路”倡议的多语网站,拍摄有关“一带一路”的多语宣传片等;而国内企业则应努力去熟悉其他国家的规则和规范,以更好地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的是,中国与欧洲等国家在经济和贸易等方面加强合作,并不代表这些国家与中国在人权和价值观上已达成一致,欧洲某些国家仍有可能在人权、达赖和西藏等问题上干预中国,这可能会影响双方之间的合作。

“一带一路”前景与展望

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举行的亚洲博鳌论坛开幕式演讲中说:“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相信“一带一路”战略凭借着中国巨大经济发展潜力这一魅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一带一路”也是一项促进欧亚非大陆经济整合的大战略,这一战略契合如今国际、地区和相关国家的共同利益,是顺应时代之潮流而产生的。中国和相关国家或国际性、地区性组织之间会加强合作,努力克服出现的问题,使这个具有全局性、高瞻性的战略发挥其最大效用,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会使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地区和国家间的经济与政治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28日.

[2] 张文木.印度洋长策:目标2049[J].学术前沿,2014(19).

[3] 赵磊.在西欧寻求“一带一路”突破口[J]. 中国日报网.2015年4月9日.

[4]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CCG专栏】.“一带一路”如何顺利推进.2015年5月28日.

猜你喜欢

五通中国一带一路
红领巾奖章“一网五通” 绘浙江最美“红绿蓝”
明清小说中五通神形象
五通神信仰研究
五通:神祇中的西门庆
——以近古小说五通神故事之演变为中心